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木瀆沈壽故居
  沈壽故居位于木瀆鎮山塘街中段,沈壽是清末有名的“刺繡皇后”,曾在木瀆山塘街外婆家度過她的童年生活,并在那里跟著胞姐沈鶴一穿針度線,學習刺繡,開始她的藝術生涯。沈壽故居原本是明代李氏小隱園。乾隆初年,由弘飲山房主人徐士元購得,并進行擴建改造,遂成前宅后園布局。到了清末,徐家日漸衰落,又將東園賣給了陳家。陳家有個外甥女沈云芝,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刺繡皇后”沈壽。木瀆鎮利用修復后的弘飲山房東園辦起了“沈壽紀念館”,既增加了山塘街的旅游項目,也是對蘇州傳統刺繡技藝的發揚光大。沈壽故居大門與弘飲山房比肩而立,門頭掛有一塊由華人德先生題寫的“沈壽故居”匾額。走進故居沈壽紀念館,大廳正中立有一尊沈壽的漢白玉…[詳細]
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原建有房屋數百間,是合肥郊縣當時一處規模宏大的私家圩宅,原建筑現多數不存。故居四周清雅靜穆,風景怡人,現仍有當年劉銘傳親手栽植的廣玉蘭,雖經百年滄桑,至今仍高大挺拔,香飄四方。據說,廣玉蘭是慈禧太后賜給淮軍的,后來被劉銘傳等淮軍將領帶回合肥栽種。廣玉蘭如今已成合肥市的市樹。劉銘傳故居位于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占地面積近百畝,四周筑有內外兩道深深的壕溝,壕溝內的水是從大潛山引來的金河水。四周的圍墻用石頭砌成,其上共建有五座碉堡。故居的外壕東南、東北角各建有一座大吊橋(現已改建為石橋)。各橋分別有兩層門樓七間,舊時住有兵勇保護圩子。過外吊橋進圩,便是內壕溝,再是吊橋和…[詳細]
孫開華故居及“二十八宿”古水渠
  孫開華故居,別名孫家寺溶,為明清時期名人故居。故居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巖泊渡鎮星明村六組,東經110°57′0.54″,北緯29°21′44.1″,海拔131米,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平面呈長方形,南北深約52.6米,東西寬約93米,占地面積4890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偏東6.5度,前后四進。中軸線是一條寬5.4米由大門直通第四進房舍的道路,兩側正屋間及橫屋與圍屋之間布置有天井。據星明村支部書記鄒開定介紹,故居原有18個天井,屋架的“七”字挑均為“龍鳳挑”,木柱基座都用石材雕花。現僅存左右門廳院落、右二進正屋、左三進正屋、右三進橫屋,建筑面積426 平方米。這一門廳院落和三棟單體建筑物…[詳細]
歷相成故居
  歷相成故居在無錫市學前街。故居分三部分:中部為出使期間建造的“欽賜第”,前后共6進,依次為門造、轎廳、正廳、房廳,面闊均9間,兩側各有一條備弄。后進為樓房,方形轉樓,面闊11間,加兩側廂為13間。最后為花園,園西北角有藏書樓。東部有花、戲臺、庸間等。西部已毀,此居建筑時代較晚,但從規模上來看,在江蘇少見。歷相成故居,宅第布局原有左、中、右三條軸線。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有六進,第一進是門廳,面闊9間,進深6架。明間為“六扇式”大門。大門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鑲嵌磚刻“鴻禧”二字;大門內原有“七星門”一座,門額之上懸鏤花金邊、藍底金字“欽使第”豎匾一方。第二進至第四進,依次為轎廳、正廳和…[詳細]
陸建章的故居和墓地
  陸建章(1862—1918)字朗齋,乳名八庚,蒙城東南六十華里陸瓦房莊人。曾任清二品道員,曹州總兵,袁世凱政府的陜西督軍等職,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樹錚誘殺于天津,歸葬蒙城故里。陸建章的府第和墓地是他在陜西督軍任內興建和選定的。府第在莊內,墓地在莊東頭,兩者直線距離約100米,中間有一條南北大溝。府第南北長60米,東西寬27.3米。現僅存前大門(見照片)、兩邊耳房與后廳兩部分,門樓超過耳房三尺多高。房屋均為磚木結構,木刻花紋,門檻高約一尺。門檻兩旁有兩塊長方形的上馬石,石的前面及內側雕有花鳥魚蟲,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后廳房較為高大,并排七間,出廈,木柱,礎石為石破,正廳房屋為小瓦復合而成。后廳、東西…[詳細]
梁贊故居
  梁贊故居在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東便村。梁贊原名梁德榮,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是建于清代的傳統廣府式院落,故居分“拜師堂”、“傳承堂”、“榮生堂”以及梁贊曾經居住過的寑室等,占地面積105平方米。磚木結構,青磚墻七順一丁錯縫壘砌。工藝有木雕、灰塑、彩繪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梁贊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座古式平房度過。古勞水鄉的恬靜柔和,塑造了他溫文爾雅、灑脫悠閑的性格。…[詳細]
昆明熊慶來李廣田故居
  熊慶來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學校本部會澤院和至公堂東側,“考棚”前的一座二層樓房,故居占地面積308平方米,現由云南大學文物管理辦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樓為熊慶來先生的接待室,二樓為臥室或辦公室。主體建筑為土木結構二層樓房。熊慶來故居是1937年建蓋的,1957年至1968年,這里還居住過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詩人、文學家,原云南大學校長李廣田。李廣田與原黨委書記高治國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學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也就是說,這里是云南大學歷史上兩個輝煌時期的兩位校長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樓一直作為辦公室(原馬列部辦公樓)。1999年7月,學校決定拆除此樓,校…[詳細]
臨桂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故居位于桂林市臨桂縣會仙鎮山尾村,距桂林市南30公里。始建于1929年,完工于1937年。故居原占地面積2041平方米,為組合式大莊園,依山傍水,山下有井池、荷塘,園中有清真寺和學堂。現存一座主樓及配樓,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據調查,此民居原為國民黨桂系首腦之一白崇禧的哥哥投資興建。2000年,臨桂縣人民政府撥專款修繕,為臨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樓坐南朝北,面闊約15米,進深約45米,呈規整的長方形,四周被高9米、厚0.4米的青磚實墻所包圍,除了正門外,只在側面山墻留有四個寬約0.6米、高約1.2米的小窗,厚重的外墻顯得高大沉穩,氣派凜然。主樓為兩層木結構建筑,呈…[詳細]
吳晗故居
  吳晗故居位于義烏市上溪鎮苦竹塘村,為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的家宅,由吳晗父親吳瑸玨于1924年所建,系前廊式天井院磚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為463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通面闊20.72米,通進深11.4米,建筑面積440平方米。整個建筑大體上呈“凹”字形,呈軸對稱分布,上下兩層,由正堂、邊房、兩廂及花園組成。正堂明間通敞,次、梢是用板壁隔斷,正門墻和圍墻,直對山梢間山面辟石庫門通室外。二樓檐廊設西洋寶瓶式欄桿圍筑,欄桿的望柱頭、癭項及小華版上都是雕刻有纏枝花紋。廂房按軸對稱左右各有一間,前后均辟門,分別通走廊和南面的花園。院落中間圍成一個天井,天井用長條石鋪地,中間為青石甬道,直通花園。…[詳細]
徐玉諾故居
  徐玉諾故居位于魯山縣辛集鄉徐營村。年代為1894年。徐玉諾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徐玉諾故居是一個用紅磚院墻圍起來的小院,院子坐西朝東,東面和西面各有3間瓦屋。說是故居,但院墻用的紅磚卻是新的。對此,聞訊專程從魯山縣城趕回來的徐玉諾的二孫子媳婦常大利說,院墻是前幾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盡管也是前幾年才翻修的,但基本是按照原來的房子修建的,房子墻體外面特意用草摻泥糊上去的,以保持原有的風貌。在徐玉諾故居大門前,立著一個寫有“徐玉諾故居”的標志物,其背面關于徐玉諾的生平簡介,內容有:徐玉諾(1894—1958),原名徐言信,筆名紅蠖,20歲考入開封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9年在《晨報》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亚洲色天堂在线电影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在线激情小视频免费看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