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建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建筑篇

石門村明代古建筑群
  石門村位于臨武縣花塘鄉境內,若不留意很難讓人相信,在遠離城市的一個偏遠鄉村,會有如此密集的古民居群。村內現存多幢明代民居,是郴州迄今為止發現并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所有古建筑中明代中、早期進士蔣士林的官廳和故居尤具特色。據當地族譜史料論證,蔣士林生于明永樂二十一(1423),中進士后入翰林院,后外放今湖北孝感縣。蔣士林是該村蔣氏始祖于宋淳祐年間,遷居此地以后出現的第一個官宦。蔣士林官廳位于后龍山下,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內部穿斗式木構架,外墻青磚;進大門有太師壁,壁后有天井,天井兩側為廂房;天井后正中為大廳,用以會客和公務;廳兩側有主人用房,可做書房亦可宴客。在官廳左側,還有蔣士林一座…[詳細]
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僅自然景觀優美,而且文物古跡薈萃。唐宋以來,歷代寺廟亭閣星羅棋布,F存古建筑群9處,王陽明、王鐸歷代名人摩崖題刻460余處,古柏426株,新建景點4處。山門在伾浮路東端大伾山西麓,為仿漢闕式,面闊16米,高9米,山門座東向西對稱分布,兩端為仿漢石闕,兩層單檐平頂,中以敞廊頂相連。坊額懸掛書法家羅工柳書“伾山仙境”橫匾。山門前為三級月臺,月臺南北均有馬道。大伾山山門建筑氣勢宏偉,游人對其嘆為觀止。百猴路百猴路是大伾山景區內從山門通往山上的必經之路,因路兩旁青石欄板和望柱頭均雕有形態各異的猴子,故名??h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間藝術之鄉,為弘揚民間藝術,于1986年創建了百猴路。自山門至大伾…[詳細]
鳴鶴古建筑群
  鳴鶴古鎮,多姿多彩。歷史文化在這里凝聚成悠久而豐富的風景。十幾群明清時代的老宅如一座座豐碑,閃爍著古老智慧的光芒。當我們穿過狹長的青石板弄堂,觸摸這苔綠斑斑的墻壁,推開油漆斑駁的大門,走進這幽深而古老的院宅時,可發現在這片清冷和寂靜中,折射出令人目眩的科學之光。據有關史料記載,虞世南的先祖虞聳,曾在這里建造過世界上第一座天文觀測站——測天樓。其侄虞喜,就是利用這一高樓,觀測日月星辰的變化,發現了“歲差”。這一驚世駭俗的發現,是中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天文學的一大貢獻,也是中國歷史上光耀日月的偉大成果。這里的古建筑,大多為三進式院子。那高大結實的馬頭墻,似乎傾吐著昔日的繁華與輝煌。每一塊精工細作的木…[詳細]
龍潭寨古建筑群
  龍潭寨古建筑群位于安徽安慶市太湖縣湯泉鄉龍潭寨村龍潭組。居民以“胡”姓,90余戶,500多人口,房屋600余間,建筑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村寨總分布面積約1.2平方公里。該建筑群依勢分布在龍潭河的兩岸,分普通民居、堂心、祠堂三部分。五福橋:順治元年,由胡尚多率族捐資興建,取名五福橋。其含義為:一!伴L壽”、二!案毁F”、三福“康寧”、四!昂玫隆薄⑽甯!吧平K”。橋長10米,寬3米,橋兩頭建于石壁之上,全部由方石修砌而成。花屋堂廳:五開間,一進兩重,坐西北朝東南向,建筑面積約315平方米,馬頭墻。上重門頭有木雕陰線刻“教衍蘇湖”扁額;下重門頭有木雕陰線刻“文定治徽”扁額。普通民居建筑為石基礎的…[詳細]
中田村古建筑群
  中田古建筑群位于常寧市廟前鎮中田村,始建于明末,在康熙年間和乾隆年間逐漸形成規模。目前仍保留古建筑100多棟。天井200多個,巷道108條,面積達38000平方米。整個古建筑群座南朝北,磚瓦結構。雕刻精美,規劃整齊,氣勢恢宏。附近有東漢時期漢墓群;明代時期金龍巖摩巖時刻;抗日戰爭時期的臘園口阻擊戰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點。2002年被常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村內的古建筑群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歷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古建筑群遺存中釋放出的文化內涵,不但資訊豐富,且在軍事防御性、古石巷遺存量與完整度等方面,在湖南均排在首位。在這里,大量的…[詳細]
雨霖古建筑群
  雨霖古建筑群,又稱“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館”和“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館”。它是由省古建筑保護中心將湖北境內分散于民間的重要的原生態古民居文物建筑,集中搬遷復建形成的。地處黃陂木蘭湖畔,占地157畝,總建筑面積12022平方米。目前,已從陽新縣、通山縣、崇陽縣、棗陽市等整體搬遷復建12棟名人故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宗祠、會館,修建了東南園墅、西部山寨等6大景區,并設計了湖北明代藩王歷史文化專題陳列。其中“半部世家”古建筑,原址湖北陽新縣白沙鎮,清代建造。據族譜記載,原屋主人趙啟輝系北宋皇帝趙匡胤的后裔。老屋大門匾額上刻著“半部世家”,語出“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趙氏老屋院落相套,為硬山擱檁結構。…[詳細]
巖排溪古建筑群
  巖排溪古建筑群位于湘西州古丈縣高峰鄉巖排溪村,與懷化市沅陵縣桐木溪村比鄰。建筑群坐北朝南,背枕觀音山,面朝團山,二側為金剛嘴、刀背山兩山環抱,有左青龍右白虎之說。 村落周嗣均為古梯田,從寨前山腳至寨后山腰垂直高度約兩百米范圍,共有古梯田近千畝,79級,古梯田東西引有古水渠9條,灌通整個農田,素有“九龍之水”的稱譽。農耕與旱澇時節,確保了生產與農作物的收成;九條引水渠道基本為鑿山劈石工程,總長達15公里的灌溉古渠道,見證了巖排溪人們不為艱難與非凡的才智及勇氣,激勵著后代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現存古礦井3口,陳述著這里有著悠久的金礦開采技術。巖排溪的各類遺存,是研究湘西地區古代稻作農業及冶煉工業的…[詳細]
石家村古建筑群
  石家村古建筑群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績溪縣上莊鎮境內。石家村傳統規劃意識濃厚,構律規整,街巷縱橫筆直,有如棋盤,故有“棋盤村”之稱。石家村的建筑格局在皖南古村落中獨一無二,具有特別的保護價值。石家村是北宋開國元勛石守信后裔石榮祿于元末遷此建村,聚族而居形成的自然村落,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村莊背山面水,民房皆北向,一則因地制宜,二示不忘甘肅祖先。村呈棋盤形,整齊方正,巷路縱橫,街巷用條石鋪成,其一側設有露明水圳。村莊西首有石氏宗祠;村前桃花溪清澈見底,拱橋橫跨溪上,街巷兩端皆設巷門,晨啟暮閉,宛若城堡。各戶庭院栽石榴樹,象征姓氏。村落后南山有祖墓,墓旁古松一株,名為“抱祖松”。祠前方塘半畝…[詳細]
浪石古建筑群
  浪石古民居系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武岡市雙牌鄉浪石村。省道S219從東側經過。距武岡市區60公里。是一處保存較完整、建筑風格獨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現存建筑88座(不含祠、庵、廟、亭),總面積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這些建筑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國三年,皆座北朝南而建,排列整齊,樣式古樸,布局精巧,建筑風格獨特;所有房屋清一色的磚木架結構,兩端是青磚砌就的彩繪翹角封火墻,中間為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間為青石板鋪就的巷子,即使大雨,從院子東頭走到西頭也不會濕鞋,堪稱一絕。而浪石村最具有特色之處,還是每個角門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對聯,現有石刻對聯41幅,有好幾幅似出于清…[詳細]
荊紫關古建筑群
  荊紫關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城西北44公里荊紫關鎮。該鎮西傍丹江,東依猴山,居豫、鄂、陜三省接壤地帶,位置險要,臨著丹江航道重要碼頭,是商業要地、軍事關口。古鎮依丹江東岸走勢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間清代建筑風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筑林立,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南街設關門,磚石結構,二層級,單拱門,跨街而立,-“荊紫關”三個大字,1914年建。關門內為平浪宮,建于清初,屢有重修,取名寓風平浪靜之意。該宮坐東向西,占地46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院內建三級疊檐、四角攢尖式鐘、鼓樓各1座,樓外碧瓦金檐,頂立鋼叉,氣勢雄偉,玲瓏剔透。上殿供奉楊泗將軍塑像及船家歷代先賢牌位。山陜會館位于中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 久久亚洲成a人片 | 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