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民居篇

中龍院古民居
  中龍院古民居位于新寧縣一渡水鎮石樓村,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古民居由何儒達等兄弟修建,系“三渡水節孝坊”所旌表之人李趙錢之妻何氏的出生地,該建筑占地1710平方米,坐西南朝東北,為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圍成的院落式布局。2011年被邵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居設計精巧俊秀,布局主次分明,呈左右對稱之式,分為前院和后院,前院為主體建筑。其坐西南向東北,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飛檐起角,檐面施油彩。房屋兩橫兩縱,結構巧妙精密,四屋相連,又互相通達。民居主人系秀才出身,精通書法、繪畫。古民居木作雕刻古樸精致,石刻精湛非凡,繪畫半工半意,書法端莊飄逸,是一渡水古建筑群的重…[詳細]
雷州古民居
  沿著一條曲曲彎彎幾乎綠透的村道走進邦塘村,就如走進綠的世界。邦塘村地處城郊,遠離塵囂,滿目恬靜的田園風光。七月流火,正是炎熱時節,這里卻清風徐來,沁人心肺。青竹迎風搖擺,老榕樹綠蔭如蓋,依然生機勃勃,沒有絲毫老態。榕樹下,鋪設著供人坐臥的青石條,不知經過多長歲月,棱角都磨光了,仍然橫臥在這里,接納來訪客人。邦塘村的巷道開得很特別,橫向大巷不平直、縱向小巷卻是筆直的。走在邦塘南村村頭,有兩條保留得很完整的巷。巷道深深一直伸向綠樹掩映處。來邦塘村看民居,這兩條巷是非看不可的,因為它最具清代民居的特色。巷的人口處建有閘門樓。一閘門-“中和”,一閉門-“廉讓”。清朝的-制度嚴密,建閘門體現出傳統的宗法…[詳細]
西山古民居群
  西山古民居群坐落在縣城西山頂南向一帶地方,為清代徽派建筑之精品含18、19、22、43、44號宅。章恒本宅地處西山43號。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占地面積194平方米,硬山屋頂,馬頭墻,抬梁穿斗并用,上下對堂法式,室內的槅扇、斜撐和雀替都有很精美的雕刻,是清代鹽運大使章道基的官廳。章洪柏宅地處西山18號,坐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七間,占地面積380平方米。硬山屋頂,四圍封火墻,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章志勇宅,地處西山44號。坐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占地面積105平方米,硬山屋頂,四圍封火墻,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程玉庭宅地處西山19號。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占地面積190平方…[詳細]
三河大捷遺跡及古民居
  三河大捷遺跡及古民居位于肥西縣三河鎮。1858年11月(清咸豐八月十一日),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和捻軍將領張洛行聯合對清作戰,在三河鎮全殲湘軍6000余人,湘軍頭目李續賓、曾國華葬身于此。史稱三河大捷。現存三河大捷遺跡有太平軍城壘、太平軍駐三河大本營等,有太平軍火炮、太平軍石雕、石刻等文件。太平軍城壘位于東街及中街,有一小對面段、供銷社段、二中段、一小校內段、醫院段、食品廠段。太平軍駐三河大本營舊址,位于三河鎮中街,面積約555m。在2001年完成修復后,現已對外開放。古民居位于三河鎮南街和西街兩片。南街古民居北起三縣橋、鵲渚游廊,南起楊振寧客居,面積約11000m,街道為青石路…[詳細]
高遷古民居
  高遷古民居群位于風光秀麗的仙居風景名勝區。在西部白塔鎮境內,距縣城19公里,擁山環水。古民居群規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遞數百年而不衰。民居外型優美,立面簡潔,構架堅固,尤以鑲嵌在門窗欞臺上精美的石、木雕刻聞名遐邇。這些石、木雕刻玲瓏剔透,風格多樣,或古拙,或勻稱、或簡潔,或繁復,或遒勁雄奇,或細密工整,是我國古代民居雕刻藝術的集中體現,具有高度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尤以木透雕動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讓人嘆為觀止。高遷古民居是吳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間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吳氏一族始于五代(梁)光祿大夫銀青,史上曾涌現出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吳芾、南宋左丞相吳堅、…[詳細]
南城古民居
  南城古民居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南城街道東大街、西橫街等。現有保存較好的古民居二十一處,主要分布在東大街(原稱鳳凰街、海寧街)兩側,分別為新浦區南城鎮東大街10-2、12-1、20、27、29、30、32、33、39-2、44、46、61、73、76、80、82、85、88、104、106號,西橫街7號。有的為青磚灰瓦、斗拱出檐,但大部分是用片石砌墻,其建筑工藝頗具特色。每個院落門面不大,但進入院中空間頗大,或有二、三道穿堂,或有三、五進庭院,具有江南庭院的民居韻味。每個院落主屋前的右側部署有“天香閣”,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主屋兩側的墻面上,用石灰膏裝飾有各式吉祥圖案。其建筑保持著明清時代的風…[詳細]
清溪古民居建筑群
  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縣東北角,距縣城10公里。歷史上,這里曾擁有過享譽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楊家氏族名將眾多,據不完全統計,自宋以來從這里走出去的將官就達五十多位。據《楊氏族譜》記載,清溪始祖為楊再思第六世孫楊應魁,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時由稟生,任職綏邑蓮荷巡檢司,后下籍清溪,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聚居村民1500來戶,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且多為楊姓,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約占20%。全村現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棟,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該村總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2萬平方米。清溪的古民居建筑多以單門獨戶四合院為主,一般為二進或三進,分庭院…[詳細]
石橋營古民居建筑群
  石橋營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平頂山市新華區香山管委會石橋營老村,是歷史上香山街所在地,民俗文化傳承連綿不斷。它繼承了香山街的觀音文化(神話傳說遺跡如一步兩眼井、三步兩孔橋)、農耕文化、古寨文化等。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詔以山西移民為主在寶豐縣境設軍屯營三十四營,石橋營為其中一營。清咸豐年間又在明代基礎上擴建周長1600多米的青石大寨一座(此寨現存三分之一)。寨內一條主街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小街數條,寨內民居絕大多數青石墻體,磚木脊坡式瓦房或樓房。現存的明代、清代、民國等老建筑分布在村莊中。五脊六獸硬山頂,青磚高浮雕花脊,房坡覆蓋灰色小板瓦,屬于典型的中原民居風格。這些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類型…[詳細]
程氏古民居
  程氏古民居(含圣旨碑、義官橋及程奕墓)圣旨碑位于鹿城區臨江鎮驛頭岙底村龜山腳下,建于明成化年間。青石碑正面碑首刻“圣旨”兩字,下刻“旌表程奕尚義之石”。亭前有一石橋,名義官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系程奕二子程熙、程智所建,為三跨花崗巖梁式石橋。2000年列為甌海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程氏古民居位于鹿城區臨江鎮和平村,建于晚清,由三幢民居組成。程·讓平祖居坐西朝東,共兩進,外有磚砌門臺。其西側一幢民居,為單進合院式木構建筑,通面闊32.3米,通進深16.2米。隔溪相望的一幢民居,坐北朝南,單間磚木結構門臺,正廳兩層十一間,面闊47.9米,進深13.9米。程·讓平現為非洲加蓬國外長。程奕…[詳細]
新屋里古民居
  新屋里古民居坐落在宜章縣城郊,距宜章大道1.5公里,古民居系整體一棟,該龐然大物為橫列三進式天井院落組合為主的建筑型制。吳家大院占地20余畝,內有房屋108間,可供48戶200余人同時居住,尤其一進內坪,迎面撲來八個高聳云端的馬頭墻,其勢雄奇壯美無比。內辦100余桌筵席,足不出戶。大院工藝精湛,馬頭墻高低有序,左右飛檐如大雁騰空。院內所有門窗,全是雕花裝飾,三雕題材應有盡有,整個大院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建筑設計及環保意識超前。大院前坪、迴廊屋、中坪、正棟、后花園。縱向以正廳為中軸,左右兩邊對稱,正棟設計大、小天井5個并均以暗涵將流水排入大院前田園里,采光通風良好,正棟設六條縱巷,一條橫巷;正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亚洲喷潮在线观看 | 亚洲有码一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