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城篇

嘉州古城墻
  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經注》云“縣治青衣江會,襟帶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繼承,其城當南達大佛壩,此時,文人多稱“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詩云:“愿逢顏色關塞遠,豈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臨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顯。古人云“瀆江(岷江)自東北來,順下不爭;而青衣、沫水西南來,如暴客挾萬馬而馳,沫為最甚”,即史不絕書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灣以下河道橫向變化顯著,主流不穩定,河岸常有崩塌現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橫斷面的不對稱性,則以向東擺動為主。南宋以后,原來正對烏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開始侵蝕嘉州古城墻。經元至明,城墻遭侵蝕日益嚴重,人們開始沿岷江、大渡河用竹籠卵石筑河堤以保護城墻。南宋畫家…[詳細]
古城石牌坊
  古城石牌坊是一塊塊活化石,記載下潮州歷史上的輝煌,既是石雕藝術的薈萃,也是書法藝術的寶庫。潮州古城的石牌坊,“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以石雕鑿成歇山頂、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疊牌樓,匾額兩旁,有的加配石刻縷雕之“雙龍戲珠”或“祥鳳卷草”之類裝飾,柱邊加設石獅或石鼓抑柱礎,潮州人叫做“亭”。潮州俗話說:“大街看亭字,橋頂吃炒面,登上東門樓,再入開元寺。”往昔的太平路,雖未敢夸言五步一亭,但從南到北,就有17座,其它街亭50座,合共在古城內有97座。…[詳細]
鎮北堡古城址
  在銀川市城區南北郊區空曠的荒野上,有兩座古代城堡遺址,這就是聞名國內的鎮北堡古城。該城堡是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鎮北堡西部影城所在地。被譽為中國一絕。鎮北堡西部影城引地處雄渾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火車站25公里,河東機場48公里,110國道穿行其間,交通方便,是賀蘭山東麓旅游景區的亮點。鎮北堡西部影城是銀川市首家AAAAA級旅游景區,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國最佳旅游景區,并被寧夏回漢鄉親譽為寧夏之寶,是中國文化產業成功的典范之一。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荒涼、原始、粗獷、民間化為特色,在這里拍攝了《牧馬人》《紅高粱》《大話西游》等經典影片及具有影響力的影視片100…[詳細]
潼川古城墻
  走進三臺潼川鎮下南街,一路上都是老式的民居,各色古舊門店盡顯古樸之風。老遠,潼川古城墻南門城樓就進入視線。作為三臺縣文化遺產(文物)災后重建項目,經過災后重建維修的三臺古城墻和南門城樓恢復了本來面目。早在2007年7月,本報記者曾隨綿陽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到這里采訪,當時城墻和城樓周邊到處都是電桿、線纜,城墻部分地段上修建了民房,還有成排的排污洞。現在,這些已經不見了蹤影。灰色砂巖條石筑砌的城墻與墻頭上成排的箭垛,顯露出了曾經久遠的歷史與滄桑。譙樓飛檐挑角,紅屋青瓦,紅木立柱,雕花門窗,重現昔日的雄偉氣勢。在潼川鎮東街盡頭的東城門,曾經侵占城墻的民居、臨時建筑沒有了,城門邊上狹窄的街道也寬闊了許多…[詳細]
麻扎塔格戍堡址
  麻扎塔格古城堡位于和田河下游西側麻扎塔格紅山嘴上。麻扎塔格當地人亦稱紅白山,《宋史·于闐傳》稱“通圣山”。漢唐時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該山從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新疆和田河處戛然而止,翹然挺立,北有白山嘴,南有紅山嘴,自然景觀蒼茫獨特。城堡南距新疆和田市180公里,在和田墨玉縣境內,初步斷定為唐代遺址。城堡保存完整,城門口、了望臺、城墻歷歷在目。古城堡所有建筑由棕紅色膠泥夾胡楊樹枝壘成,城堡的下部有地道與地下倉庫相通。在城堡西50米處有峰火臺一座,高7.5米。城堡東北山坡20米處的臺地上,有一處佛教寺廟遺址。城堡東45米處,河岸的山腰上有一麻扎,據傳在十一世紀初的宗教戰爭中,有一個…[詳細]
浚縣古城墻及文治閣
  浚縣古城墻及文治閣浚縣城西的衛河岸邊,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墻,它歷經600多年風雨依然保存下來,見證了浚縣這些年的滄桑巨變。如今衛河沿岸的古城墻兩邊,隨處可見的是磚石瓦礫,這是浚縣啟動古城墻保護開發工作后,對城墻兩邊的違章建筑和與古城墻整體環境不協調的建筑進行了拆除。“浚縣古城墻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兩代,古城墻多次重修擴建,日趨完整。”陪同記者采訪的浚縣文物旅游局局長裴順昌向記者講述了古城墻的歷史。裴順昌說,古城墻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原城門、城樓及大部分城池也于新中國成立后逐漸拆除,現僅存沿衛河的一段古城墻、姑山南側古城墻遺跡和浚縣縣城中心的文治閣。沿衛河的…[詳細]
高涼古城
  高涼古城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六年,曾是州、府、縣治的所在地,是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和馮寶公的故鄉和執政地。古城現存古跡眾多。四個城門遺跡清楚,四條護城河分繞東西南北。古城內有始建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冼太廟”,有馮寶公祠、“古窯群”、“蓮花古井”等多處歷史文化景觀和頗具觀賞價值的“內外四景”。南朝簫梁時期(公元503—557)置電白郡,建郡城于此。隋廢郡為縣,此城即為電白縣城。唐大歷十一年(公元776),高涼郡治所從良德遷至電白,亦即是遷至此城,至明代一直不變。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電白縣治所遷神電衛(今電白縣電城鎮),高州府治所亦遷茂名(今高州城),此后這座城池屬茂名縣,稱電白堡…[詳細]
普安衛城樓及古城垣
  普安衛城樓及古城垣位于城關鎮,始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五年指揮使王威等始筑土城垣,用石包砌。據明嘉靖《普安州志》載,城垣周長八里五分,高二丈三尺;設四座石拱城門:東雍熙、南廣居、西崇仁、北鎮遠。鎮遠門上建鼓樓一座;城垣因山形而筑,西高東低,形如一口吊鐘。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東門改名會政。道光十一年(1831),南垣坍塌數十丈,后復修;咸豐三年(1853)補修東垣;咸豐八年城垣增高三尺。同治二年(1863)復修南門炮臺。光緒二年(1876)修西門鼓樓,十二年重葺西北兩門鼓樓。 1952年前,整個城垣尚完好,以后漸遭拆毀,至1966年,毀壞過半。現僅遺存北門左右一段,…[詳細]
澧州古城墻
  澧州古城墻,為古澧州州府所在地,明洪武五年(1372)澧州府治從新城(新洲)遷現址。總督肖杰壘土為城,后多次潰于水患,明永樂二年(1404),甕以磚,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墻,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外有護城河。歷經明景泰、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間的多次修補、加固。城墻基均用條狀青石壘筑,墻體砌青磚,中間填土夯實,設東門、小南門、大南門、西門、金牛們、北門六門,上建門樓。200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72年(明洪武五年),澧州府治從新城(新洲)遷現址,總督肖杰壘土為城,后多次潰于水患;明永樂二年(1404),甕以磚,高一丈五尺(5米),上加女墻,周九里十三步(4500米),…[詳細]
阿克斯皮力古城
  導 游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縣城西17公里處的沙漠邊緣,東距杭桂鄉祖拉吾綠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維吾爾語意為“白城堡”或“白城墻”,為古城廢棄后的名稱。介 紹 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沒。現殘存北面城墻一段,其余三面墻已無跡可尋,墻為弧形,殘存的城墻長約百米,高約2.60米,厚約1.80米。城墻用的土坯砌成。土塊底面有刻劃出的符號,這些類似文字的符號,系用手指或樹枝刻劃而成。城墻有兩個部分:下部較寬,可供城內守衛者巡回行走,上部為胸墻,有一排間隔距離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觀察防守,因多年風蝕,古城已低于墻下原地表約4~5米。 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圍古跡范圍十分廣闊,古城遺址其實只在此范圍的東側,古跡處于沙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