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聯豐花萼樓
  花萼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建于明萬歷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萼樓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筑。共有三環,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樓高11.9米,樓的墻體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層寬2米。頂層寬1.3米,樓頂為木梁灰瓦。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墻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巖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是為抵御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樓內有面積為283.4平方米的圓形天井,用大…[詳細]
石寨土樓
  石寨土樓石寨土樓(方樓、樹德樓、郭氏宗祠)位于蕉嶺縣南磜鎮石寨村,于200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方樓由該村郭姓五世祖于明代嘉靖1522年興建,至明隆慶1567年建成,為時45年,距今490多年。坐東南向西北,東、西角各有一座碉樓(俗稱火角)高出方樓約2米,總面闊33.8米,總進深26.3米,共計房屋71間,占地面積約889平方米,建筑面積3060平方米。盝頂、灰瓦面、山石三合土墻基田骨泥夯墻。樹德樓由該村郭姓十世祖于明代天啟1622年興建,至清雍正1723年建成,為時101年,距今390多年,2006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修繕。坐東向西。為三層方形土樓布局,西南、東北角各…[詳細]
饒平土樓
  饒平土樓道韻樓位于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始建于明萬歷15年(1587年),該樓呈八卦形,三進三環圍共構成“八卦”的爻畫,座南朝北,面積1萬平方米,-周長328米,直徑101米、墻高11.6米,三層半,皆以黃泥土夯成,中間設有廣場,全樓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水井32口,樓外周設有槍眼、炮眼,樓門頂還沒有注水暗涵,很有特色。該樓雖在公社化時期小部分受到破壞,但目前保存較為完好,是饒平縣境內655幢土樓寨中年代久遠、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一處。潤豐樓饒平縣境內土樓寨總數達655幢之多,潤豐樓是其中較具規模、較有特色的一處。潤豐樓位于饒平縣新豐鎮豐聯村,背靠“背頭山”(省道柏豐線西),建于清道光年間,…[詳細]
揭陽關帝廟(古榕武廟)
  揭陽關帝廟位于揭陽市區天福路。也稱“武廟”,是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萬歷29年。關帝廟祀關云長,褒其忠義。廟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為重檐歇山頂。屋脊有花鳥嵌瓷,工藝十分精湛。前廳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國三結義”等題材的人物畫,為廣東省同類建筑所罕見,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中廳兩邊墻壁上嵌有石碑多處。其中有光緒初年福建巡撫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緒帝為該廟賜盈額的碑文,對研究關帝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古榕武廟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保存了粵東地區唯一的清中期神廟戲臺,是潮汕地區歷史悠久,影響較為深廣的重要的古代宗教建筑,特別是獲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頒賜的“威宣南海”匾額,…[詳細]
司諫進士坊
  司諫進士坊,又稱進士石牌坊,位于江門市江海區荷塘鎮南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明世宗為表彰正德辛巳科進士余經所立。據《廣東通志》記載,余經為當地南村人,字朝綱,號石龍,明代正德年間考取進士,曾任刑部給事中、福建漳浦縣丞、甌寧縣令等官職,為官清廉,正直無私,彈劾奸臣,深受世人稱頌。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的科第坊,仿木結構,全石砌筑,懸山頂,檐樓間加飾6贊斗拱,通高8米,面寬10米。正樓豎匾上鐫刻“恩榮”二字,額枋鐫刻有 “司諫”、“大行”等楷書大字及“正德辛正巳科進士余經第”及“嘉靖六年丁亥歲仲春吉日立”等楷書小字,飾以麒麟圖案。牌坊等級和規格較高,目前為我市唯一明代石碑坊,具有較高的文…[詳細]
樂從何氏大宗祠
  明順德何氏大宗祠位于順德市樂從鎮。是何姓厚本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面闊三間,深三進,面積600平方米。頭門是歇山式,蓮花斗栱,四柱、底梁、華板所用石料均為礪石,木橫梁雕瑞獸、花草,華板飾龍、馬、麒麟浮雕,具有晚明雕刻特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91年順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歸善學宮
  明、清惠州歸善學宮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橋東街道惠新中街1號惠陽高級中學校內。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清時期,曾先后修建26次。據嘉靖《惠州府志》記載,當時學宮頗具規模,有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會饌堂、教諭室、東西兩廡、號房,左后有敬一亭。至清代更有嘉善祠、肅癰亭、忠義孝悌祠、名宦祠、青云閣、文昌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學宮為惠州中學校舍,1968年部分校舍為惠州市二中所用。現僅存有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所建的戟門與大成殿。戟門面闊五間17.7米,深9.75米,十二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硬山式屋頂,高9米。正面柱頭鋪作、補間鋪作各六朵,為六鋪作出三抄重栱計心造,里轉…[詳細]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鎮,為明清古村落。整體造型像一條船,節慶有傳統婚慶表演。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飯的地方。這里是有著800年歷史的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翹檐式古舊建筑櫛次鱗比,古建筑群保存良好,沒太多后期添加,小資情調兼顧,乍一看還真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古舊的深巷,看不見盡頭,望不見出處。村道旁枝葉繁茂的古榕樹下有一口大池塘,兩旁是青磚建造的舊式老房子,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古建筑倒映在水中,池水不起一絲波瀾,分外安詳。古村內有許多古老的祠堂,雕工精細猶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座祠堂都是家族對前人開枝散葉的感謝,及與對后人光宗耀祖的期待。走進細看那些浮雕,雖然顏色掉落的差多了,但卻依舊栩栩如生,令…[詳細]
塘尾古村落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東莞現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內共有書院19間,古榕樹21棵。李氏宗祠氣勢雄偉,歷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圍墻,是東莞市現存最完好的古村圍墻。塘尾明清古村落對研究明清時期珠三角的建筑風格、社會文化、風土人情,以至于嶺南文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只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護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圍墻、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塘尾村明清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筑比較…[詳細]
曹氏大宗祠
  曹氏大宗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曹邊村委會滘北村一巷6號。該祠又名南雄祖祠,始建于明。明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深三進,穿斗式木結構,硬山頂建筑。占地486平方米,裝飾古樸典雅。保存了南方獨特的蚌殼墻,對研究珠江三角洲古建筑有重要價值。2002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