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鎮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鎮篇

梁弄古鎮
  梁弄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抗戰時期是四明山革0據地的心臟,歷史上還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驛站,李白、皮日休等渚多詩人駐足于此。鎮內有五桂樓、宋墓石雕、馬蹄形街等歷史古跡和浙東根據地紀念館、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勝跡,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梁弄鎮,據說是姓梁和姓馮的兩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馮,以后不知何故就變成梁弄了。是個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鎮。梁弄,弄堂彎彎、流水潺潺、青瓦褐檐、九十九條小巷條條都通,她就象陳年佳釀,須細細品味,方能知其醇香。地處山區的梁弄古鎮,群山圍繞,氣候宜人,每季都有其不同的味道。春天-滿山的綠,寸著點點的姹紫嫣紅。夏天-參天古樹擋住…[詳細]
鹿苑古鎮
  鹿苑鎮現位于張家港市中部的塘橋鎮,距市府所在地楊舍鎮11公里。據《常昭合志》記載,該鎮在春秋時代原為吳王夫差豢鹿之地。由此得名。至宋、元時,鹿苑已形成集鎮,明、清以后,市井繁榮,商賈云集,成為濱江大鎮。鹿苑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古跡眾多。境內徐灣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玉器和陶器,表明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現鎮東街有建于明天啟一年(1621年)的弘濟橋。鎮西不遠處是東渡苑(古黃泅浦遺址)。鎮北的鹽鐵塘,相傳為西漢吳王濞運送鹽鐵所開。宋代中葉,為防海水倒灌,馬鹽鐵塘平行筑起了一條綿延數百里的海域(又名海壩)。壘于明嘉靖年間、用于抗倭報警的煙墩,遺址清晰可辨。鎮東…[詳細]
九襄古鎮
  九襄位于漢源縣境內,歷史悠久,古蜀國時的笮都,漢代的沈黎郡、牦牛縣等,都在此設治,解放初期這里曾成為是漢源縣城,后來才遷到富林鎮,但是九襄的大鎮風采依舊。九襄位于流沙河畔的在斜斜的坡上,新舊城區涇渭分明,現代與傳統兼收并蓄。在新城區,高樓林立,而走進鎮下方的老街里,映入眼簾的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老街道長約千米,房椽當街伸,木板房擠擠挨挨,雕花廊柱與雕花窗很多,房與房之間有的地方還有風火墻。九襄不僅新城老街美,自然風光也不錯。據說在梨花開的時候,九襄是梨花的世界,那更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有許多的游人到九襄一睹梨花勝景。九襄的漢墓和漢代的文物都很豐富,但是現在九襄最出名的是那“雙節孝”石牌坊,這座…[詳細]
青巖古鎮藏石館
  距貴陽約30km建于明清時期的青巖古鎮的歷史比貴州建省還要早22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設立貴州前衛時便有了青巖堡,景區通票34元。北城門又稱玄武門,為重檐歇山式頂木結構建筑屋頂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飾,是古代欽差下達皇帝圣旨的場所。初建于明朝天啟年(1621-1624),清順治十七年(16001年)班麟貴之子斑應壽子承父職(土司)將土城墻改建為石城墻,清嘉慶三年(1798),武舉人袁大鵬重修擴建,是青巖軍事古鎮的象征之一。古鎮簡介。太平天國著名將領石達開曾六次攻城不破,大敗而去,因而留下攻不破的石頭城之美譽。北城門旁的龍泉寺現辟為古鎮藏石館。入口有聯云:天然奇石多姿多彩世間寶,地化古生各…[詳細]
永寧古鎮
  永寧州前身達安州設立于1279年,因達安州(永寧)高山雨霧最多,歷代老百姓常把當時元代設的“達安州”稱為“雨淋州”,沿襲當地方言,人民習慣把“永”讀成“雨”,永寧縣諧音雨淋而得名。永寧古鎮是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城建筑,永寧客棧、古城墻、古戲臺、州府衙門、維風書院、聶家大院等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披上夏天的襦裙,穿越時代的城墻,走進煙火繚繞之地。​…[詳細]
周子古鎮民居建筑群
  周口鎮又名舟口,與相如故城(今錦屏鎮)隔江相望。意為船舟碼頭之意思。后為紀念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曾來此講學又稱周子鎮,下河街位于該鎮的嘉陵江岸,從龍角山俯瞰,青瓦民居掩映著的古街道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這條不足1000米的百年古街,上有新華街、鹽店街(紅軍街),下有下河街、順河街,沿龍角山山腰而下連嘉陵江邊。這里的房屋、店鋪多是具有明清風格的穿斗式木結構建筑,3000余套(間)民房沿著近千米長、四五米寬的石梯兩側布局,首尾相連,錯落有致。而今,沿坡而下的下河街,其座落的居民院落和濂溪祠、萬壽宮、武圣宮、財神樓和洞仙觀等古建遺跡,充分反映了相如古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時生產力以發展水平,它對研究千百年來…[詳細]
青巖古鎮基督教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于貴陽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基督教雖然已傳入青巖古鎮已近百年,但相比佛教、道教和天主教,基督教是傳入青巖最晚的宗教,另外由于一直沒有固定的聚會場所,所以信徒人數也是最少的。基督教傳入青巖鎮最早是1921年由中華內地會英國吉應安牧師傳入,地點是楊眉堡。1934年,吉應安牧師又指派陳六姑、七姑和錢么姑到楊眉傳教,并建立起了教堂。目前,青巖教會共有信徒200余人,他們分布于楊眉堡、燕樓、小山村、歐家寨、桐木嶺、黨校等地。主日禮拜約有40-50人參加聚會,每年的圣誕節約有200-300人參加。除…[詳細]
青銅古鎮
  古鎮坐落于黃河青銅峽大峽谷旅游區入口處,占地面積600畝,分兩期建設2015年全部建成,概算投資為1.2億元。一期工程已完工。建設仿古商業用房2.1萬平方米。分為河源組團、渠城組團、水城組團三個組團設計,主要用于旅游紀念品展銷、休閑娛樂、民族特色餐飲、商務賓館等。此外,還將有記錄水利發展史的水利工程博物館。該項目依托青銅峽市秦漢古渠高品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優越的黃河水系生態環境資源,充分利用地處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入口區的地理區位優勢進行規劃建設。建成后的青銅古鎮將以“青銅古鎮,塞上水城”為品牌,集黃河文化體驗、古渠古鎮觀光、特色休閑接待等為主導功能,將充分利用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的地理區…[詳細]
且蘭古鎮
  且蘭古鎮舊州鎮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西北部,是貴州省九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二十個重點保護與建設的民族村鎮之一。全鎮總面積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城鎮距縣城25公里,距州府凱里市78公里,距省會貴陽市198公里。境內有黃平至余慶、甕安、福泉公路穿城而過,交通發達,來去便捷。全鎮轄30個村,1個社區,397個村居民小組,有1.4萬余戶,5.2萬余人,其中少數民族占62%(苗族占52%)。這里地形中部平坦開闊,四周群山環繞,有貴州東部最大之湖跡平原——3萬畝大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性氣候,年均氣溫16℃,降雨1211毫米;土質肥沃,物寶天華,歷來盛產稻谷、玉米、…[詳細]
九峰古鎮
  九峰古鎮是漳州市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王守仁于此置縣,這里便成了潮汕文化和閩南文化的匯總處,自古稱“弦歌地”、民間的音樂、舞蹈、戲曲、書畫創作活動豐富多彩且相當普及,歷代文人輩出。黃道周在《王文成祠墓記》中,稱此間“弦送文物,著于郡治”,“人為詩書,家成鄒魯”。古鎮的文化積淀深厚,俞大猷記事碑刻、上坪農民協會舊址等文物,威惠廟、東山寺、龍見樓等古跡無不浸透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古鎮除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跡外,其所在地周邊還有“閩南最高峰”大芹山、西嶺暮霞、石潭秋月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九峰古鎮還是個著名的茶埠,尤以所產的白芽奇蘭茶,享譽海內外,“瀟灑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7777香蕉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