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

皮蘭古城
  皮蘭市位于斯洛文尼亞西南沿海,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小城,是斯洛文尼亞的紅色伊甸園。歷史上皮蘭市曾經在威尼斯城市共和國管轄下度過了近500年,因此城中許多建筑至今仍流露著威尼斯的風格。皮蘭城雖小,但卻保留著豐富的文化遺產,中世紀的建筑在城中隨處可見。狹窄的街道與低矮的房屋交錯,絢麗的色彩與斑駁的墻皮映襯,紅色的屋頂與藍色的大海呼應。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以為,這里仿佛是夢0現過的那個伊甸園。狹窄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小樓是皮蘭最具特色的景致。在市中心的廣場上豎立著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塔爾蒂尼(Tartini)的銅像,皮蘭是他的故鄉。皮蘭市與克羅地亞隔海相望,該市所在的皮蘭灣至今仍為斯、克兩國間具有邊…[詳細]
亞述古城
  亞述古城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帶上,位于雨水灌溉農業和人工灌溉農業的交界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亞述古城于2003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同時也被列入了《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亞述古城是亞述帝國的第一個都城,是重要的國際文化和貿易交流的平臺。古城同時也是帝國的宗教都城,同阿舒爾神緊密相連。亞述城的城市布局呈三角形,西面和北面有城墻;城墻長約4公里,分內外兩層,已確定8座城門;內墻厚7米,城門飾有彩色琉璃磚;外墻外有寬約20米的護城河,其兩端通底格里斯河,東面和北面有磚石砌的堤墻以防洪水,城內建筑多位于北部。已挖掘出的亞述古城的公共…[詳細]
勞馬古城
  勞馬位于波特尼亞海灣,是芬蘭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古城繞圣芳濟會修道院而建,15世紀中期的圣十字教堂仍巍然屹立,這里是典型的木結構的北歐城市;盡管在17世紀晚期遭到火災破壞,但古代民間建筑的風貌猶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1年將勞馬古城列入到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當中。走進勞馬古城,游人在中世紀遺留下來的石板街上漫步,就可以欣賞那一間又一間用窄木板制造的古老大宅,以及其優雅的各種裝飾。木建筑群不是空洞洞的房屋博物館,絕大部分仍然有人居住,有的改成藝廊,有的改作精品店和餐廳,也給古跡增添了幾分新生,令觀光客人不會感到枯燥。例如在馬雷娜船主大宅,游客可參觀宅中18世紀的富豪家居;基律斯蒂水手之家則鋪排出了…[詳細]
蘇克雷古城
  蘇克雷(Sucre)是玻利維亞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位于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被兩座山峰所包圍,一個是斯開斯卡山,另外一個是群克拉山。蘇克雷海拔2790米,因市內主要建筑和居民住宅均呈白色,故該城有“白色城市”的美譽。蘇克雷城原為印第安人村落,名為丘基薩卡。蘇克雷城建筑在一個開放、通暢的直角格中,廣場正南是白色的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建筑物“自由之家”。古城蘇克雷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它又幸免于戰火的摧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白色城市”蘇克雷,如今正靜靜地刻寫著歷史的年輪。由宗教團體創建的眾多的塔和鐘樓與紀念碑相結合,共同形成了多樣的風格,如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詳細]
維達古城
  貝寧維達古城位于貝寧首都科托努以西42公里處,是貝寧的文化和歷史發源地,也是黑奴制度比較完善的地區。16-19世紀,歐洲人曾在維達集結成千上萬的黑奴,在此裝船販賣至美州,因此被稱為“奴隸海岸”,維達歷史博物館也陳列了許多揭露殖民主義者販賣黑奴罪行的實物和照片。該地有象征黑奴離鄉背井的悲慘遭遇的“不歸門”,及代表貝寧人民解放黑奴制度勝利的“回歸門”。“回歸門”則是貝寧政府在“不歸門”旁修建的另一座門,記錄的是一些被販賣黑奴由于疾病或者客死他鄉而將尸體回歸家鄉的情景,也記錄著貝寧人民解放黑奴制度的勝利,門的主題結構就是貝寧的地圖圖案。維達有最現代化的旅游區,旅游區內,道路兩邊的椰林沿著海岸線延伸,…[詳細]
奇琴伊察古城
  奇琴伊察是古瑪雅城市遺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有建筑物數百座,是古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的遺址。“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南側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紀,具瑪雅文化特色,著名建筑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橢圓形天文觀象臺,以石雕刻裝飾為主;北側新奇琴伊察為灰色建筑物,具托爾特克文化特色,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等,以樸素的線條裝飾和羽蛇神灰泥雕刻為主。奇琴伊察是古希臘羅馬時期瑪雅人的圣殿,其鼎盛時期大約在公元五百年到七百年左右,對整個烏松布拉河盆地有著重大的影響。典雅的建筑、高超的技術以及輕巧的浮雕都說明了瑪雅人…[詳細]
科斯科古城
  科斯科古城位于海拔3400米之上的東安第斯山脈豐饒的山谷中,城市建于公元1100年。在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之下發展成為一個復雜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獨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職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見的農業,手工業和工業區。當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占領這塊土地時,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和征服之后,遼闊的印加帝國達到它的頂峰。科斯科重新建造起來作為帝國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帝國的社會組織是非常等級制的,這種觀念影響了城市的設計布局。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時又在這衰落的印第安城內建造了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和宮殿。科斯科是一座用巨大石頭裝飾外部與廣場接壤的城鎮。殖民者保持著泥瓦建筑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采用了新的建筑結構。數量…[詳細]
宰比得歷史古城
   宰比德位于沿著紅海的狹長、炎熱的提哈邁平原。離海岸25公里,而且距上高原較近,它在連接荷臺達港與塔伊茲城海拔較高的的道路邊。在更大范圍內說,它過去座落于亞丁―麥加的路線上,是印度與麥加間通道的一部分。 宰比德因在公元7世紀就已存在,擁有著名的大學(伊斯蘭的),并且是政治和貿易中心。 城市歷史: 宰比德在7世紀就已存在,那時是先知穆罕默德生活的時代,穆斯林力量在提哈邁平原已經建立。伊本·齊亞德,齊亞德王朝(818―1018)的建立者,把宰比德作為首都。他修建了防御工事并構造了運河系統。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真寺并擴建了較早的阿薩清真寺。在兩次破壞和重建后,城市到納賈王朝(1021-1156)和…[詳細]
上古城子墓群
  上古城子墓群位于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六道河子鄉上古城子村東北。占地面積較大,南北長200余米。20世紀50年代調查時有墓200多座,現存35座。兩種形式,一為積石墓,一為方壇積石墓。一號墓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長9.7米,寬7.2米,頂部有一凹坑,是墓室所在位置。方壇積石墓,四角放巨石,似方壇,三號墓也是這種方壇積石墓。另有長寬高分別為19.7米、10.2米、2.5米的,有四處凹坑的多室墓。還有串墓,墓室以大條石隔成東西兩部分,每部分有兩個凹坑。…[詳細]
黑古城
  黑古城保護范圍:以城本體及基線,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外緣為基線,各外延5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色在线综合色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