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位于東莞塘廈鎮牛眠埔。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含永培書室遺址、福音堂、鼎和堂、張彩廷紀念碑、張聲和夫婦墓。咸豐二年(1852年4月),洪仁從香港喬裝成“算命先生”潛回內地,匿居東莞牛眠埔村友人張彩庭家,永培書屋擔任塾師達一年之久.后復喬裝離村,再度赴港.(事后,張彩廷也因掩護干王脫險有功,任戶部尚書,稱六千歲,授于黃緞一幅.)福音堂,建于1919年,從屬洪仁避難遺跡.解放前主要用于基督教宗教活動.1953年曾改為崇真小學.永安臺,是福音堂的附屬碉樓.正面寫有永安臺三個大字.鼎和堂,建于1912年,從屬洪仁避難遺跡.為張聲和牧師在塘廈傳教時的居所.(張聲和為張彩廷之子.)太平天國…[詳細]
朱執信紀念碑
  朱執信紀念碑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朱執信公園(原海軍醫院)邊,為了紀念朱執信,抗日名將蔣光鼐在虎門人民南路建立朱執信紀念碑,民國十二年(1923年)年立,,用光面花崗石砌成。碑上有胡漢民于民國二十年手書的碑名和民國二十一年撰書的碑文。文革時被造反派填塞碑銘,1986年修繕復原。現己擴建為“執信公園”。1990年,朱執信紀念碑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及對于研究朱執信及近代革命史有一定的價值。朱執信紀念碑碑高7.2米,碑座邊寬2.6米,用光面花崗石砌成。碑上有胡漢民于民國二十年手書的碑名和民國二十一年撰書的碑文。文革時被造反派填塞碑銘,…[詳細]
程君海故居
  程君海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鎮大塘巷。建于清代,四間兩進,磚木結構,面積約310平方米。正廳兩邊共有五房一廚房,有天井、前廳。前廳門官位為精美磚雕。正廳建有鑲金箔神龕。天井及偏廂采用木雕金箔吊屏。正門門額上,懸掛著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時中山大學校長鄒魯題書的楷體藍底金字“師傅遺居”木匾。匾長2.8米、寬0.86米。正廳堂上掛著程君海和夫人的遺像。建筑物保存尚好,室內尚存木雕睡床、大柜、酸枝臺椅等清代家具。程君海(1860—1932年),原名蔭光,號君海,世稱君海先生。香山縣(現中山市)人。孫中山少時業師,對孫中山灌輸革命思想,促使孫中山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后,多次謝絕孫中山委官的邀請…[詳細]
鄭觀應故居
  鄭觀應故居位于廣東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坐北朝南,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前后兩進,中間天井加蓋改為住房,面積約204.5平方米。1903年鄭觀應出資為其父鄭文瑞而建。現故居門額鑲嵌一塊長2.35米、寬65厘米的石匾,楷書陰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緒二十九年孟春立”。有灰雕、墻畫。屋內保存有木雕鏤空神樓、神臺,并雕有人物、花鳥、獅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藝術特色。屋內還存有:“奉旨出使暹羅查辦事件”、欽命廣西分巡左江兵備道兩塊木匾(已破損)。該故居現由鄭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鄭觀應(1842-1921)是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最負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實業家,中國近代史…[詳細]
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
  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太平社區西山公園內,建于1927年。此碑是為紀念在1916年討伐龍濟光戰斗中犧牲的烈士而由華僑捐建的,故又稱“討龍紀念碑”,F由主碑、石碑記和照壁組成,總面積約36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南向東北,正中用篆書陰刻碑名,兩邊用楷書陰刻烈士姓名。碑兩旁建有巴洛克風格的護墻,后方有一石碑記,前方有一照壁,上鑲嵌有孫中山筆跡“天下為公”石刻。該紀念碑是中山市現存的唯一一個反映1916年討伐龍濟光斗爭的紀念建筑。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公紀念堂
  馬公紀念堂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南區沙涌社區應彪路,始建于1923年,1933年建成,是先施百貨公司創始人馬應彪為紀念其父馬在明而建的。紀念堂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積為1278平方米,分布面積約7620平方米。正門為四柱三間三樓排放,進門中央置有一重檐八角攢尖頂的“在明亭”,亭后正中為仿意大利羅馬穹頂式的兩層建筑“一元堂”,右邊為仿英國鐘樓式的三層建筑“南源堂”,左邊為仿西班牙式的三層建筑“婦兒院”,均為磚木和混凝土相結合的結構,是中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代華僑建筑,2008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山紀念中學
  在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的犁頭山山腳,有一座占地20多萬平方米的學校,名稱“中山紀念中學”。該學校原名“總理故鄉紀念中學”。現學校的校名為已故國家副主席,被已故的毛澤東主席稱為“國母”的宋慶齡所題寫。該學校園區背靠犁頭尖山,前臨蘭溪水,青山環抱,綠樹成蔭,環境清幽。中山紀念中學于1931年,由孫中山之子孫科,受國民黨政府的委托,從南京返鄉時著手籌建。該校為仿宮殿式建筑,廡殿頂、紅墻、藍色琉璃瓦。分鶴齡堂、皓東堂、壽屏堂、慶齡堂等四間課堂和慕貞堂校務處、禮堂(一層為圖書館,稱為逸仙堂)及男女生宿舍生活區等設施組成。原校舍于1934年7月竣工,主樓逸仙堂于1936年落成(設有圖書館和小劇場)。建成后,…[詳細]
陸皓東墳場
  陸皓東墓又稱陸皓東墳場,位于翠亨村犁頭尖山腰,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墓地約350平方米,建于1937年,墳場前建有二柱一間通天式花崗石牌坊一座,墓地有花崗石雕陸皓東立像,器座上有烈士生平銘文。孫中山先生稱他為:“為共和革命犧牲之第一人”。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陸皓東墳場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古氏宗祠)
  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鎮檳榔村。原為古氏宗祠,由鄉紳古騰芳兄弟于清道光年間為紀念開村先祖古琪勝而捐資興建,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祠為硬山頂,三間兩進布局,面積1602平方米。頭進為磚木結構,兩邊有偏殿,天井兩邊有廊,后進為抬梁式木構架。1943年7月,南(海)、番(禺)、中(山)、順(德)游擊區指揮部從禺南遷來此地。1944年10月1日,中共廣東省委和省軍政委員會在這里召開了有珠江地區指揮部、粵中、西江、珠江二個特委領導參加的干部會議,籌備成立珠江縱隊。1945年1月15日,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公開宣布成立,并以此作為司令部的辦公地點及舉行各種會議的會址。解放戰爭期間,…[詳細]
臺山縣立中學
  臺山縣立中學位于臺山市臺城鎮紗帽山。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臺山縣立中學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精品国产精品人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