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

中國職業裝博覽館
  中國職業裝博覽館地處鎮江揚中市區,景區內主題展館面積近萬平方米,以中國職業裝發展演變歷史為主線,設置“古代館”、“現代館”和“未來館”3個主題展館,通過職業裝研發、生產、展示等獨特的視角,更好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示當代中國旅游產業的絢麗多姿,將高科技、新材料應用于服裝研發,成為中國旅游服飾服裝產業領域的一支急先鋒。自2009年展館開館以來,受到包括多國駐華使節在內的海內外游客的廣泛關注和青睞,被贊譽為“中國職業裝第一品牌”、中國首家職業裝博覽館。中國職業裝博覽館分為古代館、當代館、科技館三大分館,分別從中國職業裝的發展演變歷史、當代世界職業裝的繁榮現狀以及科技給予職業裝的人文關懷等三…[詳細]
單縣科技館
  單縣科技館,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總建筑面積24000多平方米,主要包括1個常設展廳、3個科普影院、8個科普實驗室。常設展廳分為11個展區,30個主題,共有323件展品展項。展廳緊扣“科技引領未來”這一主題,分為科技之魂、科技之美、科技之夢三大部分。以科學心路開篇,以科學天路收官,揭示科技之魂,展示科技之美,述說科技之夢,通篇渾然一體。科普影院包括4D影院、VR影院和球幕影院,其中,VR影院是全國科技館行業第一家。科普實驗室包括數字科技世界、VR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創客空間、手工教室等。其中,數字科技世界被稱為數字化科普知識百科全書,VR實驗室從虛擬的角度,帶領青少年進入一個全新的豐富多彩的…[詳細]
盛樂博物館
  我國首座鮮卑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盛樂博物館,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58平方米。博物館分為盛樂古城春秋史、鮮卑民族歷史與文化、小板申東漢壁畫墓復原陳列展等3個展廳,向人們集中展現了鮮卑這個北方游牧民族歷經14帝140年的輝煌歷史。公元260年前后,鮮卑族拓跋部落遷居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公元386年,拓跋氏正式建都盛樂,史稱北魏,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經歷南征北戰,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詳細]
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
  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民間紅木藝術博物館,占地25畝、館藏面積達1.2萬余平方米。中國神牛紅木藝術博物館收藏和集中展出的紅木珍品共有十大類近4000件,其中由江蘇神牛(集團)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瑞勝親自設計的“華夏第一床”制作巧奪天工、價值不菲,僅耗材就近50噸,占地面積60.4平方米,床正面雕刻了代表中國56個民族的圖騰、圖案及有關文字和文化的解釋,由(木、雕、漆)11名紅木大師用時3年多制作而成,目前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華夏第一床”證書。館內陳列的根據南京明代報恩寺內報恩塔外形創作的“紫檀木報恩塔”由四位木工大師耗時近3年時間制作完成,高3.2米、直徑0.68米…[詳細]
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
  雄奇瑰麗、畫棟雕梁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座落于四川省自貢市中區龍鳳山下、釜溪河畔,館址為清代建筑西秦會館,1959年在鄧小平同志倡議下創辦,是我國建立最早的收藏、研究和陳列中國鹽業歷史文物的專業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自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現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吉成井鹽作坊遺址及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館藏文物18214件,其中珍貴文物595件(套)。館刊《鹽業史研究》創刊于1976年,系歷史學類核心期刊。這這座飽經風雨,歷盡滄桑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中國鹽業發展歷史…[詳細]
上海南社紀念館
  南社紀念館位于上海金山區張堰鎮新華路139號姚光故居內,2004年5月建立,是國內首個全面陳列南社歷史人物事跡的紀念館,綜合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參與社會革命及各種文化活動的史實。紀念館2009年1月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2010年4月,上海南社紀念館創建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紀念館陳列內容分“青史垂功、烈士流芳、輿論開先、教育興邦、績學揚輝、翰墨凝馨、格致求精、家學承宗、巾幗爭光、海外蜚聲”十大部分,綜合反映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參與社會革命及各種社會文化活動的歷史。這里也是姚光故居,因為姚光是南社領導人之一,曾任南社主任。南社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進步文化團體,還是…[詳細]
護國運動文化園區
  護國運動文化園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包括護國戰爭紀念館、百年戰壕遺址、護國巖題刻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護國公園等眾多景點。護國戰爭紀念館所在地陶家大院,始建于1852年,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唯一的護國戰爭紀念館。紀念館布置了整個護國戰爭和棉花坡戰役時的作戰沙盤,蔡鍔、朱德生平資料,戰時所用槍、水壺、衣服、草鞋等物品,以及納溪人民支援護國戰爭的影像資料。百年戰壕遺址位于瀘州市納溪區棉花坡鎮境內,占地100畝,主要分布在朱坪山、五頂山及周邊險要高地。朱坪山主要戰壕保存最為完整,上寬1.0—1.2米,下寬0.6—0.8米,高0.8—1.0米,呈梯形,總長2600多米,共有3個機槍火力點和…[詳細]
自貢彩燈博物館
  中國彩燈博物館位于自貢市老城區中心的自貢彩燈公園內,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唯一一座關于彩燈文化的專業、國有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隸屬于自貢文廣旅局。199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建立,1994年對外開放,由原中宣部副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書法家柳倩題寫建館碑記。館體建筑面積6375平方米,附屬公園占地10.3公頃,是彩燈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及展示”的專門機構,也是一個集園林、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中國彩燈博物館目前以序廳、中國彩燈歷史、中國彩燈風情、自貢燈會四大部分為基本陳列。藏品以中國歷史文物燈具、中國彩燈風情燈具及現代特殊材料燈組為主。基本陳列“自貢燈會發展史”融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詳細]
中國巖鹽博物館
  中國巖鹽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中國巖鹽之都”,總投資2000余萬元,占地面積26畝,2016年8月正式破土動工,2017年12月11日建成并對外開放。該館展覽主題“文明結晶”,由《巖鹽之都》、《鹽的生產》、《鹽與社會》、《生命之源》四部分組成。館內陳列以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歷史照片為基礎,采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輔助以噴繪、燈箱、圖片、蠟像、雕塑、場景、沙盤模型等演示手法,突出展現了中國鹽業的輝煌成就和葉縣巖鹽的開發進程。河南在歷史上不產鹽,屬于純銷區,長期依賴外省供給,直到改革開放后,國家為了全面推進基礎工業建設,在葉縣勘探石油時,偶然發現在葉縣境內約1100米的地下,蘊藏著一個特大…[詳細]
向警予同志紀念館
  向警予同志紀念館,位于湘西源水中游的溆浦縣城,共占地面積8800平方米。紀念館距溆浦火車站八百米,距溆浦汽車站1500米。向警予同志紀念館(ComradeXiangJingyuMemorial),是為紀念中國共產主義女戰士、婦女運動的先驅向警予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于湖南省溆浦縣城。前身是向警予故居管理所。1981年7月1日開放。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紀念館。紀念館由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跡陳列室、紀念碑廣場三部分組成。向警予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棟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筑占地1200多平方米。故居院內有“故居復原陳列”和“向警予同志手跡展覽”,展出實物40多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与邻居少妇性刺激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