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經注》云“縣治青衣江會,襟帶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繼承,其城當南達大佛壩,此時,文人多稱“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詩云:“愿逢顏色關塞遠,豈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臨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顯。古人云“瀆江(岷江)自東北來,順下不爭;而青衣、沫水西南來,如暴客挾萬馬而馳,沫為最甚”,即史不絕書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灣以下河道橫向變化顯著,主流不穩定,河岸常有崩塌現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橫斷面的不對稱性,則以向東擺動為主。南宋以后,原來正對烏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開始侵蝕嘉州古城墻。經元至明,城墻遭侵蝕日益嚴重,人們開始沿岷江、大渡河用竹籠卵石筑河堤以保護城墻。南宋畫家…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