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洞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洞篇

修仙洞
  修仙洞位于鳳凰嶺著名景點——天梯的頂端,距地面16米多,坐西向東。洞口原有門,現在石壁上門框痕跡依然清晰。建造年代無從考證,根據洞室結構,可能為遼金時期建造。相傳漢鐘離得道后曾在此修習仙法,故名修仙洞。 交通 1.乘車:頤和園乘346路公交車至終點站鳳凰嶺下即可2.駕車:(1)京藏高速--北安河出口--沿北清路往西按路標行駛即可。(2)三環、四環--萬泉河路--永豐路--北清路往西--過京密引水渠往北按路標行駛。(3)北五環--肖家河橋出口(圓明園西路)--經農大至永豐路--左拐北清路往西--溫北路往北按路標行駛。(4)西六環--溫陽路收費站出口--沿聶各莊東路行駛即到。 門票 1.門票:成人…[詳細]
洪陽洞
  洪陽洞位于袁嶺第七峰的山腰,因晉代大醫學家、道教祖師之一葛洪以及婁陽在此修道煉丹,為民治病,故名“洪陽洞”。又因明代大學士嚴嵩曾在洞中勤學,又稱“嚴嵩洞”。洞口呈弧形,高、寬各20米,洞長達4公里。洞身蜿蜓曲折,忽而像市井小蒼曲折幽深僅容一人行走,忽而如穹形大廳,豁然開朗,可納千人-。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宛若地下迷宮一般。洞內石筍、石鐘乳、石幔、石柱、石花、石塔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鐘乳石表面光滑亮麗,造型奇特,形態生動、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若進入了一座雕塑園,形似人工,實為自然,讓人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洞內石筍、石鐘乳、石幔、石柱、石花、石塔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鐘乳石造型奇特…[詳細]
奈卡水晶洞
  奈卡水晶洞位于墨西哥奇瓦瓦奈卡礦山,首次發現于2000年,起源是由于兩名礦工在挖掘一條地下300米深的隧道時,因為采礦公司抽水讓他們意外發現的。奈卡水晶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穴,約27米長,9米寬,深達1000英尺,且蜿蜒在地下長達0.5英里。水晶給人的感覺是冷冰冰的,但是與此相反,洞里卻悶熱潮濕,溫度終年保持在58℃左右,濕度更是100%,需要穿有高科技冷卻功能的防護衣,才能進入洞穴里。洞里有許多巨大的水晶體,向四面八方伸展著,其中有些是史上發現最大的晶體,它們位于古老的斷層上。洞穴中的水差不多有五十萬年了,它們為巨型水晶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巖壁十分潮濕,上面覆蓋著一簇簇完美無暇的晶…[詳細]
蒂阿瑙螢火蟲洞
  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在夏季的夜晚捉螢火蟲,這些可愛的小精靈總是給人帶來遐想和美好的回憶,現在想起來兒時和同伴一起捉螢火蟲的記憶還歷歷在目。現在我們別說捉螢火蟲,就是見到螢火蟲的機會就很少了,在新西蘭專門有一個觀賞螢火蟲的洞穴。蒂阿瑙螢火蟲洞坐落于新西蘭南島南地大區的蒂阿瑙湖附近,為新西蘭第二大觀賞螢火蟲的洞穴。探索螢火蟲洞是一次刺激的旅程,有機會與這些黑夜里的精靈們來一次“親密接觸”。數以千計的小小螢火蟲隱藏在神秘且0的洞穴中,可讓來此的游客體驗燦若星辰的洞底世界。蒂阿瑙螢火蟲于1948年被當地探險家勞森布勞斯(Lawson Burrows)發現,目前為新西蘭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每個來此的游客…[詳細]
赫洛赫溶洞
  赫洛赫溶洞(Hölloch Cave)位于瑞士穆奧塔河(Rver Muota)和Muotha山谷的Pragelpass地區之間,目前已被測量的距離為197公里,是瑞士最長、也是西歐最長的溶洞,是整個歐洲第二長的溶洞。赫洛赫溶洞之所以如此出名還因為該洞的深度達到了939米。赫洛赫溶洞的探測工作開始于1875年,由Alois Ulrich帶領其團隊做出了開創性的洞穴探索,但是該洞穴開發出來的大部分是由Alfred Bögli帶領創造的。此洞穴的探索長度由1952年的25公里一直延伸至1968年的100公里,當時曾是世界上第一個長度達到100公里的探索洞穴。一直到1970年,赫洛…[詳細]
南非大洞
  南非大洞又稱金伯利礦,位于南非北開普省的首府--金伯利市。它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深240米,鉆石產量達到3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生產中心之一,但已于1914年關閉。如今,人們只能通過這個240米深的大洞想像它昔日的輝煌。也許你并不知道南非大洞,但你一定熟悉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 Consolidated Diamond)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廣告語。戴比爾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鉆石交易公司,其開端就源于南非大洞,在南非大洞挖出的2200多萬噸礦石中,共出產了2722公斤的鉆石。據說,世界上三塊質地最好的鉆石之一“金佰利鉆”,就出自這里。如今,這個號稱是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傷…[詳細]
霹靂洞
  霹靂洞坐落于霹靂州的怡保市的北部,于1926年由張仙如和夫人開創,是馬來西亞最具中華文化價值的佛教圣地,也有“南島敦煌”的美譽。霹靂洞是一個長122米的石灰石巖洞,其山勢巍峨,高達600余尺。洞前的樓閣依山勢而建,堂皇壯觀,四周古木參天。洞外有石筍墨林、荷池、涼亭,環境清幽,蔚為大觀。洞內天然冷氣彌漫,石徑回旋,其間怪石嶙峋,形狀惟妙惟肖,趣味盎然。正洞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高13米,可能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坐佛像。洞內崖壁上有壁畫百余幅,畫有十八羅漢及唐三藏西天取經圖,另有佛像四十多尊,造型優美,形象萬千。此外,還有200多幅對聯,是馬來西亞收集最多對聯的地方。內洞石鐘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洞…[詳細]
南洞庭水利閘
  沅江市地處洞庭湖腹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襖、物產豐富,適合農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美稱。黃茅洲鎮、陽羅鎮、南大膳鎮地處沅江市北部,屬長江流入沖積平原,南與赤磊洪道相連,東北緊靠漉湖,由塞陽運河貫通黃茅洲大閘、義南閘、大東口閘。塞陽運河,共動用民工5萬人次,開河長度44公里,投工250萬個,完成土石方400萬方。它位于大通湖大垸內,南起沅江市塞波鎮到陽羅鎮后分為東、北兩支:東支經大東口閘后流入漉湖,北支經普豐垸東堤拐彎與全省最大的內陸湖——大通湖相通;南面通過黃茅洲船閘進入赤磊洪道,全長61.5公里。塞陽運河貫穿了大通湖地區,包括沅江、南縣、華容三縣市及…[詳細]
青苔洞
  青苔洞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西北石澗鎮的青苔山中,地處無為、巢湖交界處,距無為縣城16公里,離巢湖僅20公里,并與銀屏山風景區相鄰,巢無公路橫亙在青苔山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青苔洞總面積2萬平方米,游程約4000米,洞體深長,景觀奇特,氣勢宏大,全洞又分上、下兩洞,上洞為山體斷裂和巖層面發育而形成,專家稱其為天池洞,全長約2400米,其中一長約1200米,高達百米的大峽谷為洞中奇觀,峽谷蜿蜒曲折,谷底流水潺潺,兩邊是懸崖峭壁,其間一方巨石高達百米,突兀森郁,氣勢雄渾。洞壁上長有許多石花、石枝、石旗、石鵝管等珍奇鐘乳石,晶瑩剔透、琳瑯滿目。下洞為一條地下暗河,專家稱之為清泉洞,洞道蜿蜒…[詳細]
天師洞
  青城山天師洞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村(青城山中心)。天師洞始建于隋大業年間(605~618),名延慶觀,唐代改常道觀,宋稱昭慶觀,清代始用今名。現存建筑主要系清康熙間重建,占地面積8132.5平方米,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建筑群坐西向東,不強調中軸線,依地勢和使用功能在總體上分為四個區域,在縱向和橫向布置成十多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氣氛有別的院落,由曲折環繞的石道連接成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天師洞在選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均有較高成就;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發展、演變,對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營建,具有一定意義。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區內類型: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