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1953年,徐悲鴻逝世的當天,徐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位于東城區東受祿街16號的故居捐獻給了國家。1954年,以故居為基礎的“徐悲鴻紀念館”成立了,這是新中國第一座美術家個人紀念館。郭沫若親筆題寫“徐悲鴻紀念館”館名。1966年,北京地鐵開始修建,恰在地鐵線上的徐悲鴻紀念館-拆除。1973年,在周總理“重建徐悲鴻紀念館”的指示下,新館開建,歷時十余年,最終于1983年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號,共有七個展廳,展覽徐悲鴻先生的油畫、國畫、素描以及書法等真跡。地理位置新館于1982年建成,坐落于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總占地面積徐悲鴻紀念館為3900平米、建筑面積為4600平米;主體建…[詳細]
石嘴山市石文化博物館
  國家2A級景區。石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與星海湖鶴翔谷景區相望、毗鄰白鷺洲景區,原為大武口電廠1號粉煤灰場。在星海湖建設過程中,為打造石嘴山“石”精神,挖掘“石文化”,石嘴山因地制宜,建設了一個以原始生態韻味為主題風格,蘊含石嘴山人文內涵的景點。在此您不僅可以體驗到賀蘭山奇石的各異姿態,而且還能觀賞到山東費縣、泰山,安徽靈璧、陜西秦嶺等國內知名奇石。奇石山分為世界園、西北園、東北園、民族園、西南園、華南園、石嘴山精神園等10個園區以及民族大團結雕塑園、民族之花雕塑園、世界名人雕塑園、中國著名科學雕塑園等8個雕塑園,還有三十六計擎天柱、三十六計碑。…[詳細]
水云間假日會館
  水云間假日會館位于張北最大的草原湖泊黃蓋淖(現名天鵝湖)畔。顧名思義,每年春秋時節,北徙南遷的天鵝成群結隊的來到這里棲息。會館建在這樣一個充盈著詩意和具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地點,可謂慧眼獨具。會館由國內多位知名收藏家和文化界人士傾力打造,是一組宏大的古典建筑群落。她全部由古舊磚瓦等材料建成。木雕、磚雕、石雕點綴其中,整個會館占地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五千多平方米,六組古典風格院落、二百多間青磚灰瓦的古宅排列其中,在碧水白云之間構成一幅具有濃郁中國韻味的畫卷。水云間假日會館集古典文化韻味和草原自然美景于一身,餐飲、住宿、觀光、休閑于一體,是您享受壩上草原美景,領略草原民族文化的理想之選!進入…[詳細]
潘家灣土家民俗博物館
  潘家灣民俗博物館位于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2009年3月興建,2010年11月對外開放。占地2400平方米,布展面積480平方米。分“序言、土家民居、土家源流、歲時節令、人生禮俗、生產生活、建設與發展、關懷與鼓舞”等八大板塊,共收集圖片420張,各類實物398件。有一級藏品2件、二級5件、三級21件。以展示土家族先民生產、生活實物和民族文化為主線,突出反映出土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產生活習俗。其中反映土家民俗文化的藏品有油簍、圈椅、紡車、風車、水車、擂子、斗、石磨、雕花木床、土家服飾等各類,還包括陶器、鐵器、篾器等物品。為湖北省首家鄉鎮民俗文化博物館、湖北省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館。…[詳細]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舊址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設立于1946年6月,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談判期間中國共產-表團在上海設立的辦事機構。由于當時國民黨的限制,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辦事處設立后,周恩來、董必武等曾多次在此會見各界人士并舉行中外記著招待會,闡述我黨對和平民主的一貫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周恩來、董必武等在周公館進行的革命活動和斗爭,為我黨擴大和鞏固革命的統一戰線,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中國共產-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于1986年9月起正式對外開放,由思南路73號、71號兩幢樓房組成,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49平…[詳細]
紫陽北五省會館
  北五省會館位于紫陽縣向陽鎮瓦房店任河與渚河交匯處,距紫陽縣城8公里,是陜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后期古建筑之一,總體結構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蘊涵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極高的藝術價值,在陜西會館遺址中尚屬少有,具有極高文物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會館在明清時期就已十分繁榮,茶馬古道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絲綢之路,是一條重要的商貿通道,而陜西紫陽就是這條茶馬古道上的發源地之一,產于紫陽的“紫陽毛尖”便是從這里久負盛名的,并躋身于全國十大名茶之列。特別是至今保存完整的約300平方米的壁畫,為陜西罕見、全國少有,對研究商貿會館史、建筑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會館建筑樣式古樸典雅,氣勢宏偉…[詳細]
汪鋒同志故居
  汪鋒同志故居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九間房鄉街子村,為4間民居2間廈房,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汪鋒同志故居是汪鋒同志的出生成長地及戰斗地方,地下組織許多重要會議在此召開,在-時期被國民黨-派所焚毀。解放后縣政府撥款據原樣重建,并在四周山坡植松柏等樹進行綠化,院落總面積200多平方米,是十分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汪鋒是陜西地區民主革命時期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是西北革命根據地、西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是豫鄂陜邊區、陜南根據地黨、政、軍主要領導人,是西北地區黨的-工作的卓越領導人。汪鋒(1910—1998),1910年12月17日出生于陜西省藍田縣一個農民家庭。原名王鈞治,曾用名王文釗。早年曾…[詳細]
銅陵市科技館
  銅陵市科學技術館是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設施,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性科普教育重要陣地。是國家AA級旅游景點、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號單位。  銅陵市科技館展教面積為2495.76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建成開放。現有各類展品70件,主要展出內容包括:主樓一層為視覺、智 力、機械展廳。主要有“磁懸浮地球儀”、“模擬駕駛”、“歡樂塢”等展品。附樓一層為力學和聲光展廳。主要有“自己拉自己”、“騰空而起”、“無皮鼓”等 展品。附樓二層為磁電、數學展廳。主要有“磁懸浮列車”、“混沌水車”、“滾出直線”等展品。  科技館展品通過聲、光、磁…[詳細]
沙洋油菜博物館
  沙洋油菜博物館位于沙洋縣經濟開發區洪森天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座油菜主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油菜主題博物館,于2010年3月建成開館,2011年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2014年被評為“湖北科普旅游示范景區”。博物館包括主館、副館和戶外體驗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展覽分為史海蕓蹤、生命之能、芳澤民生、金色沙洋四大主題,其中“史海蕓蹤”重點介紹油菜的起源與進化、古代栽培技術、古代榨油工藝、中國油菜科學研究重要事件等情況;“生命之能”重點介紹油菜脂用、食用、藥用、飼用、肥用、菜籽副產品精深加工利用等7個方面的知識;“芳澤民生”介紹油菜種植、菜籽加工、菜籽油生產與消…[詳細]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設于全國著名的湖田窯古瓷遺址文物保護區內。在四十余萬平方米的地下積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歷史的豐富文化遺存,它清晰地反映了這七百年間陶瓷工藝史上重大變革和集中國古代制瓷歷史之大成的全過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學研究者、陶瓷工藝美術愛好者和中外廣大游客的朝圣之地。民窯博物館不僅收藏陳列了湖田窯各個歷史階段產生的各類典型標準器物和歷史考古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及考古標本等,還保護了宋、元、明各個重要歷史時期彌足珍貴的窯爐、制瓷作坊等二十余處遺跡,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現場情景,讓人們感受和觸摸到歷史的真實。民窯博物館周圍環繞著十二處二十六萬平方米面積尚未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中文字幕婷婷久久 | 在线观看AV的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