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馬連良故居
  馬連良故居坐落在和平區河北路馬場道與睦南道之間。該樓建于1937年,因其建筑外觀疙瘩點點,號稱“疙瘩樓”。該樓磚木結構,設計者為意大利建筑設計家保羅.鮑乃弟。它是毗連式里弄住宅,此為受西方聯排式住宅建筑形式影響而出現的新的住宅類型,其特色是總體布置緊湊,由單元聯成組合,爭取好的朝向和采光通風條件。該樓琉璃磚的清水墻面上,疙瘩磚點點散散,“疙瘩”形容過火磚砌的粗糙質感外觀,與陽臺珍珠串式的欄桿、窗邊的水紋花飾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圓形門楣上是圓拱半凹懸挑的曲尺形陽臺,凹凸變化間呈現出豐富的立體感及明暗效果,具有濃郁的意大利風格。該故居現為粵唯鮮酒樓。…[詳細]
興義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坐落在興義城南4里的下五屯,為原貴州省省長劉顯世,滇黔邊務督辦劉顯潛的故里,莊園由中西合壁的大小13座四合院組成,忠義祠、花廳、宗祠、書齋等各一棟,宏偉壯觀。至今主體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原宗祠現為貴州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劉氏莊園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咸、同時期初具規模。隨著劉氏家族的不斷壯大發跡,建筑也不斷擴大。到民國期間,又大興土木,使之成為全省最大的私家莊園。現存忠義祠、花廳、書齋、劉顯潛居室、家廟、校場壩,部分城垣、炮樓及法式建筑各一棟。劉氏莊園宏偉壯觀,至今主體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3年6月,興義縣人民政府將劉氏莊園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詳細]
張蘭德故居
  清朝滅亡后,民國二年小德張攜大量資財和家人奴仆來到天津英租界,在今重慶道55號置地建房。后來他將該樓讓給慶親王載振,又在今湖北路鄭州道轉角處建造一座花園住宅。這處樓占地8.75畝,為中西合璧城堡式建筑。整所樓由前樓、后樓組成,有封閉式天橋為通道。樓內地板均為菲律賓進口的軟硬木鑲嵌,花紋圖案極為精美。室內陳設為中西款式的各種家具,富麗堂皇。院內大花園里建有荷花池、假山、涼亭等,小德張晚年家境逐漸衰落,1951年搬到這座獨院小樓居住,1957年在此樓去世。這所花園住宅臨鄭州道和湖北路開門,正門設在鄭州道。1976年唐山地震后,全部重建,原貌亦不復見,現保存的為和平區睦南道金林村4號。…[詳細]
北京歐陽予倩故居
  歐陽予倩故居位于北京東城區張自忠路,是歐陽予倩自1949年起在北京的住處。這里曾是一個文化名人薈萃的場所,著名作家曹禺、作曲家光未然等都曾寓居此院。現為中央戲劇學院宿舍。故居建筑中西合璧,大門為近代磚拱門樓,東西兩側有南房各四間。臨街的拱券式窗看上去頗有韻味。院內中部是一幢西式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西面辟五個券窗,東、南兩面居中一間辟有門。南面主入口是門廊,其東有一座北房為院內正房。歐陽予倩先生曾居于西北部的宅院。歐陽予倩是中國著名的戲劇藝術家、戲劇教育家,曾寫過《忠王李秀成》、《桃花扇》、《黑奴恨》二十余部劇本,是“泰斗”級的人物。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甲5號…[詳細]
王若飛故居
  王若飛故居位于安順市西秀區北街174號,故居座東向南,由門樓、過道、朝門、正房、對廳房、西廂、影壁…王若飛,貴州安順人。中國0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貴州安順城北。中國0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貴州安順城北。1922年加入中國0,先后任豫陜區-,0中央秘書長,江蘇黨委省農委書記。1927年5月當選為0中央委員。1931年任0西北特區委書記,在延安時期歷任0陜甘寧邊區黨委-部長、宣傳部長、十八集團軍延安總部副總參謀長,0中央華北華中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央黨務研究室主任,0中央秘書長等職。1945年8月王若飛作為0代表團代表之一,…[詳細]
周保中故居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灣橋鎮上灣橋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開間,夯土墻茅草覆面,南面兩間低矮草房為廚房和廄房。院心種植有桃樹、木瓜樹等,建筑簡樸,門前有小溪流淌,環境幽靜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這里度過。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毀無存,現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灣橋村東重建一座紀念館。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保中紀念館已在他的家鄉——大理市灣橋鄉灣橋村落成,館前還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為向后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參觀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學生紛至沓來,他們對周保中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無不由衷贊佩。…[詳細]
崇禮住宅(東四六條六十三至六十五號四合院)
  崇禮住宅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條63~65號。崇禮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大學士,其住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布局是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門一般位于整個院落的東南角上,門內迎面建影壁,以使外人看不到宅內的活動,自此轉向西至前院。南房多為客房、書塾、雜用間,后院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為晚輩住所,正房、廂房以環形走廊相連通。更大型的住宅還在左右建別院,在后部營建花園。崇禮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園三部分,布局寬敞,屋宇華貴,主院正房內部的裝修尚保留完整的木隔扇及崇禮親題刻字,是典型的貴族府邸。(國家文物局)…[詳細]
林修竹故居
  林修竹故居坐落在和平區常德道38號。該樓是林修竹以“日升堂”名義建造的。1938年春,林修竹舉家遷至于此。這是一座三層磚木結構小洋樓,由一位美國著名建筑師設計。樓下窗前有大平臺,一進門的門廳,樓梯靠右為客廳,左為餐廳,正對著一間為書齋。書齋名“澄懷閣”,意在追求清凈安雅的情懷。二樓為林修竹夫婦臥室、大兒一家臥室,另外還設有書房。三樓為二兒和三兒兩家臥室。三樓頂為水泥平頂,是個大平臺。新居帶地下室,包括鍋爐房、儲藏室以及采暖用暖氣。有前后院,前院有門房;后院有平房,為傭人住。前后院種有海棠樹、梨樹以及其他的花草樹木。該故居現為和平區第四幼兒園使用。…[詳細]
趙元任故居
  趙元任故居在青果巷16弄15~22號。趙元任(1892~1982),系趙翼后裔,現代著名語言學家、音樂家、哲學家。故居系其曾祖父朗甫(清咸豐進士,金華知府)建于咸豐年間(1851~1861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元任9歲時,隨父母由天津護送其祖父執詒(官冀州直隸州知州)靈柩回常,遂居住此宅,并由父衡年在宅教授《書經》、《左傳》等古籍,在此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存平屋二進,樓屋二進,上下各10間,為硬山造木結構。1981年元任89歲回鄉時,曾在此休息,由女兒新娜伴奏風琴,元任歌其所譜名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次年,即病故于美國。1987年12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詳細]
陳公館景區
  陳公館景區陳公館景區是民國名人陳濟棠的故居,興建于20世紀初期。公館是這是一座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青磚清水墻的兩層西式別墅,分主樓和副樓,兩樓中間用弧形的天橋連接,歷經了歲月的滄桑,見證了東興的興衰與繁榮。建筑風格中西合璧,古色古香。景區內古樹繁茂,紅花綠葉相互映襯。陳濟棠,字伯南,1890年2月生于廣西東興市東興鎮大田村。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后在廣東地方軍隊任職。1929年任廣東編遣區特派員、第八路軍總指揮,逐漸控制廣東軍政大權,成為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政府主席,時稱“南天王”。作為土生土長的-一級上將,在其主粵期間,也為家鄉的發展不遺余力,作出了貢獻。…[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亚洲最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