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卻金亭碑
  卻金亭碑位于今廣東省東莞城區光明路與教場街交叉的街角處,卻金亭碑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根據碑文的記載,當時廣東一帶有些地方對外通商秩序混亂,賄賂和亂罰問題嚴重,甚至還有對外商拉差、勞役的現象。兼管口岸的番禺縣尹李愷上任后,對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盤,責令其自報數而驗之。無額取,嚴禁人役,勿得騷擾!蓖馍谭浅8屑に慑吡_商人奈治鴉看邀集外商,籌得一百兩白銀,送給李愷,李愷堅決不受。奈治鴉看無法將銀子退回給外商,就到廣州找到李愷的上司,請求將這筆錢建個亭子,以表彰李愷的廉政。得到批準后,奈治鴉看便在當時東莞最熱鬧、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演武場筑亭、建坊、立碑、掛匾,名卻金亭,碑即…[詳細]
紫花崗摩崖石刻
  紫花崗摩崖石刻位于臺山市廣海鎮紫花崗!昂S罒o波”四字刻于高8米、闊9米的花崗巖石斜面,字高3米、寬2.2米,直書兩行,雙鉤楷書,字跡清晰,筆力雄渾。是明代欽差總督張通于明天順三年(1459年)在廣海大勝倭寇后書,巡視海道副使徐海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刻此記功。此外,在“海永無波”石刻前面南側約50米處大石上刻有“波恬萬頃”四字,字高0.9米、闊0.75米,陰刻楷書,是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知新寧縣同守尤詩英和知縣熊文華至此觀光而刻。1989年臺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陳慈黌故居建筑風格中西合壁,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臺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陳慈黌故居的建筑材料匯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詳細]
陳少白故居
  陳少白故居位于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自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積兩畝許。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撥出巨款?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云臺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并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跡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1995年5月,陳少白故居被定為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為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被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交通:…[詳細]
開平風采堂
  開平風采堂位于開平市風采中學校園內,擁有三進六院十五廳堂,總面積5364平方米。1906年動工,歷時八年建成。風采堂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藝術特色,布局合理、結構嚴謹、瑰麗雄偉、別具一格。開平最著名的古祠堂,是中國的建筑工匠參照西洋建筑的式樣自行設計建造的,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產物。又名名賢余忠襄公祠,始建于清光緒32年(1906年),民國3年(1914年)竣工.是開平、臺山兩地余姓族人紀念他們的祖先北宋名臣余靖而修建的,由風采堂和風采樓兩個主體建筑物組成,擁有三進六院十五廳堂,總面積5364平方米。它的結構形式既繼承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民族風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藝術特色,結構…[詳細]
謝晉元故居
  謝晉元是我國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其故居位于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尖坑村園墩子下芳塘子,由謝晉元曾祖父在清代咸豐年間建造。房屋坐西向東,為沙灰瓦木結構、三幢合面兩門樓平房,占地面積1250平方米,建筑面積675平方米,兩座大門分別命名為“儒林第”和“荊樹居”。為弘揚將軍的愛國精神,蕉嶺縣政府于1998年撥?钰H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整修后批準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又撥專款興建了謝晉元紀念館,與故居原有建筑相連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現將軍生平事跡的圖片實物。謝晉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內外華裔子孫及國際友人前來參觀。石寨土樓亦稱方樓,坐落在北礤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間,為當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整座建筑為土木…[詳細]
陳垣故居
  陳垣故居位于新會縣棠下鎮石頭村坑塘。建于清代。坐東南向西北,前有曬地,后有山崗。是一座磚木結構平房,一廳四房,有天井和伙房、雜物房。建筑面積124平方米。陳垣(1880━1971年),字授庵,著名史學家、教育家。十四歲中秀才。后入博濟醫學院學習,曾與友人創辦光華醫學校、《時事畫報》、《震旦日報》。1912年當選為眾議院議員。次年定居北京。致力教育和著述。先后任北京師范大學、燕京大學教授、輔仁大學校長、北京圖書館館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有《史諱舉例》、《元西域人華化教》、《通鑒胡注表微》等著作傳世。1995年新會市人民政…[詳細]
陳蘭彬故居
  陳蘭彬故居,座落于吳川市黃坡鎮黃坡村。建于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二進磚木四合院式結構,面積420平方米。陳蘭彬故居為接待-及會客之所,群眾稱為“官廳”。故居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吳川市近年對故居進行了局部修復,并在四合院外廣場上建起一陳蘭彬在美國白宮拜會美國總統伯查德·海斯的銅像。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一處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的建筑群體,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舊址包括9處文物點。其中第三大隊大隊部、會議室、大家團結報社、交通站、糧食加工場、操場6處抗日舊址位于大王嶺村,醫務所、中山書院、連平聯鄉辦事處3處舊址分別位于甕窯村、油古嶺村和連平髻嶺村。1940年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根據中共前線東江特委的指示,挺進東莞大嶺山地區,開辟了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該舊址是東江縱隊主要領導人指揮東寶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機關所在地,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舊址于1978年5月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詳細]
馮達飛故居
  馮達飛故居位于連州市東陂鎮豆地坪(現名達飛巷)。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磚木結構平房,三開間,硬山頂。面寬10.24米,進深14米,高7.5米。大門與大廳之間辟天井,左右是廂房,大廳中懸掛1950年連縣人民政府授予的“光榮之家”橫匾。馮達飛(1899~1941年),連縣東陂(今屬連州市)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官學校學生,曾留學蘇聯。1929年回國后到廣西工作,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二縱隊司令,湘贛軍區紅軍四分校校長,紅八軍代理軍長等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色影视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 亚洲香蕉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