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彭德懷故居
  彭德懷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彭家圍子。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誕生于此,并在這里度過苦難的童年和少年時代。8歲時,彭德懷母死、父病,家貧如洗,“幾間茅房亦作抵押,留下兩間棲身,晴天可遮太陽,下雨時室內外一樣。”(《彭德懷自述》)彭德懷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5年至1927年,任湘軍連長、營長時,交給弟弟積蓄400元。團經委會瞞著彭德懷給他二弟400元,共800銀元,由胞弟彭金華與彭榮華在原屋西南30米處新建瓦房12間,占地約400平方米,取名“三華堂”,意為得華(彭德懷原名)、金華、榮華三兄弟之華廈。彭德懷親撰門聯:“為善最樂;見惡必除。”屋后有樹林,東邊為竹林,系典型而端…[詳細]
楊得志故居
  楊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株洲縣南洲鎮湘淥村(原南陽橋鄉三望沖村)。1911年1月,楊得志出生于醴陵縣南陽橋(今屬株洲縣南洲鎮)。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起任中國工農紅軍排長、連長、團長、副師長、師長、縱隊司令員、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2兵團(后改為19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志愿軍副司令員、司令員,濟南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十一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詳細]
祁寯藻故居
  祁寯藻故居位于山西省壽陽縣平舒鄉平舒村和龍門河村之間,臨307國道,所在地現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資源獨具特色。祁氏一門祖籍平舒,是清代壽陽望族,一門五進士、三世四翰林,祁寯藻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曾侍教道光、咸豐、同治,譽稱“三代帝王師”。景區以“中華第一書香門第”為理念,集觀光紀念、娛樂體驗、休閑度假、會議修學等功能于一體,風景園林和生態園區并存,傳統韻味和現代展示結合,讓游人感受祁氏文化魅力,回歸自然情趣,全身心放松體驗,是一個體驗度假的理想場所。景區地址晉中市壽陽縣平舒村…[詳細]
株洲秋瑾故居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區清水塘街道辦事處,年代為清。株洲秋瑾故居,文革前保存完好,后因分由四家單位使用,單位進行改造而損壞。現經修復,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對外開放。896年秋瑾的父親做主,將她嫁入湘潭縣富紳之子王子芳。婚房即今天的株洲秋瑾故居(株洲早處歸湘潭縣管轄)當年名叫“大沖別墅”,秋瑾取名“槐庭”,即現在的株洲市石峰區清水街道辦事處大沖村。在這里,秋瑾哺育一兒一女,兒子名王沅德;女兒名王燦芝。秋瑾在這里常讀譚嗣同、陳天華等人的文章,從此萌發革命思想。她體察民間疾苦,堅持讀書習武,結交仁人志士,并從這里走出去,遠赴東洋求學,毅然參加革命,成就為一代豪杰,曠世女俠。在她短暫…[詳細]
周小舟故居
  周小舟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縣排頭鄉黃荊坪管區星星村。1912年11月11日,周小舟誕生在這里。周小舟,原名懷求。學生時代即接受新思想,積極參加進步運動。1927年初在長沙明德中學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在北平師范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北平市臨時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長,畢業后調中共中央北方局聯絡部工作。1936年春,為了實現中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方針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4次奉命去南京,不顧個人安危,出色地完成了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的任務。同年8月赴延安,任毛澤東的秘書。1937年和1938年,他又作為八路軍代表和毛澤東的代表,先后與山西閻錫山、新疆盛世才等國民黨要員談判。1…[詳細]
賀龍故居
  賀龍故居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此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賀龍元帥紀念建筑。故居由賀龍的祖父賀良仕建于清末,民國5年(1916),賀龍搗毀芭毛溪鹽局,組織武裝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動派燒毀。民國8年(1919),賀龍的父親賀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國17年(1928)2月賀龍回洪家關領導桑植起義,次年率部轉移后,11月24日故居再度被反動派燒毀,僅余槽門殘墻,1978年按原貌復建。故居坐北朝南,木結構,大小房屋6間,建筑面積120平方米。右側另有馬廄牛欄,故居前有木石結構的槽門,四周有圍墻。現故居內有賀龍的臥室,左廂房賀龍父母的臥室和堂屋等均作復原陳列。1979年6月曾在左側…[詳細]
黃克誠故居
  黃克誠故居位于郴州市永興縣三塘鄉下青村。黃克誠,又名黃時瑄,1902年誕生在此,一直居住到外出求學。1922年,黃克誠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師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入廣州政治講習班學習,結業后被派在唐生智部任營、團政治指導員,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10月,國共合作破裂后,黃克誠離開部隊,返回湖南,受省委派遣回家鄉從事秘密活動。1928年初,在湘南起義中,他參與領導永興板梁暴-動,繳獲宜章挨戶團武器,建立永興工農革命軍第1師。2月,永興縣蘇維埃政府成立,黃克誠任縣赤色警衛團黨代表兼參謀長。4月上旬,在敵軍壓境的緊急關頭,他當機立斷,率領永興農軍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12師…[詳細]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時代:清末高君宇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56名黨員之一。參加過五四運動、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京漢鐵路工人大-,發起成立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山西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生于1896年農歷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農歷三月五日。他用29個春秋,譜寫了一曲燦爛的人生篇章,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婁煩縣峰嶺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窯為主,皆為青磚灰瓦,清末同治年間開始修建,被當地人稱為“高家大院”。整個大院分為東上院、東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園共6座院落,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紀念館主…[詳細]
碧霞元君故居
  碧霞元君故居初建于北宋真宗時期,有近千年的歷史文化,位于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樂陵市花園鎮,距市區20公里。碧霞元君故居,因碧霞元君在此生活修筑王母殿濟世救民而得名。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相謁拜。相傳,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經此地,曾揮筆寫下“泰山奶奶之神地”的金牌匾立于祠旁,后經歷代沿革的戰火紛爭,真跡不存,僅剩牌匾石刻底座,斑斑駁駁,殘缺不全,但石刻底座上的篆刻象形圖騰圖案,線條流暢,工筆遒勁,仍不失出自高超技藝名人雅士之手。在故居復建施工中,挖據出了大量的青石古磚,陶罐,當代著名作家蔣子龍先生欣聞碧霞元君故居舉行開光大典后說:“此可稱之謂樂陵文化精髓”。2006年4月在碧霞祠舊址王母…[詳細]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臺縣城東南20公里的東冶鎮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帥就出生在這里。這是一幢典型的晉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內正面為主房,兩側是廂房,上下兩層是徐帥青少年時期干活和學習的地方。在故居內,有徐向前元帥童年時學習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澤東向徐向前授勛時的元帥禮服,還有徐帥的羊毛衫、軍裝等衣物。徐帥親筆書寫的他生前最喜歡的兩首古詩──《石灰吟》和《龜雖壽》原件也存放在這里。一件件實物和圖片資料,反映了這位老一輩革命家生前清廉簡樸,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的精神。故居坐北向南,一進四合院,占地面積856平方米。正房兩層木樓,面寬三間,硬山頂木結構,左右耳房二間。東西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久久字幕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 五月天久久综合色午夜影院 | 亚洲v国产v天堂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