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閣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閣篇

輝縣奎星閣
  奎星閣位于輝縣市南村鎮南村華石嶺山頂。又名魁星閣、魁星塔、奎文閣,是輝縣北部山區侯兆川人修建的一座象征文運昌盛的標志性建筑。創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奎星閣為寶篋印經塔,青石結構。五層六角,通高12米。上部六角之上均有一個馬耳形邊飾。東西向辟門道貫通,兩門之上與北面塔壁上各有一個十字形石雕窗。西面塔壁上嵌有一塊碑刻,長0.64米,高0.40米,橫排鐫刻“奎星閣”三字,左右兩側分別有“侯兆川仝建”、“大清光緒拾年四月”等落款。第五層高2米,為饅頭形塔剎和葫蘆形寶頂。塔北側辟有踏步直通頂部。旁邊放置清光緒拾年桂月“創修奎文閣序碑”一塊。2005年新鄉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蜜月閣
  •登0飽覽歷代文人詩詞,聽悠悠鐘聲,感受當下寧靜。景點介紹蜜月閣是東澳島的一座0,位于沙灘西北部的山峰斧頭擔上。蜜月閣需要經歷1008級臺階可至,墻壁上刻滿了歷代文人的詩詞。斧頭擔主景“蜜月閣”,閣高四層,內有洪鐘,頂有龍鳳寶塔,棟宇巍峨,軒昂英麗,并刻有“蜜月閣”碑記一座,又造三小亭曰“觀日”、“觀月”、“觀海”。蜜月閣頂層的中心懸掛著一口巨大的“一見鐘情”鐘,揮石擊之,鐘聲悠悠,回蕩在藍天碧海之中。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東澳島上類型:現代建筑游玩時間: 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天守閣
  介紹  大阪城內有座天守閣(Osaka Castle),這是由豐臣秀吉營建的天下名城,是大阪的象征。園內四季花開,年中常綠,設有本丸、二之丸、山里丸等,幽深的雙重護城河和高大的石墻保留至今,有大手門、多門櫓等數棟重要的建筑物。經過1997年3月的大改修后,綠色屋頂上的黃金裝與白墻互輝映,其華美的姿態得以重現。天守閣收藏約有八千件文物和資料,寺內收藏的法華經扇面,為日本的國寶。交通  JR大阪城公園站、JR森之宮站、地鐵谷町四丁目站、地鐵大阪商務公園站、京阪天滿橋站走路15-25分。  地址:位于城中心偏東,地鐵谷町四丁目站。日本大阪…[詳細]
龍聚閣農家院
  龍聚閣農家院位與延慶縣石京龍滑雪場景區。龍聚閣農家院集餐飲、住宿、溫泉洗浴、卡拉OK為一體。無論您是小憩或是下榻,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是您旅游,休假的首選之地。龍聚閣的建筑群以中國北方傳統大四合院風格布局。背山面南,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龍聚閣的含蓄,幽曲和對稱,方正之美,不是桃源。勝似桃源。讓您逃離城市喧囂,回歸自然懷抱!龍聚閣的名廚為您精心制作的火盆鍋,豆腐宴,農家飯及山野風味的地方特色菜,完善周到的服務,讓您吃的放心,住的開心。龍聚閣的溫泉洗浴,所用的熱水均取自地下2000米的溫泉水。喜歡唱歌的朋友還可以到歌舞廳過把癮。這里真是您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詳細]
探花閣傳統建筑技藝館
  原版復刻的應縣木塔、五重塔、佛光寺,精美的雕梁畫棟、飛檐斗拱、檐頭瓦當……在棗強縣探花閣傳統建筑技藝館里,精美的展品呈現出中國傳統建筑獨特的審美、巧妙的裝飾手法和典雅壯觀的氣勢或肅穆、或精巧、或大氣、或雍容、或華貴,總能讓你眼前一亮。該館主要以圖文和實物的方式介紹最原始的木材砍伐裂解工具和中國傳統建筑所使用的工具發展歷程,中國傳統工匠制作的榫卯連接方式,反映中國傳統建筑的斗拱方式和傳統建筑的梁架、檐下、門窗等木雕裝飾,按比例縮小后外觀和結構與實物相同的“北京先農壇主殿太歲殿”半完工狀態模型。同時展館內設有木工教室,并且還有中國傳統建筑資料查閱室和學術交流廳。…[詳細]
開魯魁星閣
  在古榆園的西北角,有一座古典式建筑“魁星閣”。“魁星閣”整個院落占地625平萬米,王建筑兩座370平方米,回廊80延長來,為文化長廊。刻有中國散文詩學會主席柯藍老人的散文詩。院中心兩個金魚池以玉欄橋連接。院內兩塊分別是刻有寓意深刻昀藝術字碑,一塊為獨占鰲頭,一塊碑刻有連體字,“和、善,唯,呈”。大廳正中孔子塑像,為“至圣先師”、儒家鼻祖。大廳兩側“翰墨軒”,“異寶軒”分別為書畫展及部分歷史文物展。中間大廳是中堂,是接待名人,雅士的地方。整個書院充滿了文化氣息,也是文人墨客書畫、創作、養心,修身、居隱的理想所在。…[詳細]
宜興文昌閣
  宜興文昌閣原位于江蘇省無錫宜興市宜城街道通貞觀東路今文化廣場處,始建于明初,原為道觀通貞觀的一部分,同時用于科舉考試試場和文人雅集之地,萬歷十二年(1584)重建,清順治時重修。原建筑由大殿、東西廊廡、硯池和花園等組成,東院大殿面闊三間,兩側耳房各一間,進深十三檁,硬山頂,殿前有青石壘砌的月臺,院內有上置單孔小石拱橋的長方形硯池及桂柏數株,東西廊廡原各九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被改建,西院花園內有人工堆筑的土山與小亭。1998年因舊城改造而移建大殿至城西氿濱公園內,并重建大門一間與東西廂房各三間,現閣內陳列有“荊邑千秋、人杰文昌——科舉和宜興狀元宰相史料展”1。…[詳細]
蒙自玉皇閣
  蒙自玉皇閣又名通明閣。始建于明萬歷六年(1578年)。由玉皇閣及東西兩閣組成,中間的玉皇閣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曾重建,東西兩閣位于玉皇閣兩側,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玉皇閣及東西兩閣組合在一起呈“三閣鼎立”之勢,為蒙自縣城時代最早的一組建筑,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位于蒙自縣城的最高位上,是古時陰陽家所稱的蒙壩龍頭,建閣者的愿望是把閣建在這里,以鎮住蒙自龍氣地脈,使蒙自能消災平安。今天的玉皇閣也的確是蒙自人民寄托自己保安和幸福愿望的地方,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很盛。平時還有一些民間藝術在這里彈洞經,更為玉皇閣增添了一些莊嚴肅穆的氣氛。洞經音樂本是道家誦經的樂章,入清以來,儒、釋、道…[詳細]
建水玉皇閣及崇文塔
  玉皇閣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永歷丁亥年(公元1647年)因張獻忠起義軍屬部攻破建水城池而被焚毀。永歷甲午年(公元1654年)重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修正殿。現存建筑為三進院建筑。崇文塔,始建于元,明代重修。清嘉靖四年(公元1799年)因暴雨傾圮被毀,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重修,也稱“白馬寺”塔。玉皇閣及崇文塔是記錄和反映建水宗教歷史發展進程中佛、道兩教相互融合,塔院相處的重要史證,是建水眾多以“文”貫之命名的歷史悠久的重要建筑之一。2019年10月7日,建水玉皇閣及崇文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文津閣
  導游  閣的東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閣碑記》一通。閣為外觀2層內為3層的磚木結構,上懸乾隆帝御書“文津閣”匾額。閣前池水清澈,假山、閣影倒映池中;假山上東建月臺,西建趣亭,布局嚴謹,環境清幽。此閣與北京故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沈陽故宮文溯閣合稱北四閣,為皇家藏書樓。閣內原存《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各一部。辛亥革命后,《四庫全書》運往北京圖書館,《古今圖書集成》早年已被軍閥盜賣凈盡。 介紹  文津閣在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形式修建。河北承德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