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關麟征故居
  關麟征故居位于和平區長沙路95號。此宅是一處磚木結構的英格蘭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積1608平方米,建筑面積2708平方米,院落寬敞。有主樓、配樓、后樓各一幢。主樓為三層,朝西南,立面一側為獨特的半圓形。樓內房間寬敞明亮,裝修講究。一樓有客廳、飯廳、書房。佛堂位于一樓至二樓轉角處,窗朝東北,有二十多平方米。二樓、三樓房間較大,主要是臥室和書房。配樓房間稍小,為紅磚清水墻。主樓和后樓之間有平臺相連接。院內有草坪、花壇和魚池。該樓現為和平區房管局使用,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羅福星故居
  羅福星故居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藍坊鎮大地村羅屋,由羅福星祖父羅耀南建于清代咸豐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由禾坪、堂屋、橫屋等組成,為四橫杠式圍屋布局,總面闊35.20米,總進深34.20米,共計房屋66間,占地面積約120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656平方米。硬山頂、灰瓦面、三合土夯墻。正堂的設置方式采用在四杠橫屋其中三杠的一層穿杠而成三堂,有別其它杠式圍屋的正堂與橫屋同向設置的方式。2012年11月按原貌對故居進行全面修繕。故居內陳展有圖片、文字等內容,展示抗日復臺愛國志士羅福星光輝的一生。2011年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增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是李白烈士生前在上海進行革命斗爭的工作和居住場所之一,李白(1910-1949年)湖南瀏陽人,1937年奉0中央指示在滬從事地下電臺工作,1947年上半年遷入該址三樓,秘密電臺也移設此處,1948年底,李白被捕,-特務對他施以種種酷刑,他堅貞不屈,1949年5月7日夜,被害于浦東戚家廟,故居1987年對外開放,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李白烈士故居共有三層,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一、二樓為李白生平事跡陳列室,序廳放置著玻璃鋼制李白塑像,陳列圖片內容分投身革命洪流、戰斗在敵人心臟、永不消失的電波三個部分,系統地介紹李白生平和戰斗業績,三樓恢復李…[詳細]
徐會之故居
  徐會之故居位于團風縣總路咀鎮宋家坳村。徐會之(1900~1951),團風人,曾參加京漢鐵路大罷工,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加入國民黨,1924年3月,由包惠僧、馬念一推薦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6月,經董必武、陳潭秋介紹加入共產黨。1926年,被共產黨派往北平、天津做地下工作,后參加贛、浙一帶進攻北洋軍閥的戰爭,并參與發起“黃埔革命同學會”,公開反蔣;抗戰時期臨危受命,解決和緩和各派系之間矛盾,為國共合作作出了貢獻;抗戰勝利后,任漢口市市長;1947年7月,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3月被任命為-參軍處上將參軍,1949年12月在重慶迎接解放,1950年11月赴臺,1951年11月…[詳細]
張愛玲故居
  常德公寓,舊稱“愛丁頓公寓”,樓高七層,建立于1936年,意大利人設計,外墻是淡粉色夾咖啡色線條,坐落在靜安寺繁華路段卻顯得安靜而低調。公寓內彌漫著舊上海的陳腐氣息,進門能看到老式的奧斯汀電梯,再往里是陰暗的樓梯道,班駁的墻面上是歷史劃下的痕跡。1939年張愛玲與其姑姑住在這幢公寓的51室,1942年搬進65室(現為60室),期間她在此公寓寫出《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名作,其中《公寓生活記趣》說的便是在這座大樓里的一切。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所描述的張愛玲的生活狀態也是在此處。這里是著名作家張愛玲的故居,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的法式公寓建筑,如今稱常德公寓。張愛玲曾在這…[詳細]
胡雪巖故居
  胡雪巖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元寶街18號,占地10.8畝,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巖共耗資10萬兩白銀所建,號稱“中國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巖子孫將豪宅抵債給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煜,后又轉讓蔣家,此后日漸破敗。古宅為典型明清院落風格,經杭州市大力修復后,于2001年重新對外開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樓宇、芝園等,亭臺樓閣,水榭通幽。從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運用大量名貴木材精雕細刻。故居內還有董其昌、鄭板橋、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書法石刻作品,以及兩頂為胡雪巖度身制作的紅木轎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薈萃,猶如一座民間工藝珍寶館。內中還有-長篇題詞:“胡雪巖故居見雕梁磚刻…[詳細]
陳瑸故居
  陳瑸故居原為三間土坯墻茅草房,陳瑸出生于此,位于雷州市附城鎮南田村。陳瑸42歲出任福建古田知縣后,不帶家眷,他的家眷一直住在這里。陳瑸雖在外當官,但心系鄉梓,為讓家鄉父老鄉親免遭海潮之害,任福建巡撫時,上 書-朝廷撥款5300兩白銀,同時將自己在福建巡撫任上節省下的養廉銀中捐助5000兩白銀讓家鄉人民修建南渡河大堤。南渡河大堤至今仍發揮著擋護海潮,捍衛素有“雷州糧倉”之稱的東西洋22萬畝良田的作用。陳瑸逝后,百姓感其恩澤,仰其廉潔高風,鹽工率先捐資,各家各戶捐贈磚木和瓦片在原址上重修成磚瓦房。2004年春,再次修葺。故居坐北朝南,三間五房形制,占地160平方米。正門為三星門,門頂鑲嵌圣旨褒揚“…[詳細]
祝大椿故居
  祝大椿故居位于無錫南城門外的清名橋東側伯瀆港117號至122號。故居整個宅邸規模較大,部分建筑做工精致,是無錫清名橋歷史街區保護和修復的最完整的清代名人故居,也是目前街區內的故居中規模最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也誕生了許多民族資本家,祝大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從經營煤鐵五金起家,到投資航運業和房地產,經歷十三年的艱苦創業,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52歲后受聘為英國洋行總買辦,并借助自身特殊的身份在江滬地區大力興辦民族產業,對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創建近代民族工業有功,清朝光緒皇帝還御批特賞他為二品頂戴官銜,并聘他為清政府農工商部顧問,使他成為近代…[詳細]
楊岳斌故居
  楊岳斌故居位于乾州古城,為陜甘總督、太子太保、光復臺灣的一代名將楊岳斌于同治、光緒年間所建。故居座北朝南,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三間五進,烽火墻式磚木結構庭院,住宅深邃,院中有院,是乾州古城統一建筑格局的典范。楊岳斌原名楊載福,苗族人,為晚清愛國將領,曾于中法戰爭期間率軍赴臺抗擊法軍。據古文獻學專家、吉首大學教授呂華明介紹,楊岳斌故居修建于清光緒年間,占地千余平方米,青磚黑瓦,庭院深深,如今已成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岳斌故居門上的匾額寫著“宮少保第”四個大字,講述著主人曾經的榮光與地位。走進門內,人們更能強烈感受到這名湘軍驍將生前的威望和功勛。故居雖已無當年的華麗陳設,但一塊光緒帝手…[詳細]
史良故居
  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南路143號,史良,女,抗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故居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佇立在和平南路這庭院的天井里,看著這座老房子,就想到史良的童年,仿佛看到她夜晚溫習功課的燈光,看到她從這里走出去讀政法大學的身影……,這座老房子的一磚一瓦、一柱一梁都曾經呵護過史良的成長。現今看到這座故居多年沒有修葺,至今還擠居著幾戶居民,家具雜物擠滿了空間。我曾想,常州這座人文薈萃的古城,是因為出了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包括史良這些人物,才顯出她的歷史價值和燦爛光輝,現在常州出生的0領導人的故居大都修茸一新,并作為旅游景點對外開放,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五月丁香亚洲综合499ee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色爱AV综合网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专干国产老熟女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