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旅游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

703戰備工程舊址
  703戰備工程舊址位于清河門區河西鎮邢家屯村,依托邢家屯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山勢而建,始建于1968年,竣工于1970年3月,包括三個防空山洞及部分附屬設施:分別為戰備火車頭隱匿隧道,戰備防空指揮所和戰備防空U型洞。戰備防空指揮所,洞高約3米,寬約4~5米,長230余米,內設防空走廊及辦公室、宿舍、食堂、水房、衛生間、電訊室等27間,每個房間約有20平方米;南側洞口外有平房建筑,北側洞口外有兩層樓房建筑;樓房西側約150米,另有戶外指揮部平房10間。另外在東南山坳里設有攔水壩及軍需塑料廠車間和飲料廠。2015年10月,被命名為阜新市國防教育基地,2017年5月,被命名為清河門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東明縣烈士陵園
  東明縣烈士陵園位于東蘭公路東側國營東明林場境內,是一座集教育、瞻仰、參觀為一體的紅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積70余畝,建筑面積710㎡,于2013年5月動工,2014年9月竣工,園內集中管理有名烈士墓226座、無名烈士460人。建有紀念塔、紀念館、英烈墻、烈士墓及配套基礎設施。革命烈士紀念塔高21米,英烈墻鑲嵌1009位烈士英名錄。東明縣是革命老區,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的前沿陣地,涌現出了如張岸、孫自端、張恩桐、汪濤等數百名著名烈士。始建于2014年6月的烈士紀念館,主要展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犧牲的烈士事跡及生前日記、書信、照片、遺物(紀念證、章)等遺物品62件。…[詳細]
赤石暴動烈士陵園
  赤石暴-動烈士陵園位于武夷山市區崇陽溪畔。1942年6月7日,被國民黨關押在江西上饒集中營的新四軍第6支隊80多名官兵,在秘密黨組織的領導下,在武夷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赤石暴-動。為紀念在赤石暴-動中犧牲的73名烈士,陵園于1950年始建,占地面積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40平方米,建有紀念館、紀念長廊、悼念廣場、烈士合葬墓、烈士英名墻、牌坊、紀念亭、古渡碼頭等。陵園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理位置:武夷山市赤石村渡口交通方式:的士…[詳細]
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
  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武都區長江大道以北,武都深圳中學西面的鐘樓公園內,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占地面積32畝,主體建筑結構2層,館舍面積1560平方米,總投資約2300萬元,于2015年元月落成免費開放。展館建筑以秦-格為特色,與鐘樓公園渾然一體。紀念館展覽以革命歷史事件為序,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區(縣)領導人名錄四個板塊。展出內容以圖片、圖表、油畫、沙盤、革命文物、微縮場景為主體,以展板、燈光、投影、觸摸屏等多媒體為手段客觀、真實再現了武都革命各個歷史時期的形態。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現已為武都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都區國防教育基地。…[詳細]
許昌烈士陵園
  許昌烈士陵園位于許昌市長春街。1922年許昌成立黨組織并領導了震驚中原的司堂農民武裝暴-動,1933年在許昌建立了中共河南省工委,1944年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和水西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等在許昌組織指揮了豫東戰役、皖東戰役、解放鄭州、解放開封等重要戰役。為紀念犧牲烈士,陵園于1951年始建,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分為烈士瞻仰教育區、烈士墓區、碑林區、青少年活動區、游憩區等五個功能區,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廣場、革命烈士紀念館、碑林、義齋紀念亭等,安葬烈士471名。陵園是河南省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詳細]
丹江口市烈士陵園
  丹江口市烈士陵園始建于1957年,因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1961年由均縣城靜樂宮遷移到現址。多年來,丹江口市始終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陵園功能發揮的主旋律,特別是近年來不斷加大紀念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改善陵園環境,積極充實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活動,強化社會服務,在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人們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是我市開展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1989年列為市級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2010年確定為丹江口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確定為十堰市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石牌抗戰紀念館
  石牌抗戰紀念館抗戰第一館——石牌抗戰紀念館公元1943年5月,為保衛陪都重慶,15萬中-隊圍繞石牌與10萬日寇展開了殊死拼殺,取得了被譽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輝煌勝利,粉碎了日寇覬覦重慶的美夢,成功地阻截了日寇進犯大西南的鐵蹄。此戰是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場以弱勝強的一次著名戰役。石牌抗戰紀念館是三峽地區第一個綜合性抗戰紀念館,修建在當年抗戰的軍事遺址之上,館舍面積440平方米,由憑吊緬懷大廳、多媒體展覽廳、圖文展覽廳、實物展覽廳四部分組成,收藏珍貴實物200余件,珍貴圖片近100幅。公元2003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將石牌抗戰紀念館命名為首批國防教育基地。…[詳細]
山城堡戰役遺址
  山城堡戰役遺址位于環縣山城鄉馬掌子山、斷馬崾峴、哨馬營一帶,距縣城45公里。現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山城堡戰役是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于11月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親自部署,彭德懷前線指揮,一、二、四三個方面軍聯合作戰,建國后授予元帥、大將、上將軍銜的40多位紅軍將領共同參與,在寧夏海原、預旺和環縣山城堡一帶與國民黨軍蔣介石嫡系胡宗南部決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僅11月21日至22日在山城堡一帶就殲滅胡宗南部主力一個師。山城堡戰役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是關系中國命運的大決戰,是長…[詳細]
上田戰斗紀念館
  上田戰斗紀念館位于龍泉市城北鄉上田村。1935年,國民黨調集重兵圍剿浙西南根據地。9月上旬,紅軍挺進師在上田村附近的倉砣社殿內召開了浙西南根據地黨政軍最高領導機關會議,劉英、粟裕主持會議,部署了反圍剿工作,并發動了著名的上田戰斗,擊敵軍一個營,打死打傷百余人,俘虜敵連長等官兵42人,繳獲長短槍百余支,其余白軍敗逃。為紀念這次戰斗,上田村建有全省第一個村級革命紀念館——“上田戰斗”紀念館,被浙江省列為國防教育基地。至今政委會遺址保存完好,墻壁上紅軍留下的革命標語依舊可辨,是浙西南地區難得一見的革命勝跡。同時上田村是千年古村,明清古民居比比皆是。…[詳細]
王杰烈士紀念館
  王杰紀念館主要是為了紀念毛主席的好戰士王杰同志建設。王杰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四日,我們時代的又一個董存瑞、黃繼光式的英雄,雷鋒式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王杰同志,在組織民兵實爆訓練時,因0包發生意外0,為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干部毅然撲向炸點后英雄犧牲,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壯歌。2009年,王杰先后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00位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山東省100位位新中國誠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一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