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民居篇

程氏古民居--程奕墓
  程奕墓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臨江鎮岙底村龜山西麓,坐南朝北。墓葬為塊石砌圈椅式,上下三壇,墓前正中設一卵石砌甬道。墓室略上拱,內外兩層塊石砌墓圈。三壇祭壇平面均呈八字。第一壇立面左右有程奕后代墓碑兩方,為清代。第二壇正中立任道遜書寫的墓志銘,青石材質,殘損,須彌座底座。第二壇與第三壇間中部設兩級踏步,第三壇與甬道間設三級踏步。墓圈立面均為塊石對縫斜鋪,祭壇用方塊石錯縫平鋪。程奕墓神道門位于臨江鎮岙底村圣旨亭路46號民居南側,原為程奕墓前神道門,文革-后遷至現址。程奕墓神道門為二柱沖天式,單開間,南北走向,花崗巖質地。橫梁與柱采用榫卯結構做法。橫梁長約2.5米,寬約0.32米,南側立面從左至右陰…[詳細]
西丹古民居
  西丹古民居俗稱五落官廳,位于深土鎮西丹村,為清代殿前侍衛西丹入氏林演登所建,距今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被列為漳浦縣文物保護單位。西丹古民居的主體格局為九落五進布局,規模宏大,結構緊湊,體現出家族人丁興旺、團結一心的特點。 據說清乾隆年間,一個叫林邦的漳州大商人曾在漳州一帶連開13間絲線行。有一天,林邦外出路過西丹村時剛好碰上天氣變壞,在土地公祠躲避風雨。休息時土地爺托夢于他,要求他拿回自己的西丹村土地。夢醒之后,林邦立即找來風水先生,評測此地的風水情況并攜帶妻兒老小到西丹村開社定居。清朝嘉慶十四年(1809年),林邦后輩林寅登考中武科進士,官侍衛。林寅登歸休后建成了現在的西丹古民居。 這座五…[詳細]
舒家巷古民居群
  舒家巷古民居群舒家巷位于華陽鎮績溪縣博物館東側,大體保存清代的原有街巷布局,其中12號、27號、28號三棟古民居保存較好,文物價值較高。胡芝琴宅坐落在華陽鎮舒家巷27號,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20平方米,該建筑為上下對堂,二摟通轉,中設天井,東西廂房。該宅用料碩大,做工別致,梁柱全部做成方形,室內的木構件略施雕刻,中進的上首有一塊朱漆描金書有“耆英冠社”的匾額,是清朝乾隆二十三年,此宅主人九十大壽時,當時的縣令贈送的。東側為廚房和附屬房。此宅做法較少,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舒少敏宅坐落在華陽鎮舒家巷28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95平方米,建于明末清初。該宅為上下對堂,二樓通轉,東西廂房,中…[詳細]
棠樾古民居
  棠樾古民居位于歙縣城西南7.5公里處的鄭村鎮棠樾村,古民居為明清時期所建,主要建筑介紹如下:欣所遇齋及存養山房:清嘉慶年間建,為清兩淮鹽運總商鮑志道之弟鮑啟運故宅“遵訓堂”的偏廳,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為欣所遇齋,北為存養山房,中間用一屏大型花墻相隔,總占地面積418.8平方米。皆為二層樓房。書齋三開間,樓下為廳,匾額為清書法家胡長庚篆書。山房亦為三開間,前有較寬敞庭院,東邊有過廂,可與書齋相通,匾額為清書法家王文治所題。保艾堂:清嘉慶初年建,該建筑群原有一百零八間房,三十六天井,是徽州地區有名的巨宅。現存保艾堂白果廳為原三座大廳之一。該廳北向,三開間,廳前、左、右有回廊,中為天井,占地面積17…[詳細]
萬村古民居
  時代:明清類型:古建筑地址:南昌縣三江鎮三江村前、后萬自然村簡介:萬村古民居位于南昌縣三江鎮三江村前、后萬自然村,自北宋神宗年間故兵部尚書、愛國先賢萬迪公始遷至此,迄八百余載。該自然村地臨四縣之交,秀挹三江,世代文風蔚然,忠誠義士,人才輩出,歷朝金榜題名之進士,有記載就有十五人,舉人秀才數百名。該自然村自宋迄明肇基以來,世代繁衍昌盛,古建筑群蔚為大觀。現存的61幢古建筑,均系磚木石結構,外墻下砌花崗巖石(角礪巖),上砌青灰色斗磚,室內鋪青石地面,內部為木構建筑,梁柱粗大,梁檁均為雙合梁,雕刻明窗,宅內布局一般為一、二進,廳堂側舍,因地取勢,布局合理,高大宕明。幢與幢之間巷道規劃整齊,水道暢通,…[詳細]
臘元陳家古民居
  白沙圩鄉臘元村臘元村位于宜章縣白沙圩鄉東南部,距白沙圩鄉約2公里,距宜章縣城約34公里,與莽山風景區相接。據陳氏族譜記載:永樂九年(1411年),從茶陵衛力梓樹下奉調到宜章笆籬堡鎮守了十年的千戶陳聞中,因筑城屯田、鎮匪安民有功,被朝廷加封為四品都尉。功成名就的他思量著選址卜居,繁衍生息。他信奉青山綠水出佳地的道理,于是,從笆籬堡往南走去。約莫走了四五里路,只見那地方青山如黛,帽若烏紗,還有一溪潺潺的流水,一片蔥郁的蠟樹園林,是子孫繁盛的吉兆。陳聞中打定主意,卜居遷徙!于是,一個叫做蠟園背陳家的村落就這樣誕生了。后來,人們為了方便,改‘蠟’成‘臘’,改‘園’成‘元’,簡稱臘元陳家。臘元陳家古民居…[詳細]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是迄今為止在江南地區所發現的單體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稱江南古民居之杰作。翠郊古民居被收入中國“老房子”大型畫冊,并于1998年在世界圖書博覽會上展示,引起國內外建筑界專家的關注。又稱翠郊大厝、洋里民居、吳氏老房子,位于距福鼎市區20公里的白琳翠郊。翠郊古民居建于清乾隆10年,距今約250年,興建者系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夫差第104代孫,歷經13年、耗資白銀2萬兩。整個建筑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既有皇家宮殿建筑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細琢。整體布局以三個三進合院為主體,由6個大廳、12個小廳、24個天井、192間房、360根木柱組合…[詳細]
祝家樓古民居
  祝家樓古民居位于紅安縣華家河鎮祝家樓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民居由三條南北縱深、互相平行的巷道相連,每條巷道口均建有門樓,自東向西依次為花門樓巷、曹門樓巷、香鋪行巷。花門樓巷兩側為祝正本老宅、祝尚珍老宅、祝尚貴老宅、祝正林老宅、祝建功老宅、祝中洲老宅、祝先滿老宅、祝先輝老宅;曹門樓巷兩側為祝正英老宅、祝正寧老宅、祝中斌老宅、祝永海老宅、祝先楊老宅、祝正喜老宅、祝尚方老宅、祝忠漢老宅;香鋪行巷兩側為祝永柱老宅、祝永神老宅、祝尚正老宅、祝尚信老宅、祝忠珍老宅、祝尚紅老宅、祝正權老宅,均為穿斗式梁架結構,青磚墻,布瓦鋪蓋,上鋪木0,0之間互通,墻體上部飾以彩繪。祝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乙未年(1…[詳細]
百丈巖古民居
  百丈巖古民居建筑群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團風縣東北部,龍王山腳下,距團風縣城50公里。古宅建筑群為典型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山青水秀,和諧寧靜,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是創意寫生、協會研討、-休閑的好地方。中灣林祝堂舊居:三米寬的青石板,拾級而上百余步,進入中灣古民居。林祝堂舊居主建筑一進三幢九大間,室內有天井六個,為懸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筑,青磚布瓦,全部是青條石疊起的臺基。門廳與前廳間,前廳與正廳間均設有天井,上可采光,下可排水。正廳梁架采用穿頭式與抬梁式的混合結構,室內天花板構成各種形式的“軒”,室內橫梁,梁架上有精致的雕刻,托墊木柱的石墩上雕刻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春秋萬古”牌…[詳細]
杏園古民居
  閩清杏園古民居坐落在福建省閩清縣鹿角村360號,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集明清、民國及南洋建筑風格,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南方古民居。杏園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由鹿角劉氏二十九世劉觀邱出資興建。劉觀邱生于1899年(光緒巳亥年),早年赴南洋創業,開設和利園農場,后歸國返鄉,在鹿角家鄉親自設計建新厝,新厝建成后,將西邊一半房產售讓給其兄劉觀泗,因劉觀泗號杏村,劉觀邱字素園,兩兄弟字號中各取一字,故命名為“杏園”。​1987年,劉觀邱四個兒子將杏園東北、西北面洋樓進行了改建,在主體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形成四合院落的總體布局。2020年由劉觀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另类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