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鎮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鎮篇

平陽古鎮
  平陽古鎮風景區是國家AA級風景區。平陽鎮有漢、朝鮮、蒙古、滿、回等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古鎮的百年歷史傳承了各民族的優良傳統與燦爛文化,歌舞、秧歌、戲曲、民謠、剪紙、繪畫、文學創作等文體活動異常活躍;特別是朝鮮民族能歌善舞,民族生活風情濃郁,是鎮內彌足珍貴的人文資源。文化資源遺存主要有八角樓、延慧宮、金城古代遺址等;歷史資源主要有日軍侵化機場,小鹿-事要塞、烈士紀念碑等。…[詳細]
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魯史鎮在縣城東北部,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歷史上素有“夾江”之稱。歷史上魯史乃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驛站。鳳慶縣城和魯史鎮都坐落在茶馬古道向東南亞延伸的要沖上,是蜚聲中外的“茶葉之鄉”。魯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寬,由東向西把古鎮一分為二。現在魯史鎮的金雞村尚遺留有百珠連片的古茶樹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長著三千多株野生茶樹。明清以來,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并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云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于種種歷史原因,“俊昌號”和“鳳山…[詳細]
石塘古鎮
  石塘鎮是一座千年古鎮,歷史上是閩贛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業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二州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和鉛山的造紙業)。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一書中所指的鉛山造紙業也就是在石塘鎮。石塘鎮素有“武夷山下小蘇州”之稱,2003年7月,石塘鎮被評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位于鉛山縣東南40公里的半山區。相傳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后來根據“十塘”的諧音,故名石塘。整個石塘鎮有8個行政村,1個街管區,53個自然村,計有3900戶,15000人,其中集鎮人口5500人,總面積為54平方公里。城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在鉛山,石塘是僅次于河口的…[詳細]
黃峨古鎮
  黃峨古鎮:以黃峨文化和黃峨生平事跡為主要創意源,是遂寧市歷史文脈的延續符號之一。核心區占地539畝,主要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古鎮入口服務區、古鎮商業休閑區、黃峨文化體驗區以及古鎮度假區,是安居區著力打造的一大旅游品牌,錯落有致的民清古宅,帶您重回大明時代。黃峨古鎮位于安居區玉豐鎮,核心區域規劃用地600余畝,主要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古鎮入口服務區、古鎮商業休閑區、黃峨文化體驗區以及古鎮度假區。其建筑以明清風格為基調,以黃峨文化和生平事跡為主要創意源,打造成為集旅游度假、家居休閑、商務會展為一體的古鎮開發區。…[詳細]
迤薩古鎮
  在哀牢山中,紅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著一個在上個世紀初便以繁華聞名于世,被人們譽為江外小香港的古鎮——迤薩,迤薩鎮是紅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僑鄉之一,距省會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薩”是彝族的一個支系“仆拉”語,意為:干旱缺水的地方,縣城內現還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迤薩人,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前赴后繼,披荊斬棘,歷時百年艱辛,打通了11條通往東南亞鄰國的跨國商道“馬幫之路”,開創了滇南邊境貿易的新紀元。在這里,勤勞、智慧的人們打通了滇南第一條通往東南亞的馬幫之路;在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國外的第一代華僑,并創造了獨特的集中、西建…[詳細]
柯橋古鎮
  是紹興縣的第一大鎮,也是浙江屈指可數的著名水鄉集鎮之一,因其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市場繁榮,素有“金柯橋”之美稱;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而成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和“浙江旅游鄉鎮”。明張元忭《三江考》上說:“今山陰三十里有柯橋,其下為柯水。”柯水流經鎮內街河,鎮得名于橋,橋又得名于水,70年代曾在鎮內獨山村出土石斧一件,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越絕書》上又有越王句踐在獨山“自治以為家”,后“徙瑯琊,冢不成”的記載。東漢時,蔡邑在此創制名聞天下的“柯亭笛”,故柯橋又名“笛里”。歷經唐宋,至明“開市”,成為繁華集市。清乾隆南巡時曾慕名來柯橋攬勝,在鎮東柯亭旁的放生庵內立有…[詳細]
漯灣古鎮
  漯灣古鎮位于漯河市源匯區五臺山南路與正興街交叉路口往東北約60米。漯灣古鎮總投資約50億元,是集美食、旅游、休閑、度假、購物、復原明清時期古建筑群、和以62大文旅景點為核心的景區,展示獨具漯河特色的人文風貌,以5A級景區為規劃、總規劃約3000畝,總建筑面積約144萬㎡。漯灣古鎮以美食文化為貫穿,以渡口商貿、軍事、漢字、民俗、牛行文化為基礎,打造以忠義塔、金鼎廣場、灶王殿、城八景等為特色的兩大文旅景點,讓人身臨其境般的體驗活態的漯河文化,構筑成了一個獨具中原特色的中國沉浸式美食文化體驗地。…[詳細]
隋唐運河古鎮
  隋唐運河古鎮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南黎路與長山路交口東南側,臨近淮北最大的公園——南湖生態濕地公園項目,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環境資源豐富,是城市未來規劃發展的核心區位。項目占地面積約52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由五鳳三閣景區、元辰殿、月老神廟、漕倉堰閘景區等部分組成,呈現獨特且豐富的隋唐運河古鎮文化。主要景點五鳳門五鳳門建筑仿制唐貞觀年間的相王寺大雄寶殿,采用唐代寺廟大殿常見的重檐廡殿形式,廡殿頂的正脊和四條戧脊猶如五鳳翔空,寓意“五鳳翱翔于天際,福運潤澤于此地”,東西耳廳為唐代常見的四角攢尖屋面,東西雙闕采用漢代子母雙闕形制,建筑翹角飛檐如鳳舞九天,故名五鳳門。三…[詳細]
恬莊古鎮(恬莊古街)
  恬莊古鎮位于鳳凰鎮河陽山東一公里,舊時人文商業發達,街道河塘縱橫、寺堂觀祠眾多,在江南水鄉小鎮中獨具特色。相傳唐宋興盛之極的河陽古鎮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數千間房屋毀于戰火。河陽山東麓約二公里外有一條小溪奚浦塘彎彎曲曲流過,小溪兩岸被幸存的鎮民看中,舉族遷徒定居,于是有了恬莊古鎮。清代乾隆中期,古鎮進入了鼎盛時期。恬莊古鎮人文薈萃,狀元、榜眼、進士、舉人等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當數清代順治年間狀元孫承恩、咸豐年間榜眼楊泗孫、嘉慶年間進士楊希銓、道光年間舉人楊沂孫,清代名士楊元豐以及他皆功成名就的四個兒子等等。乾隆帝師蔣廷錫等許多名載史冊的名人雅士亦給恬莊留下了豐厚的財富。現留存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景區距離潼南城區8公里。古鎮始建于明末清初,北枕銀龍山、南屏金龍坡、東臨滔滔涪江,猴溪河繞山轉,恰似玉帶纏腰,溪水和山巒對古鎮形成了兩個層次的環抱,極具山水特色,素有“小重慶”之稱,小街窄巷,灰磚青瓦,深宅大院,雕梁畫棟,翠竹叢叢,古榕蔭翳,濃濃地透出沁人的古色、古香、古韻,流淌出深厚的歷史積淀和人文內涵,“雙江古韻”八大景觀被譽為“重慶小十景”之一。雙江古鎮經過400多年的發展與傳承,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古鎮文化,被評為重慶市十大歷史名鎮、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是共和國百名英烈楊闇公、第四任國家主席-的出生地。這里歷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性欧美俄罗斯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二区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