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宛旦平故居
  宛旦平故居位于邵陽市新寧縣白沙鎮宛旦平村。宛旦平,1900年12月27日生于湖南省新寧縣西沖鄉宛家岔一個農民家庭。后考入長沙岳云中學。在毛澤東、何叔衡、夏明翰等人的培養教育下,宛旦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4年被中共湘區委保送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黃埔軍校畢業后,宛旦平參加過東征和北伐戰爭。曾在武漢國民革命軍11軍24師任營長,參加了南昌起義。1929年5月,宛旦平奉命離滬去廣西工作,按照中共中央特派員鄧小平和張云逸的指示,與俞作豫等人積極籌劃龍州武裝起義,他任第2旅參謀長兼第2團團長。1930年2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和左江地區革命委員會在龍州宣布成立。宛旦平任紅8軍參謀長兼第2縱隊司令…[詳細]
李碩勛故居
  李碩勛故居位于高縣慶符鎮商業街,屬木結構的串架平房,占地面積512m2,建筑面積370m2,故居左面臨街,有一座巍峨古樸的古石牌坊,前面是光亮可鑒的青石板街道。1994年9月故居修復,具有大小房屋11間,分堂房、紀念廳、客廳、臥室、書房五部分。1994年故居開放以來,已先后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中央、省、市、縣的領導和各地前來瞻仰的群眾共10萬人次,F已批準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吳家尤住房,南至后花園墻外與王云忠、王云德、王俊成住房,西至牌坊與李開新住房交界處,北至街面與附小圍墻。…[詳細]
張伯卿公館
  張家花園是解放前張伯卿的私人會館,位于貢井筱溪境內,地處太平山南麓金魚河側的青杠林。20年代末,張相中此地后,依仗權勢,強購楊姓地皮,耗白銀4萬兩,于1923年動工修建,歷時3年,建成貢井最早的“洋房”和獨有的花園!皬垐@”主樓建筑,由四川邊防軍自流井提款處處長德陽名士黃秋帆設計,按當時德國領事館式樣仿羅馬式樓房建造的,有大小房屋14間,三合土地面,室內家具均以名貴木材制作,客廳內擺有太平天國天王府中的遺物,紫檀鏤空寶玉交椅8座,樓房面積1148米。樓房建筑工藝十分考究,墻壁及望板為石灰粉刷,望板及墻壁飾有花、草、魚、果等泥塑小品,內側走廊以園柱承辦,柱面以水泥、白灰=糯米漿調制的沙漿涂抹,再…[詳細]
楊賢江故居
  楊賢江故居位于長河鎮賢江村,此地原名分江市村,1995年為紀念楊賢江誕辰100周年被命名為賢江村。楊賢江(1895—1931),字英甫,筆名有李浩吾、李膺揚、柳島生等,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杰出的青年運動領導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故居為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五開間小平房,東西各有側房兩間,平面布局呈凹字形。該建筑造型簡樸,保存完好,內部參照楊賢江早年在此生活時的樣式布置:明間為廳堂間,右側墻壁懸掛1951年余姚縣人民政府贈送給楊賢江家屬的“人民功臣”匾一塊;兩邊次間分別為楊賢江和其父母的起居室;東西梢間為廚房和縫紉間;東西側房為書房和安放農具的雜物間。楊賢江出生于一個成衣匠家庭。191…[詳細]
林環島烈士故居
  林環島(1904—1940),洞頭縣北岙鎮人。早在溫州浙江省立第十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從事革命宣傳活動。1926年春,在上海暨南大學讀書時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早年的革命生涯中結識了周恩來、鄧穎超、李克農、廖承志、連貫等我黨革命先驅。1928年春,在上海龍華創辦泉漳中學,利用講壇宣傳革命。1929年3月,受黨組織派遣到緬甸仰光擔任中共僑黨地委書記。1931年回國,在上海主辦《現實周報》,后任《南聲報》總編輯。1934年10月又奔赴越南,在華僑中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7月回國,后擔任廈門市青年戰時服務團兒童抗日救亡劇團(簡稱“廈兒團”)總領隊和中…[詳細]
黃紹謙故居
  黃紹謙故居位于百色市田東縣印茶鎮巴麻村下巴屯,建筑占地面積100平方米。1925年,黃紹謙考入百色省立五中讀書,在校期間閱讀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向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接受革命思想,參加革命活動。1927年7月,畢業離;氐桨吐榇澹M織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11月,在右江地區從事農運工作的共產黨員余少杰的幫助下,巴麻村成立了農民協會,并組織500人的農軍武裝,黃紹謙任大隊長。1928年1月8日,黃紹謙率農軍攻進向都縣城,廣大群眾為之振奮。1929年9月,向都縣農民武裝組合為農民自衛軍,黃紹謙任總指揮。1930年3月14日,鄧小平在紅八軍一個連的護送下從靖西峒化出發前往右江,途經巴麻時在巴…[詳細]
秦牧故居
  秦牧故居位于廣東汕頭市澄海東里鎮樟林觀一村索鋪巷9號,是一座“四點金”(潮汕傳統民居稱法)四合院,有近百年歷史,舊民居占地387.5平方米,內有天井、正廳、廂房、居室、書齋等16間,民居門口嵌上了“秦牧故居”牌匾。這是一座古老的庭院,經受了百年風雨,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故。推開陳舊的大門,進入院內,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廳房,兩邊是側房。進入左邊側房,里面的房間是秦牧父母的臥室,陳列著秦牧的手跡及其一家的照片。側房外面還有一間小房,秦牧當年就和哥哥住在這房間里狹小的0上。穿過側房便是他的書齋。房間的陳設十分簡單,但秦牧在此卻博覽群書,勤奮學習。在家鄉讀高小時,因老師喜愛新文學,秦牧開始接觸了魯迅、巴金…[詳細]
席勒故居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于歌德的偉大作家。席勒故居位于德國文化名城魏瑪,在1802年,席勒買下這幢外觀為黃色的三層小樓,和他的妻子夏洛特以及4個孩子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805年他去世。在1826年他的妻子也去世后,這幢房子被出售;20年之后,1847年魏瑪市政府買下這幢房子,并且開放席勒書房;之后又開放了0的全部房間,來讓人們紀念席勒,故居的其余部分被作為德國席勒文化交流的場所。在1984年到1…[詳細]
刀安仁故居
  “邊塞偉男”刀安仁的故居,坐落在盈江縣新 城鄉,距離縣城約30千米,是德宏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原址為干 崖土司署,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為土木建筑結構,分三進四堂。曾多 次遭遇浩劫,在修繕之前只剩下三間廂房。2008年當地政府出資440萬元 進行修繕,在故居內長期展出的有192件文物,其中包括干崖土司大印、 刀安仁生前使用器具、留洋油畫以及兵丁 戲服等珍貴文物,全面展現了傣族民主革 命第一人刀安仁承襲土司、留學日本、 發起騰越起義等歷史史實。刀安仁主要 著作有《抗英記》、《游歷記》、《獄中 紀事》、《傣文詩韻》、傣劇本《阿鑾相 勐》、《陶禾生》等。 在刀安仁故居附近,還有遠近聞名 的“中國橡…[詳細]
潘漢年故居
  潘漢年故居位于宜興市新街街道陸平村,為紀念、宣傳潘漢年,2000年,陸平村潘漢年故居籌備處對故居傾圮部分進行了修繕,并在原址上重建了5間平房,同時塑潘漢年銅像1座,陸平村小學亦改名為“潘漢年小學”。原上海市市長-為銅像和小學校名題詞。故居內陳列有“潘漢年生平事跡展”。整個故居占地面積653.2平方米,建筑面積286平方米。潘漢年(1906—1977),宜興歸徑鄉(今新街街道)陸平村人。早年參加過進步文藝活動,為創造社成員,1925年加入共產黨。入黨后至1926年春,在家鄉陸平村開展農民運動,籌辦農民夜校,并指導組織成立了農民協會,陸平村成為宜興秋收起義的策源地之一。他先后任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永久免费大片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 日本乱妇AⅤ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