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佛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佛篇

高平千佛造像碑
  千佛造像碑千佛造像碑(第二批省保)時代:北魏地址:高平市城東北15公里的建寧村該碑系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鐫刻,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漫長歷史。碑高2.5米,梯形,碑首半圓形,底寬1.08米,厚0.68米,碑身四面皆雕佛像,約有1608余軀。碑的正面下部為一大龕,內置一佛二弟子,碑的陰面同正面相同,大龕兩側均有字跡。碑的左右兩個側面,底部雕刻有捐賜施主姓名,字跡清晰可辨。中部有上下兩層佛龕,佛龕兩旁雕刻有字。此碑造型別致,佛像雕刻工藝精堪,是雕刻藝術寶庫中的珍貴藝術品,現風化嚴重。…[詳細]
萬峰林萬佛寺
  萬佛寺修建于明朝,后來被水沖毀現在的寺廟是后來重建的,于07年重新開放。該寺位于興義市區的東南面,與萬峰林景區融為一體,洞中奇觀千姿百態,塑有釋迦牟尼、彌勒、觀音、地藏諸菩薩像,建有大雄寶殿、彌勒殿、觀音殿、地藏殿、齋堂、客堂。洞中可容納萬余人,是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主要佛教活動場所,是著名的天然洞穴寺院道場。 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 乘19路公交車至終點站可達 門票 免費開放時間 8:00-17:30 景點位置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風景區內…[詳細]
羅江萬佛寺
  萬佛寺位于羅江縣大霍山西麓,古時稱之為“羅真觀”。這里環境幽靜,林木蔥蘢,是夏日避暑休閑的好地方。寺廟建筑依山順勢,巍峨壯麗。寺廟建于唐憲宗年間(公元812年),宋、元、明代曾幾度興廢,明末毀于兵亂。康熙年間廣漢僧人云海攜其師傅骨灰至大霍山,住于羅真觀,他披荊斬棘,墾荒苦行,募建萬法堂,于是更名為萬佛寺至今。萬佛寺共有五重殿堂,由三門殿、大士殿、七佛殿、大雄寶殿和西方三圣殿組成。萬佛寺的山門,石梯,原來共有53級,它表示善財童子的53參,后改造成81階,象征佛教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山勢高、坡陡、石梯多,請大家小心行走,另外也請大家不要畏懼困難,心誠則靈,“無限風光在險峰”哦。現在我們看到了寺廟前…[詳細]
佛手嶺風景區
  佛手嶺風景區佛手嶺風景區位于新興縣簕竹鎮,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總面積11000平方米,景區四周山脈相連,形成一個14公里的包圈,區內沒有一個村落,尤如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深峪縱橫曲折,兩則山勢陡峭,三條山溪沿著山峪延伸達三公里長,景區內有獨特罕見的瀑布飛流。最高的瀑布水頭高達50米,流水飛流凝聚深潭、潭水深1.5米,面積寬達200米。景區登心堂處有明未清初“龍云寺”遺址,距今已400年歷史。佛手嶺風景區距離縣城16公里,交通方便,是人間欣賞大自然,旅游、觀光、消閑避署、探險的好去處。景點位置廣東省云浮新興縣簕竹鎮…[詳細]
佛殿碑
  佛殿碑,位于長畛鄉史家莊村楊玉海家院中。青石質,螭首,龜趺座,通高1.63米,其中碑身高1.06米,寬0.74米,厚0.22米;龜趺座長1.2米,寬0.74米,高0.5米。正面碑首為二龍戲珠紋樣,龍首向下,中雕一火焰龕,內置一佛像,首題“佛殿之碑”,碑文楷書,26行,滿行42字,記載重修寺廟經過并敘述佛理。遼清寧七年(1061)歲次辛丑十月庚晨朔二十八日立石,清河鄉貢進士崔口口撰文,朔州千佛院沙門可玄書。背面碑首紋樣為二龍戲珠,額題太后哲皇帝圣皇后睿,碑文楷書功德人姓名。(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羊山造像及摩崖石刻(含石佛寺)
  羊山造像及摩崖石刻(含石佛寺)位于紹興市柯橋區齊賢鎮,年代為唐至民國。山石佛造像位于齊賢鎮山頭村羊山石佛寺。像高4.50米,雕鑿于三面環水,一面與禪院相連之孤巖上。造像臉形豐滿,全跏趺坐于仰蓮,下設須彌座,為釋迦坐像。彩塑剝落,雙手已殘。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所題《羊山石佛庵碑記》云:隋開皇年間(581~600),越國公楊素派人開山取石,擴建羅城,留下孤巖。唐時在此建靈鷲禪院。今稱石佛寺。按其造型,當為晚唐造像。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岳臥佛
  位于內江市北部的安岳縣境內,建于唐代開元年間。佛像呈全身左側臥狀,長23米,腰間有一個切脈弟子,足下有0力士,周圍有大小不等的82個石窟,窟中刻有佛像千余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15個經窟的石壁上刻滿了佛經,共有131平方米,約26萬字。其中有《佛名經》、《大般涅槃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報父母恩重經》、《三藏經》、《妙法蓮華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等16部佛經,多刻于唐開元年間。據壁文記載,-底本多用玄奘譯本。這是我國罕見而珍貴的唐代石刻經庫,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詳細]
曲里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位于涉縣曲里村西八里,為明代石窟,坐西北朝東南,依峭壁而開鑿。窟呈長方形,寬9.7米,深3.77米,高4.41米。石窟一門兩窟,門前辟一平地。門窗之間刻許多小佛像,門上部刻二龍戲珠,兩側浮雕四身力士像。窟室以兩根高大石柱分為三間,之間佛壇上雕3米高釋迦牟尼像,結跏趺坐于蓮座上。兩側雕立佛像6尊。四壁雕鑿小佛像約計3500余尊,佛像多而不亂,井然有序,千姿百態,無一雷同。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曲里千佛洞石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五臺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五臺縣石咀鄉新路口村西約700米。又名石佛廟、朝陽洞、寫字崖,原為五臺山實景之一。坐西朝東,中軸線現存天王殿和石佛殿,南北兩側為崖壁(寫字崖),建筑均為1993年重建。石佛殿面積66平方米,內正中鑿石龕,內雕坐佛8尊,上中下排列,大像高0.35米,小像高0.18米,最小的像僅高0.13米,造像風格具有元、明特征。南北兩側崖壁上有墨書字跡,遇水則顯,干燥則隱,字體以纂、隸為多,有精、神、風、水、火、京等字,為清代題跡。1985年7月,五臺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森木塞姆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在庫車縣東北約40公里,分布在庫魯克達格山口,溪溝東西兩岸的山崖上,石窟大部份遭到破壞,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有52個。窟形大部為支提窟,毗珂羅窟極少。其開創年代,約在3世紀,其中大部分壁畫屬南北朝時期,最晚屬回鶻高昌前期。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庫車縣,是一處晉代至宋代的佛教石窟群遺址。它的發現,對于研究新疆地區古代佛教藝術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森木塞姆,是維語“細水漏漏”的意思。顧名思義,這是從石窟前的這股淚淚流出的溪水而得名的。石窟大部分已經遭到破壞,保存較為完整的有52座,保存了古龜茲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你懂的欧美网站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日韩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