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

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
  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管理單位是文昌市宋慶齡基金會。宋氏祖居為傳統的海南民宅建筑,磚瓦土木結構,正屋凹廊布局,設有正屋兩間,廚房一間,橫屋三間,圍墻門兩個,建筑面積660平方米,圍墻正門橫楣上方掛鄧小平題寫“宋氏祖居”四個金色大字。宋慶齡陳列館建于1985年,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側,祖居和陳列館相距85米,兩者是一個整體,占地面積共93.6畝。陳列館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頂飾有金黃色琉璃,建筑面積420平方米,館前有面積達720平方米的兩級平面的前庭,門口前庭正中豎立宋慶齡半身漢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寬1.5米,陳列館院…[詳細]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坐落在唐縣城北2公里處的鐘鳴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積4595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主體建筑分為“白求恩紀念館”、“柯棣華紀念館”和“紀念堂”。整個建筑氣勢宏偉,造型精美,為中國傳統民族風格。兩館共展出珍貴歷史圖片300余幅,實物200多件。詳細介紹了白求恩、柯棣華大夫光輝的一生,反映了兩位國際主義戰士的高尚情操、精湛醫術、高度的責任心、滿腔的工作熱忱和無私奉獻精神。建館以來,來訪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王鶴壽、劉瀾濤、楊成武、呂正操、-等;有來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蘭等十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1997年紀念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6月…[詳細]
宜城市博物館
  宜城博物館成立于1982年2月,內設考古部、保管部、陳列部、內保股、辦公室、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六個部門。屬財政全額撥款的文化事業單位,隸屬于宜城市文化旅游和新聞出版局。隨著宜城經濟和文博事業的發展,宜城市博物館從成立之初的一無所有,發展到目前擁有一座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集教育、觀賞、游樂于一體的博物館。宜城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0100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文物60件(套),三級文物265件(套)。宜城博物館是集文物征集,勘探、發掘、保管、陳列和科學研究于一體的地方性歷史博物館。宗旨是利用館藏文物進行陳列和科學研究,展示研究成果,宣傳文物法…[詳細]
寶豐縣科技館
  寶豐科技館是平頂山市首家科技館,位于縣城科技路與山河路交叉口,毗鄰龍興湖園,總占地面積6111㎡,室內布展面積3600㎡,室外布展面積1200㎡。展館共有四層,以體驗科學、寶豐特色、感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是一所融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和藝術為一體有深度、有特色的新型科技館。同時它也是城市科技休閑旅游中心、科技信息交流中心、校外第二課堂培訓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體驗基地。二層為主展廳以“科學與探索”為主題,分為序廳、力學奇觀、數理奧秘、聲光電磁等九個展區;一層主要展示“生命的奧秘”方面內容,分為認識自己、健康生活、美好家園和航天航空四個模塊;負一層展示的是儀狄造酒、寶豐酒等古法技藝和超純新材料…[詳細]
乘馬會館
  乘馬會館位于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崗村,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之一,中共乘馬第一個黨支部于1926年9月9日在這里成立,乘馬區農民協會及農民自衛軍長期在此開展工作。在乘馬崗鎮還留存有當年紅軍與敵人激戰過的楊四寨、得勝寨等遺址。乘馬會館位于乘馬崗鎮乘馬崗村。距麻城市區32公里。乘馬會館原為佛教廟宇“華祖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913年改建為學堂。1930年秋,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區進行第一次“圍剿”時將其燒毀。1931年由當地鄉紳改建為學堂,后因戰火的破壞,再改建為商會會館。該建筑座西向東,為三開間四柱梁橫山結構,一進兩重南北廂房式布局,東西長21米,南北寬30米,面積756平方米。1926年秋,…[詳細]
東公館
  東公館是臨夏聞名遐邇的古建筑,就河州磚雕、木刻、彩繪的集大成者。它是解放前“西北三馬”之一的馬步青為其修建的公館別墅,因位居市區東面而稱為東公館。馬步青,字子云,祖籍今臨夏縣漠泥溝,解放前曾先后任-第八戰區第四十集團軍副司令、騎五軍軍長、甘新公路督辦、柴達木屯墾督辦、蒙藏委員會委員等職,人稱“馬督辦”。其統治勢力曾達到青海及甘肅武威、臨夏等地,財大勢重,是甘肅馬家集團中的中堅人物。1938年,日寇轟炸大后方,當時駐防武威的馬步青為安全起見,將家眷送回原籍臨夏,并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別墅。1938年動工,于1945年建成,歷時8年,修建東公館共用去各類磚60多萬塊,瓦100多萬頁,顏料千余斤,裝飾…[詳細]
中國枸杞館
  中國枸杞館位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銀川市德勝工業園區,由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籌劃,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歷時三年之久,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2011年獲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2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自治區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枸杞館以中華母親河——黃河文化為源頭,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枸杞養生文化為底蘊,潛心挖掘四千年中華枸杞的歷史瑰寶,館內分為杞褔館、文化館、養生館和尚善茶館四大部分。采用大量歷史文獻、文物、圖片、雕塑,以及現代高科技聲、光、電等表現手法,全面展示寧夏和中國枸杞的歷史文化、產業現狀、科研成果等,旨在傳承中華枸杞四千年歷史,弘揚…[詳細]
遼上京博物館
  遼上京博物館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館,位于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部,占地面積達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是自治區一流的遼代皇都博物館。博物館外形設計由赤峰市原市長高延青繪制草圖并親筆題寫館名、赤峰市建筑設計院設計。博物館的外形是以遼祖州石房子為原型,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正廳8根漢白玉柱子代表契丹八部;橫梁漢白玉浮雕是遼代佛教的一種妙鳥;直徑2米的館徽是鎮館之寶契丹銀幣的造型,銀幣上面刻著“天朝萬歲”四個契丹大字。館內結構由展廳、文物庫房、標本室、辦公室、資料室、圖書館六部分組成。該館收藏著全旗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富河文化”遺存和遼代歷史文物15000件、標本近10000件,有珍…[詳細]
岷州會議三十里鋪紀念館
  岷州會議紀念館建于1997年,位于岷縣城西十五公里處的十里鎮三十里鋪村,為正處級事業單位。該紀念館分為三個部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舊址、甘肅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陳展中心,占地面積6070平方米,建筑面積1698.8平方米。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36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走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從川北來到了甘肅省岷縣,0中央西北局在-、任弼時、-、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執行了《岷縣洮西戰役》,在城南二郎山上,與守敵軍閥魯大昌血戰五天五夜…[詳細]
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大慶石油博物館大慶石油博物館在當地被稱為“地宮”,它位于讓胡路區中央大街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如果你來到大慶,打聽地宮在什么地方,當地人恐怕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它于1995年9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經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將博物館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每年接待觀眾達四五萬人,建館以來,已累積接待參觀者上百萬人,F在的博物館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層樓的漂亮建筑物,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1995年9月博物館又重新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化工展廳和恐龍化石等內容。館內充分顯示了大慶油田油氣勘探、油田開發現狀和石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片高清 |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精品视在线看1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