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甘肅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陽面嶺遺址
  陽面嶺遺址位于靈臺縣梁塬鄉杜家溝村東1公里。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窯址。采集有夾砂紅、灰陶片及泥質紅陶片,飾繩紋、籃紋,器形有罐、盆、鬲;另有石斧和石鑿。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西堡子山遺址
  西堡子山遺址位于靈臺縣梁塬鄉橫渠村北1公里。是一處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與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6米,暴露有墓葬、居址和灰坑。采集有細泥、夾砂紅陶片和殘石斧、骨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陶片主要飾細繩紋,器形有尖底瓶、缽等;齊家文化陶片主要飾繩紋、籃紋,器形有罐、鬲。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廟底溝類型與齊家文化的關系及隴東古文化有重要價值。…[詳細]
草脈殿遺址
  草脈殿遺址位于靈臺縣什字鎮丁家溝村西南800米。是一處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3.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2.5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長方形窖穴,窖穴內藏谷粒。采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劃紋,器形有罐、缽、盆。另外還采集有石斧。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齊家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雙堡子溝遺址
  雙堡子溝遺址 位于莊浪縣南湖鎮雙堡子溝。包括兩個地點:Ⅰ號地點和Ⅱ號地點。Ⅰ號地點位于南湖鎮南約5KM的雙堡子溝公路橋旁,秦(安)。ǖ拢┕97KM處華溝塬下;Ⅱ號地點位于雙堡子溝公路橋0.5KM處的搭連崖,Ⅰ號地點西北約0.5km處。兩個地點均發現于20世紀80年代,時代均為舊石器時代晚期。 該遺址共發現石制材料25件,剔除殘片和斷塊各2片,計石制品21件,分為石器、石核和石片三類。其中,石器13件,以刮削器居多,還有凹缺器、尖狀器和雕刻器各1件。石核和石片共8片,均由錘擊法產生。從雙堡子溝含石制品的同層,搜集到哺乳動物化石共20余件,分屬最后斑鬣狗、蒙古野驢、普氏野馬、鹿、羚羊和原…[詳細]
安口楊家溝瓷窯址
  安口楊家溝瓷窯址 位于華亭縣安口鎮楊家溝村西側。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長150、寬70米。未發掘窯爐形制不詳。采集有圓錐形七孔匣缽、墊片。另有明清時大量施弦紋、劃紋的斂口缽、碗、碟等。瓷質較粗,胎呈青黃,釉多黑、黃、綠等色。窯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瓷器燒制技術和隴東手工業發展狀況及社會經濟情況有重要價值![詳細]
銅場溝銅礦址
  銅場溝銅礦址位于華亭縣麻庵鄉三角城村銅場溝內。是一處開采銅礦石的礦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礦址和料場兩部分,原有露天礦坑20口,礦井1口。井呈方形,邊長1、深2米。附近有3處礦石、煉渣堆積場,溝內有冶煉殘渣。采集有石臼和青花、黑釉瓷碗、碟殘片。據《宋史》記載:“慶歷年間,陜西都轉運使張奎,採儀州竹尖嶺之銅鑄錢”系指該礦。礦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宋代隴東的經濟發展和手工業狀況有重要價值。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100米![詳細]
山城臺遺址
  山城臺遺址位于蘭州市紅古區紅古鄉鏇子村北約400米。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遺存。面積約2.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1.1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質和夾砂紅、褐陶片,夾砂陶飾繩紋、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寬帶紋、垂帳紋、葉紋、變體蛙紋等,器形有壺、折腹盆、罐、雙耳罐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內涵及蘭州古文化有重要價值![詳細]
三家山遺址
  三家山遺址位于蘭州市西固區西固鄉三家山村東南500米。是一處馬家窯文化半山型與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2米。采集有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灰陶片及彩陶片,彩陶紋樣有網格紋、鋸齒紋,器形有罐、缽、盆、甕、雙耳罐等;屬齊家文化的夾砂陶飾籃紋、附加堆紋,器形有罐、盤。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蘭州市古文化有重要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