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目的地介紹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位于北京市復興路9號,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由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和兵器館組成。藏有6000余件珍貴的文獻、實物、照片、圖表和模型。這里展示從古代戰爭經近代戰爭到現代戰爭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特點,是兵器縱覽和兵器知識的總匯,從刀-劍戟到現代各種精良的-械,從木牛流馬到各種坦克戰車,從木船到各式艦艇,從飛鴿傳信到火箭上天和衛星轉播,從鞭炮--到戰略-。還展示幾千年來炎黃子孫-侵略和壓迫,為爭取生存權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獨立而進行的英勇斗爭的歷史,謳歌中國歷代的戰斗英雄和杰出的軍事家,展示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詳細]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涌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筑,主要承載展覽、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動等功能,北岸為文物修復、粵劇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等配套區域。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7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17萬平方米。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粵劇藝術博物館位于廣州市荔灣區,原為恩寧路舊城改造地塊,毗鄰荔枝灣工程三期南側。粵劇藝術博物館分南、北兩個地塊。南岸地塊為博物館主場館所在,布局為傳統嶺南園林建筑,主館地下兩層,地上三層,主要用作博物館庫房、展廳及劇院,周邊布置亭臺樓閣等建筑及約1500平方米的湖面;北岸占地約4600…[詳細]
軍墾博物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前身是1988籌建的石河子軍墾博物館,1995年開館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150萬人次以上,年均接待量達25萬人次,是全國第一家反映軍墾歷史的博物館。1995年9月至2004年10月,館址設在原二十二兵團領導創業舊址內,陳展面積僅168平方米。2004年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的基礎上,將石河子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軍墾第一樓”改擴建成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于2004年10月1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開館并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現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于2009年12月31日正式閉館,進行第二次改擴建工程,擬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開館。第二次改擴建的新疆兵團軍…[詳細]
羅榮桓紀念館
  羅榮桓元帥故居紀念館位于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風景區。由羅帥故居、羅帥銅像廣場、羅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和羅帥辦公室、臥室復原陳列室等景點組成。羅帥故居建于1914年,建筑面積540平方米;羅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建于2002年,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陳列面積6100平方米,共分為五大部分展出羅帥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和歷史文獻資料。羅榮桓元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建于2002年。羅榮桓元帥生平業績陳列館,為庭院式建筑風格,設有序廳、尾廳、四間展室和羅帥辦公室、臥室復原陳列室,用大量珍貴照片和歷史文獻、實物展出羅帥光輝的一生。羅榮桓元帥銅像廣場…[詳細]
蔚盛長票號(蔚盛長珍藏博物館 )
  進入博物館之前,我先給各位概括介紹一下蔚盛長的二大特色:一、該館是中國第二大票號“蔚”字五聯號蔚盛長票號的舊址,它在中國票號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是該館珍藏了近千件珍貴文物,百葫蘆寶榻、明清瓷器,古玩字畫、票據、帳本、信件、紅木家俱等。蔚盛長票號開辦于1826年(道光六年)是執中國金融之牛耳的中國第二家“蔚”字五聯號舊址,到1916年歇業歷時90年,長達一個世紀的老字號,從康熙時創票號前為綢緞莊,蔚盛長字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比日升昌字號還要早90年。票號首任掌柜是中國十大名掌之——毛鴻歲羽,票號東家則是介休人稱“候百萬的中國十大財東之一的候蔭昌。他們之所以經商近一個世紀,成功之道最…[詳細]
金華市博物館
  金華,古稱婺州,歷史建制久遠,文化興盛,名人輩出,素有“小鄒魯”之稱。金華市博物館位于金華古子城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地塊,歷史文化氛圍濃郁。我館現藏有文物與古籍共37000余件(套)。全館建筑面積13600㎡,陳列面積4700㎡。展陳以艾青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為主線,依托本地文物資源和區域歷史文化特點,在浙江省文物局、金華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與領導下,由著名策展人浙江大學嚴建強教授領銜的團隊負責陳列展覽策劃與形式設計,多學科多視角地解讀這片土地,包括以歷史學視角解讀金華大地的“八婺古韻”展廳,以地質學視角解讀金華地貌、古生物資源的“神奇大地”展廳,以社會學與文化遺…[詳細]
湘潭市博物館
  湘潭市博物館1979年8月成立湘潭地區文物工作隊,1983年1月成立湘潭市文物管理所。同年地市合并,1984年7月在上述兩單位的基礎上成立湘潭市博物館和湘潭市文物工作隊,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原館址設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圣殿內,現館址為湘潭市岳塘區湖湘東路7號,2015年12月25日新館開館,現隸屬湘潭市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領導,是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后殿展室為各種臨時性陳列和專題展覽。建館以來曾舉辦《馬王堆出土文物》、《秦兵馬俑》、《恐龍》、《中國近百年歷史回顧》、《湘籍英烈》、《齊白石書畫》、《湘潭歷代書畫》、《歷代錢幣》、《雨花石》等多種臨時陳列,收到了良好的社會…[詳細]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學院民族文物陳列館,文革期間,中南民族學院被撤銷,陳列館藏品也被轉移至中央民族學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學者吳澤霖先生的倡議、主持下,博物館得以復建,并正式命名為“民族學博物館”,國家副主席-同志親筆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她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學博物館”命名的專業性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武昌南湖之濱,展館面積2600多平方米,館舍建筑依山就勢,隨自然地貌高低分布。在空間處理上,以3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高低錯落的內院為中心,利用不同尺度和長寬比及閉合、開敞等富有變化的組合方式精心構筑,將庭院、走廊、大廳、…[詳細]
馮玉祥西北軍糧倉博物館
  說起馮玉祥糧倉的建立,還有一段故事。1926年春,馮玉祥西北軍組成的國民革命軍在北平南口被直系(張作霖)和奉系(吳佩孚)軍閥擊潰,在中共黨員李大釗的影響下,馮玉祥去蘇聯游歷,同年9月回國,當時,他接受了李大釗的建議,果斷決定“固甘援陜,聯晉圖豫”的戰略方針,在五原召集舊部,收攏整編部隊,編為13個師,駐扎在河套地區,重新打起國民革命軍旗號,舉行了中外聞名的五原誓師大會,決心投入北伐,以求中華民族之解放。馮玉祥將軍率40萬大軍西進援甘平陜時,源于左宗堂設置糧臺的淵源,又在此設糧站,建糧倉,給大部隊運糧。當時三盛公是磴口縣最富裕的地方,有各種買賣字號、作坊,天主教堂又是河套地區的大教堂,所以磴口縣…[詳細]
北京圖書館
  目的地介紹  北京圖書館是中國的國家圖書館,是世界五大藏書過千萬冊的圖書館之一。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興學校,廢科舉,湖南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圖書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張之洞調任軍機大臣,以體仁閣大學士兼掌學部,次年為籌建京師圖書館購湖州姚覲元“咫進齋”和揚州徐乃昌“積學齋”私人藏書入京,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雇人把若干種書抄成副本,原本供于京師。宣統元年(1909年),學部上《籌建京師圖書館折》,9月9日被奏準興建京師圖書館,任命繆荃孫為監督,徐坊為副監督,楊熊祥為提調,設館于什剎海廣化寺,次年京師圖書館成立,是為北京圖書館之前身。   京師圖書館初建時,所藏圖書取自國子…[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亚洲三级视频专区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伊人久久综合色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影院在线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