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陽江學宮
  陽江學宮位于今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南恩路江城一小,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遷建于今址,清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為今天規模,現存較好的建筑有大成門、大成殿和東西廡。在《陽江志》(民國14年版)載:宋慶歷四年(1044)始創恩州學于城南二里處(約在荔枝園住宅區),而縣學在城內西隅(即江城漁洲路,今八小一帶),后因兵 及其他緣故,曾幾度遷移。現存的學宮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成。從明正德九年(1514)起至清代,經歷十五次的重建、改建、增建。其中嘉慶五年(1800)知縣李協五倡捐平基重建。重建后的學宮為磚木結構,以中軸線排列各單體建筑物,均衡對稱組成一座…[詳細]
雷州莫氏宗祠
  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鎮東嶺村。明代休寧縣知縣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華僑、越南河仙鎮開發者“開國上柱國大將軍開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為四進四合院布局,磚木結構硬山頂,總面寬20.85米、總進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門原建有“德澤流芳”石坊,已毀。正廳右壁嵌有明萬歷年間鐫刻的“莫亞崖七十八歲像”,上刻成化舉人柯時復撰《莫公像贊》,左右刻明嘉靖進士、南京禮部尚書王宏海題贈對聯。第三進魁星樓。后進以鐵力木大柱抬梁,氣勢宏大。全祠共有廳房12間,祠內仍存明萬歷十九年《?的献屐粲洝、二十四年《莫氏嗣宗祠記》、二十五年《莫公亞崖祠田跋》、二十八年《…[詳細]
真武堂
  雷州古城蘇樓巷與南亭街交匯處,有一座正中高拱、兩側對襯的雄偉壯觀的具有明代宮殿建筑風格及地方色彩的建筑物。它就是宋代賢相寇準創建的“真武堂”,也是寇準在雷州唯一的遺構。大門頂石坊上鑲嵌著“南合武當”四個金光閃閃的雄渾蒼勁的大字,襯著綠色琉璃瓦的頂蓋,雕著奇花異草的卷檐板,以及深紅色的外墻,在朝霞映照下,光彩奪目,給雷州這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繽紛色彩。拾級而上,站在堂前,回首眺望,只見它居高臨下,左抱夏河里,右擁蘇樓巷,俯瞰南亭街,遙望南渡河,氣勢雄偉。大門的兩側有一副楹聯:“寇先賢,羅隕石,建起斯堂導民習武;蘇學士,訪名山,居鄰此廟懷國修文”。這副楹聯闡述了這座名勝古跡的來龍去脈,贊頌了寇…[詳細]
徐聞廣府會館
  廣府會館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徐城鎮民主路43號,登云塔北側200米處,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會館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與粵西諸地會館的建筑時間相近,如吳川的廣州會館、赤坎的閩浙會館、潮州會館、雷陽會館等等。但粵西諸多會館已無存,只有徐聞廣州會館保存最好。清乾隆年間,徐聞縣商業發展較快,江門、南海、番禺、東莞、順德、新會、清遠、三水、花縣、增城等地商人出于經商的需要,組織行會、聯絡鄉誼,共有296個號,當行、店、堂、廠和370名個人捐白銀三千四百二十九兩三錢六分,在徐聞知縣湯元芑、徐聞縣守備武尚禮等人的支持下,由左韋齊等十六人督理建造廣州會館,廣州會館址在徐聞縣賓樸古城東門外,座…[詳細]
電城鐘鼓樓
  鐘鼓樓坐落于電城鎮十字街口,原屬神電衛城的一座指揮烽火臺,亦是粵西南海灘涂沿海共二十四座烽火臺的主要駐兵指揮臺之首,明天啟七年(1627年)建。崇禎二年(1629年),知縣李祁將其改為“文昌閣”,題額曰:“云門”。清康熙年間,知縣郭指南重修。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知縣蔣善功再作修葺,民國期間也曾有過修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鐘鼓樓曾被電城供銷社用作膳堂飯店,對外經營餐飲。其時鐘鼓樓的古鐵鐘還存在,公社化期間,被抬走砸爛投進了煉鐵爐。1984年,鐘鼓樓被公布為電白縣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在茂名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市、縣、鎮三級政府合資對…[詳細]
茂名文武帝廟
  茂名文武帝廟位于茂名市茂南區鰲頭墟。始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和光緒八年(1882年)及民國二年(1913年)先后三次重修,現廟為清代建筑風格。四進院落式布局,面寬38米、進深26米,建筑面積988平方米。主體建筑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灰雕高脊,翹角垂檐,粉墻灰瓦。廳里以八角石柱支撐,梁枋浮雕人物、獅子和魚草蟲等,墻壁彩繪有逼真生動山水人物圖案。大門楣額:“文武帝廟”,右聯:“文章陸星孝友千古”,左聯:“忠義兩字千秋一書”,楷體,書法強勁有力。廟門右邊墻上鑲有清光緒十八年元月八日“告示”碑一通,碑長80厘米、寬50厘米,記述清王朝對差役辦案要“…[詳細]
封川古城墻
  封川古城,坐落于江口鎮北山之南,始建年代不詳,現址是在明正統十四年(1450年)黃蕭養亂,典史陳順因舊址修筑。此后,該城一直為縣治所在地,修葺、改建不下二十余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封川、開建兩縣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辦公。1958年冬,封川與德慶并縣后,當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屢遭拆損,F僅存南門及東西城墻(約400余米)。南城門,呈拱圓形,用紅褐色砂巖石塊砌成。石塊長60~80厘米,寬20~30厘米,厚14~18厘米。拱門寬3.05~3.7米,高3.2~3.76米,內深12.4米。門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據《封川縣志》載:古城背北山,東、南。西南臨東山河、西江。北有壕塹(深20余…[詳細]
懷城文閣
  懷城文閣位于懷集縣懷城鎮沿江東路,由文昌書院和文昌閣兩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576平方米。文昌閣又稱文昌塔,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民國15年(1926年)作過多次修繕。塔高25米,分五層,塔體為六角形。門正上方書有“梯云”二字,每層窗口由下至上依次書“得祿”“桂籍”“參天”“文閣”等字體,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意。塔體每層檐下描有花紋圖案,頂端鐵桿上串有一瓷瓷葫蘆,六角均裝有翹首,工藝精巧。文昌閣前建有書院,稱文昌書院,為縣令謝…[詳細]
南崗千年瑤寨
  南崗瑤寨位于連南縣城20公里的南崗鎮,它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瑤寨。寨中街道橫直有序,民居古樸整齊,整個寨子的格局十分完美,因而有“大哥排”、“首領排”之稱。寨旁的千頃梯田由山腳向山脊層層延伸,景象很動人。這里一向是攝影愛好者和畫家們采風的勝地。南崗千年瑤寨位于連南縣城西南,海拔803米,鼎盛時有民居700多幢、1000多戶、7000多人,被稱譽為首領排。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南崗千年瑤寨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保存最為完好的瑤族山寨,整個千年瑤寨占地面積129畝,景區占地面積250畝,F居住在山寨的瑤民主要有鄧、唐、盤、房四個氏族,F古寨只剩下幾十…[詳細]
東坑黃氏宗祠
  東坑祠位于佛岡縣水頭鎮東坑村。始建于明,歷代均有重建,現建筑為清代風格,坐北向南,建筑規模較大,占地面積1432平方米。平面為三進三路四合院式布局,正祠與兩側襯祠之間置青云巷間隔。主體建筑為硬山頂、綠色琉璃瓦筒飾邊,穿斗式木構梁架。梁枋上飾以精致的木雕,屋脊灰塑人物、山水、龍鳳、花鳥等各種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乃佛岡祠堂建筑裝飾之首。1986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東坑黃氏宗祠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欲色天天网综合久久 |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 亚洲日本最新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 | 日韩AV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