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2日,甘肅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16處,已經甘肅省政府同意,予發公布。
二道梁遺址
  二道梁遺址位于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牛頭灣村東北13.7千米處。遺址分布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四周被新月形沙丘環繞,北部有灌叢沙丘。地表散見有大量夾砂紅陶片及少量紅衣黑紋彩陶片,刮削器、礦石、黑釉渣等物。遺址中心臺地上有一南北寬約2米,東西長約4米的冶銅址,冶銅址東南10米處有一灰堆,呈圓形,直徑3米,其東南20米處另有一處灰堆,呈圓形,直徑10米,地表有銅銹塊、炭燒結塊等。據采集標本的特征分析,為齊家文化、四壩文化遺存。…[詳細]
金塔東古城遺址
  東古城遺址位于酒泉市金塔縣羊井子灣鄉雙古城村東北5.3千米處的戈壁砂礫石地帶,遺址平面呈正方形,由內城和外城構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89米,總面積約7921平方米,城墻為夯土版筑,夯層厚0.04-0.1米。城墻基寬約5米,上部寬約2.5米,殘高最高處約5.2米。門向南開,有甕城,進深12.5米,寬14.8米。內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東西長30米,南北寬27.3米,門向南開,寬4.2米。城墻筑法與外城城墻相同。城內外遍布大量的繩紋、麻點紋、垂帳紋灰陶罐、甕、碗等殘片,并散見較多的石磨殘塊、漢磚、鐵渣等遺物。據考證,此遺址為漢代會水縣城遺址。該遺址保存較好,地面文化層豐富,見證了漢代…[詳細]
轉嘴子南窯址群
  轉嘴子南窯址群位于酒泉市金塔縣羊井子灣鄉雙古城村南6.1千米處的沙漠腹地,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1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遺址范圍內共有窯址12處,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紋飾為繩紋,器形為壺、罐。該窯址群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初步判斷為漢代窯址群。…[詳細]
威虜城遺址
  威虜城遺址位于酒泉市金塔縣古城鄉頭號村西北1.7千米處。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57米,東西寬287米,面積170313平方米。城墻為夯土版筑,夯層厚0.16-0.18米,墻基寬12.8米,頂寬4米,殘高2.5-4.5米不等。城四面開門,有甕城,進深10米。據《金塔縣志》記載,故城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曾置威虜衛。現遺址內外已開辟為農田。該遺址為研究河西地區歷史提供了實物依據。1995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山堂古銅礦遺址
  白山堂古銅礦遺址位于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新八分村東北50千米處,古銅礦遺址分布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82米,東西寬約185米,總面積約27925平方米。在遺址中心位置遺存有新石器時期的原始礦井一處,南北長19.7米,東西寬9.1米,深4.8米,礦井壁面有原始工具鑿挖的痕跡。四周散見銅礦石和早期鑿挖礦井使用過的石鑿、石錘、石斧、石刀等工具。地表殘留有少量的紅陶殘片。 在礦井東南約200米處的1座丘陵山上發現大量用于打制開礦的硬石塊,并在山坡地帶發現打制石器。初考為四壩文化時期銅礦遺址。 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古代冶銅業的萌芽和發展狀況提供了很好的依據。該遺址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 2010年公…[詳細]
古董灘遺址
  古董灘遺址位于酒泉市玉門市柳湖鄉小康村四組。古董灘遺址分布范圍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84米,南北長約190米,面積約34960平方米。遺址中有一條東西走向長100米的城墻遺址,高約2.1米。墻體用沙土夾紅柳夯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有三個文化層。遺址上堆積有大量的殘陶片,根據地表遺存物初步分析為四壩文化的城址,城址內發現有許多炭渣和少量銅渣,表明該遺址可能有燒制銅器的冶煉作坊。該遺址的發現對于河西地區玉門青銅時代的文化研究增加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同時,該遺址是目前河西地區已知最早的古城遺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價值。…[詳細]
將臺遺址
  將臺遺址位于酒泉市肅州區清水鎮清水村北12千米處的戈壁中。東西長約10米,南北寬約4米,分布面積約40平方米。地面有并列的陶窯址2座,20世紀80年代調查時窯址清晰可見,呈馬蹄狀,近些年由于日趨嚴重的沙漠化的影響,窯址基本已被埋入沙下。裸露于地面的已經基本看不清其結構形狀。只見散落于地面的陶片、殘磚、釉渣。該窯址處于墓群內,據考證是為修建將臺墓群而修筑的陶窯,初步判斷為魏晉時期所建。…[詳細]
潘家莊城遺址
  潘家莊城遺址位于酒泉市瓜州縣雙塔鄉月牙墩村西300米處,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約210米,東西寬約170米,分布面積約35.7萬平方米。城墻現已全部倒塌成土梁,殘寬4-5米,殘高1.2-1.8米,夯土版筑,夯層不清;四角筑有角墩,城南正中開一城門,門寬4.5米。該遺址西側距潘家莊墓群500米,根據墓群的發掘情況和城址內散落的青磚,可斷定其時代為漢代-魏晉時期,是當時農耕區內的居民居住地,對研究早期城址構筑形制及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兔葫蘆遺址
  兔葫蘆遺址位于布隆吉鄉雙塔村西南5公里沙丘中,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時發現,是一處規模大,文化內涵豐富的古遺址。兔葫蘆遺址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石鐮、夾沙陶罐及少量彩陶片,隋、唐貨幣、車馬飾件。這一遺址的發現將給安西及甘肅西北地區古代文化研究,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1985年11月3日,縣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2011年12月2日,入選甘肅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鬃山玉礦遺址
  馬鬃山玉礦遺址位于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滾坡泉村村委會西20千米馬明公路南側戈壁灘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大小不等礦坑124處,分布范圍呈長方形,東西長約5.4千米,南北寬約1千米,面積540萬平方米。地表可見大量礦石堆積、夾砂陶片和白骨堆。遺址內的礦坑形狀大部分呈不規則長方形,最大的東西寬約10米,南北長約50米,深約2.6米。2008年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與肅北縣博物館有關人員,對馬鬃山玉礦遺址進行了重點調查,從遺址周邊所采集的夾砂紅陶、灰褐陶等遺物特征和礦井的開采方式等幾個方面推斷:該玉礦遺址是青銅時期—魏晉時期玉礦開采遺址。該遺址是甘肅境內所發現的唯一一處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免费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