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巴爾扎克故居
  巴黎城內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值得一看,大文豪巴爾扎克故居是少不了要去看看的。巴爾扎克故居坐落在第16區萊努合大街47號,這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文藝復興時期。門前木牌上寫著巴爾扎克的名字,這里環境清雅幽靜,完全聽不到巴黎喧囂的市聲。巴爾扎克故居的展覽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這位文學巨匠的工作間,這里擺放著巴爾扎克用過的一張黑色小方桌,以及他離不開的咖啡杯。巴爾扎克是位非常勤奮的作家,在短短的19年的時間里寫了91部小說,他指望喝大量咖啡來提神,給他帶來創作的靈感。其次展出了巴爾扎克《老姑娘》的手稿,從初稿,修改一遍,兩遍…總共有15次修改稿;巴爾扎克小說的稿件平均要修改10次左右。展覽的第三部分是羅…[詳細]
吳樾故居
  吳樾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區西后街中段西側延陵巷內,坐北向南,原占地面積較寬,分前廳、后廳、廂房、后院等。因年深日久,陸續改建,舊貌稍有改變。今存其幼年書房、臥室等五間平房,面闊19米,進深三間,長5.2米,面積為187平方米。系磚木抬梁結構,兩坡瓦頂,前設檐廊,撐拱承檐。每室前后開窗,上為開啟式豎窗,下為固定式橫窗,寬敞明亮。今西頭一間木窗,仍為原物。室內西山墻掛有吳樾殉難照片。吳樾(1878--1905)字夢霞,一作孟俠,桐城人。自幼治學嚴謹,勤奮自勵。光緒二十六年(1900),人保定高等學堂,廣結愛國志士,投身民主革命。光緒二十九年(1903),任教于兩江公學,協辦《直隸白話報》。光緒三十一…[詳細]
陳鐵軍故居
  陳鐵軍故居位于佛山城區福賢路善慶坊。是陳鐵軍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為佛山清代常見的兩進院落式民居。尚有烈士住過的房間、使用過的家具、文具、印章和親手刺繡的繡件等。陳鐵軍故居為清代民居建筑,座面向北,三間二進院落式平面布局,硬山頂,人字山墻,磚木結構。陳鐵軍烈士在此居住和生活。是佛山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詳細]
王鈁故居門樓及中堂
  王鈁故居大門,位于奉化市西南30公里大堰鎮的大堰村,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王鈁故居大門坐西朝東,通面寬7.17米,進深6.80米,高6.60米。中門門用石雕成花瓶荷花。門檻高0.56米,地面用鵝卵石鋪墁。門樓柱子由幾楸樹、粘柴樹做成,圓周1.10米。梁架采用穿斗和抬梁混合結構,梁架間檁、枋和斗拱均髹有設色濃艷的彩繪。明間平身科兩朵,拱壁鏤空雕花。中門前檐柱左右有石獅子一對,各高1.40米,基座高0.40米,昂首相向而蹲,煞是顯赫、威嚴。上中門月臺置垂帶踏跺三級,左右各有一座拴馬石,頗有氣勢。這個門樓雖也稱尚書閶門,其實,早在王鈁作尚書前已經有了。那是替王鈁…[詳細]
黃賓虹故居
  黃賓虹生于1864年,于1955年去世,名質,字樸存,號賓虹,祖籍歙縣,是與齊白石齊名、享有“南黃北齊”之譽的國畫大師。先生1864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市,光緒二年(1876年)回家鄉參加童子試后,在這里生活了近30年。這幢磚木結構的民宅,建于康熙年間,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系黃賓虹祖上所建,現存有鑄園、臥室和畫室三部分。故居在歙縣西潭渡村。林木蔥郁,景致優美。為清代建筑,磚木結構房屋,正屋是三開間樓房,前有廡廊和天井。正屋賓虹題名為“賓虹草堂”和“虹廬”,廡廊前有小院,庭院西側臺階邊有一塊玲瓏剔透太湖石的建筑是“玉森齋”。人稱之為“石芝室”或“石芝閣”。黃賓虹先生不但是杰出藝術大師,還是一位堅…[詳細]
高士其故居
  高士其故居位于福州市鰲峰坊東口南側,背靠于山,為明代遲清亭舊址。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風火墻,前后五進,面積2500多平方米。高士其故居1號花廳原有四進,除第一進為三開間住房外,二、三、四進為假山、魚池、花園0,遲清亭即建在此。清道光年間后,多被改為住房。民國初期,高士其父親高贊鼎在花廳二進魚池東側建一幢雙層小樓,它是高士其青少年時期的住房。花廳現僅存兩進,占地面積僅四百平方米。3號主座前、后共五進,入石框大門為首進,穿斗式木構架,硬山屋頂。三面環廊,廳堂三開間,中間為廳,兩旁有前、后廂房,左廂房為其父高贊鼎、母何吟閣住房。二、三進同樣是三開間,有插屏門隔成前后廳,廳兩側為前后廂房,前后廳…[詳細]
趙孟頫故居
  趙孟頫故居舊址紀念館是以趙孟頫故居為基礎建筑改建而成,坐落于湖城所前街月河橋西側孫衙河頭(甘棠橋南)。1994年被湖州市政府以“趙孟頫故居”之名列為市級文保單位,2003年更名為“趙孟頫故居舊址”。紀念館于2009年上半年開始保護性改建,至2011年上半年完成,2012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展館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目前湖州最大的一座宅、院結合的仿宋古建筑群。展覽以“鷗波無盡”為展標,結合畫作、石刻作品與紀錄片等形式,生動展示了趙孟頫的生平及其尋求自由的人生理念和藝術追求。展館分2個展廳5個單元進行展示:“宋室貴胄水精宮中人”、“應召元庭鵲華秋色里”、“儒學提舉領袖…[詳細]
陳卓如故居
  陳卓如(1904-1932),原名順生,又名卓儒、琢如,瑞安東區馱山村人。1924年考入溫州省立第十師范,1925年在溫州加入共青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成為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回家鄉馱山堅持革命斗爭。1928年春組建馱山農民赤衛隊,并自籌經費購買0、制作軍服,武裝赤衛隊,開展武裝斗爭。1929年6月任中共瑞安縣委委員。1930年5月任瑞安紅軍游擊隊隊長,并率游擊隊500人赴永嘉編入紅十三軍第一團。先后參加打平陽、奪李茅、克縉云、奪甌渠、占烏巖等戰斗。1932年初,在紅十三軍不斷受挫和浙南革命處于低潮時,前往平陽找老共產黨員葉廷鵬等人重新建立浙南黨組織和紅軍游…[詳細]
南霸天故居
  南霸天故居南霸天陳貴苑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島瓊海的一個惡霸地主,南霸天因成為了芭蕾舞劇及電影《紅色娘子軍》中那個典型的反派地主惡霸人物而出名。南霸天故居,現坐落于海南省瓊海市樂城北門村。南霸天故居這座廢棄的豪宅經過半個多世紀風雨的吹襲,已是風吹落葉無人掃,大門緊閉無人歸。附近的農戶告訴我們,原來這座豪宅很大,1973年那次特大臺風刮倒了一部分,原來的三進院現在只剩兩進。其后人重建了一間新的平頂屋。新建的房屋遠沒有老宅氣派。樂城雖為古城,但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歲月之后,許多古民居已破損不堪。能保存至今,而且繼承了海南漢民族傳統建筑風格的特色民居相對集中在城足村。其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南…[詳細]
西安張學良將軍公館
  張學良將軍公館位于西安市碑林區建國路,原是西北通濟信托公司于1934年修建的一處住宅院落。1935年張學良就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司令并常駐西安時租用了這套房子作為私宅。這棟建筑是“西安事變”的見證。整個公館為民國建筑風格,以東、中、西三棟三層小樓為主體建筑,另有北排平房為傳達室、承啟室、軍人接待室和汽車庫;南排為食堂、衛士宿舍。西樓旁還建有中西餐廳。張學良在這里生活辦公、運籌帷幄。1937年東北軍東調離陜,張學良公館退租,另易其主。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之后,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秦邦憲等應邀來到西安,當時住的就是張學良公館東樓。12月23日-24日,張學良、楊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