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建筑群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建筑群篇

魁星閣古建筑群
  魁星閣古建筑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風格的寺廟建筑,也是周村現存最完整的寺廟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六月被公布為淄博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魁星閣古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魁星閣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閣、觀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組成,佛、道、儒三教共處一地。主體建筑為魁星閣。魁星閣系三層高閣,聳立于涿河北岸,飛檐斗拱,靈氣沖霄,巍峨壯觀。檐下的望磚雕刻藝術,被古建專家們審定為省內最佳磚雕工藝品。該建筑群分為前后兩進院,整個建筑坐南朝北,從砌在院墻上的《創建魁星閣記》碑文中可知,古廟群的建…[詳細]
洪江古建筑群
  洪江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懷化洪江市沅江北岸。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建洪江寨,元末時已成為湘黔間商鎮。明代設洪江驛,清置洪江鎮,民國時有“小南京”之稱。迄今完好保存有三百多棟古窨子屋,六十余座廟、堂、祠、院及一些舊報社、學堂、錢莊、戲臺、作坊、商鋪、青石街巷沖等。明清窨子屋和會館是這里最有特色的古建筑。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為二進二層,或三進三層。三層以上南北間有天橋連通,高聳的封火墻內,屋頂從四圍適當向內中傾斜,靠方形小天井采光通氣。依山傍水,或處于深巷或吊腳于岸邊,屋檐高墻接踵,石板巷道與石級碼頭相連。鎮內有山西、常德等十大會館,大多靠近水碼頭,伸展到深巷高坡。會館一般有正殿、偏殿,正廳、客…[詳細]
上莊古建筑群
  時代:明至民國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上莊古建筑群主要包括胡適故居、胡適私塾、胡傳舊居、胡壽基宅、敦履堂、胡開文舊居和胡開文紀念館等古建筑。其中胡適故居建于清代,是胡適童年-及青年返鄉完婚的住宅,胡適先生在故居內前后-了11個春秋;胡適私塾建于晚清,前后兩進,是胡適幼年接受啟蒙教育的地方;胡傳舊居建于清代早期,是一進三開間廳式建筑,是胡適父親胡傳出生和-的老宅;胡壽基宅建于晚清,是一棟集書法與雕刻于一體的徽派藝術建筑,胡壽基是胡適的學生,新華社記者,與胡適同族同宗;敦履堂建于明代,是上下對堂二樓通轉的建筑,同時也是上莊村現存唯一的一棟明代建筑;胡開文舊居建于清代,前后兩進,是我縣最先根據外地建…[詳細]
花坦古建筑群
  花坦古建筑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永嘉縣花坦鄉的珍溪西岸。始遷祖朱興,五代時任永嘉尉,愛此溪山之勝,遂定居于此。村落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塊石寨墻,東、北、西三面開設寨門。內存民居、祠廟、牌樓、亭閣等古建筑50余座。民居依山而筑,布局高低錯落有致,單體建筑平面有一字、口字、曰字等式,立面或一層、或二層樓閣。花二村“四面屋”由前后廂廊、前后廳堂組成,占地達1600平方米。宗祠4座,規模宏大。以烏府祠堂為最早,原名敦睦祠,建于明正統年間(1436—1449),系二進二廊合院,中設戲臺,占地600平方米。前廳面闊九間,進深二間,梁架粗壯,斗拱密疊,懸山式屋…[詳細]
大安古建筑群
  大安古建筑群由大王廟、粵東會館和大安古橋組成的大安古建筑群,見證了平南人曾經創造的時代輝煌。粵東會館原貌為三進,寬三問,總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硬山頂,風火墻,琉璃脊飾,對研究古代兩廣經濟、文化、藝術交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大安古石橋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至今仍固若磐石。相傳古石橋是根據“易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理數建造而成,全橋為主體,代表太極,大橋墩2個,代表兩儀,橋墩成船形,尖頭向上游,減輕了水流的沖擊,橋面分七跨,每跨用一尺寬梯形石條敷面,石條大面在上,小面在下,使橋面積水和污泥從石隙處及時排出,橋之北端又有巖石作保護。古石橋精美絕倫的工程設計技術,至…[詳細]
秭歸鳳凰山古建筑群
  鳳凰山古建筑群位于秭歸縣茅坪鎮。因興建三峽大壩,1990年將屈原祠等古建筑遷建于茅坪鳳凰山。鳳凰山古建筑群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1000平方米,分三大區域布局,屈原祠區、古民居、廟祠區及古橋梁、石刻、城門區。屈原祠,位于鳳凰山古建筑群西南部的屈原紀念景區。原名清烈公祠。建筑面積2870平方米。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始建、元、明、清歷次維修。1976年7月因興建葛洲壩水利工程遷址并更名為“屈原祠”。中軸對稱布局,保存有山門、配房、大殿、屈原銅像、東西碑廊、屈原紀念館及屈原墓等建筑。屈原故里牌坊,位于鳳凰山古建筑西南部的屈原紀念景區。清代建筑,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木構牌坊。高約7米,面…[詳細]
興隆山古建筑群
  興隆山古建筑群位于環縣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存14座建筑,始建于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筑面積569.8平方米。 該建筑群分為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筑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城隍廟;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布的建筑群,它們不規則地分布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筑;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筑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布局。現存建筑布局疏密有致,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呈不規則分布。廟宇樓閣以磚木結構和純磚結構為主,單體建筑大部分為歇山頂,每座建筑檐下都有三至五…[詳細]
黎家古建筑群
  “黎家古建筑群”原名“明清村莊”,位于廣福鎮板湖村黎家自然村(即黎家自然村全部)。據黎姓家譜和地名普查資料記載,唐時,黎姓已居在此。該村的黎姓祖先是為了守衛“唐永王墓”而在此居住、繁衍的。黎家自然村全稱為“永木黎村”,最早稱為“守墓黎村”。黎家自然村內共有古建筑37棟,其中34棟為明末清初所建,風格多為勒馬式八字門頭,一般兩進四廂或一進兩廂帶反照堂,有的兩旁留有暗走巷。基本為磚木、穿斗架木梁式結構。兩進四廂帶反照堂的一般長30米,寬14米;一進兩廂的一般長20米,寬13米。村莊房舍呈半月形排列,坐西朝東,總面積約22000平方米,尤其是兩棟“大夫第”的門坊保存較好。另外,村內還有另一處縣級文物…[詳細]
司空山古建筑群
  司空山古建筑群包括牌坊、二祖禪剎、石刻等。牌坊始建于唐代,后毀,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建,坐北朝南,四柱三間五樓枋木結構,花崗石建造。現僅存二樓,面闊9米,殘高6.5米,進深2.8米,梁枋浮雕,全枋均以50厘米見方的抹角石柱為整體支柱,支柱上端刻錦紋圖案,地層夾住寶瓶狀。牌坊頂部構建在文革中毀壞,但被寺廟僧人搜集后,集中存放在大雄寶殿前。司空山上仍保留了許多二祖弘法的遺跡,有修行的石窟寺二祖禪剎,有北齊天寶三年(公元572年),在佛洞后傳衣缽于禪宗三祖僧璨的傳衣臺,還有三祖面壁的三祖洞,這些都是禪宗二祖慧可卓錫司空山的歷史見證,都是司空山作為中華禪宗第一山的實物見證。遺址上有石刻100多處…[詳細]
筆架山古建筑群
  筆架山是坐落在遼寧省錦州市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面對渤海,毗鄰錦州港,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筆架,故名得名“筆架山”。筆架山為道教勝地,島上的古建筑群有山門、真人觀、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龍王廟、萬佛堂和三清閣等眾多道教廟宇,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古建筑景觀。三清閣是島上古建筑中的代表,通高26.2米,因其上下六層全為純石結構,包括純一色的石墻、石窗、石廊、石梯、石龕組成,飛檐挑角,壁畫門神也全部用石頭刻就,通體沒有一釘一木而聞名。閣內供奉著48尊佛像,各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包含道家、儒家、佛家,為三教合一的寺廟。第六層上供奉天下眾神之首——盤古氏,為國內罕見。三清閣的建造風格擺脫了傳統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AV在线免费不卡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伊人亚洲综合网色aⅴ | 在线日本道二区免费v |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