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南京徐悲鴻故居
  徐悲鴻故居坐落在南京傅后崗4號,建于1932年12月。它是一座精巧別致的二層小樓,有客廳、餐廳、臥室、畫室、浴室以及衛生間等,還有寬敞的庭院。當年庭院里植有兩株高達數丈的白楊樹,周圍用竹籬笆圍就。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省宜興人,原名壽康,改名黃扶,更名悲鴻。1919年留學法國,精通中西繪畫,尤其擅長畫馬。他是中國當代美術教育的創始人之一。生前曾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中央美術學院長、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28年,徐悲鴻受聘為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次年5月,偕夫人蔣碧薇由上海移居南京,先住在石婆婆庵一幢大雜院式的宿舍里,只有兩個房間。二三個月后,搬進鼓樓附…[詳細]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鎮南陽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現有房屋三進兩側廂。花廳布展介紹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對巖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廳名“崇禮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羅漢松一株。故居東南有始建于明代的勝水橋,相傳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會在此送行。故居西南的晴山堂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壁間嵌砌石刻76塊,其中有倪瓚、宋濂、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黃道周等大家手跡。晴山堂后園有徐霞客墓。晴山堂在馬鎮南腸歧村。初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崇幀十七年(1644)毀于兵燹。石刻幸存,后移于徐氏宗祠壁間。1978年,在村南璜溪河畔重建晴山堂。堂坐西朝東…[詳細]
瀏陽王震故居
  原國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瀏陽市北盛鎮馬戰村,風景秀麗,九曲溪繞村而過,不遠處有楊梅嶺等山巒綿延起伏。故居為土木結構,面闊三間,后搭披棚作廚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誕生于此,1927年加入共產黨,1930年率部離鄉,一生南征北戰,1955年授上將銜,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副主席等職,1993年逝世。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小青瓦,磚木結構。原為當地中立局的公房,后為王震同志的祖上租住。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此。上世紀40年代毀于洪水,后來文物工作人員對故居地基進行挖掘保護,2007年進行了復原重建,現故居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計19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曾多次回鄉,…[詳細]
紹興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以后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這里原有的正中大門是六扇黑漆竹門,改建后已不復存在。新臺門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它是老臺門八世祖周熊占(1742—1821)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同時建造的還有過橋臺門。魯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臺門,世系綿延,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整個周氏房族逐漸衰落。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群屋宇連同屋后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魯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整修,已…[詳細]
陳嘉庚先生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坐落于集美鎮后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后重修,直到完工后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并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故居西側的一座三層樓房為“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跡陳列館”,共以“經商南洋,情深鄉國”,“傾資興學,百折不撓”,“赤誠愛國,鞠躬盡瘁”三部分陳列,展現出陳嘉庚先生經營實業的聰明才智,勤勞儉樸、傾資興學的高尚品德和赤誠的愛國情懷;交通:乘坐18路公交車可以到達;到達集…[詳細]
岳飛故宅
  岳飛故宅,位于湯陰縣城東18公里菜園鎮程崗村內,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出生及幼年生活的地方。程崗,西鄰周流村(岳飛先塋所在地)。岳飛被害后,家遭洗劫,百姓四處逃散,村莊荒廢。明太祖實行移民政策,程姓人家遷居到此地,因為北面地勢較高,遂改村名程崗。后人感懷先賢,在此為岳飛建廟塑像,并稱“宋岳武穆王故宅”。人們貫以“程崗岳廟”稱之。岳飛故宅建于明代中葉,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占地4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房屋建筑80余間。明末、清代、民國年間曾多次修葺。“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后,縣文物管理部門多次進行維修、擴建。1997年,被列為“湯陰一日五游”景點之一。200…[詳細]
羅煥榮烈士故居
  羅煥榮烈士出生地,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樓角下羅氏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面積大約400平方米,有前棟門墻整幅及一棟廳至三棟廳,兩天井兩橫房。羅煥榮烈士生活故居,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樓腳下小組,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T字型建筑,墻高大約10米,墻體大約1米厚,屋長大約20米,屋寬大約20米,樓角面積大約400平方米,現僅保存墻體。羅煥榮,男,1900年10月7日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黃埔軍校、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廣州農-動講習所和省港大-工人糾察隊教官、惠陽平山起義軍事總指揮等職務。是廣東省早期的中共黨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第一批具有較高軍事素養的工…[詳細]
郭汪璨故居
  郭汪璨故居位于湘潭縣排頭鄉排頭村郭家瓦屋,也是當代著名作曲家(郭)石夫的誕生地。郭汪璨,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官陜西鄠縣(今戶縣)知縣,沒有別的俗好,只酷愛詩文,著有《云麓詩草》。郭府滿門文采,尤其是女性備受時人稱羨。他的姑母郭步蘊,女詩人,號稱“女博士”,是郭府詩學之權輿,對其侄女、侄孫女等,毫無保留地傳授她的詩學章法。丈夫邵光耀早亡,依靠母家生活。汪璨的姊妹郭友蘭(夫蘇州鳳丹山)、郭佩蘭(夫本邑生員王德立)等都跟隨步蘊學習,后來都成為了女詩人。汪璨有4女,都是女詩人。其中,郭潤玉,丈夫是兩江總督、文學家李星源,她因夫官累贈至一品夫人。潤玉才思清婉,詩詞往往勝過他丈夫。兒子李杭、媳…[詳細]
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陳慈黌故居建筑風格中西合壁,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臺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陳慈黌故居的建筑材料匯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詳細]
任弼時故居
  任弼時故居,位于汨羅市城南45公里的弼時鎮唐家橋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誕生在這里,并在此讀完小學,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系磚木結構,為三進三間兩偏屋,九個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間,全部房屋為青瓦覆蓋,三合土地面。屬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它坐東朝西,青磚落地,飛檐峭壁,背依山丘,門臨池塘,院內古樹參天,四周竹木林立,中堂門額下“望重龍門”、“光照壁水”兩塊御匾,昭示著這書香門第昔日的輝煌與榮耀。大門上方掛有-1980年手書的“任弼時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進兩端為馬頭山墻,北、西、南三面砌有土坯圍墻。圍墻內,大門前有一圓池,水面約一畝。屋后有30畝山林,林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