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梁村遺址
  祁縣城東南10公里的梁村遺址,范圍約2平方公里,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遺物.梁村遺址梁村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祁縣城東南10公里的果村村西遺址面積約2平方公里,該區域到處可見古代陶片。村西北高崖頭斷面上,露出明顯的燒灰層和灰坑,含有豐富的遺存物。1954年進行過調查,1955年9月5日至28日,進行挖掘,確認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器物有:陶、石、骨器。陶器有彩陶、紅陶、灰陶等。型制上有罐、缽、鬲等。石器有石斧、石球、石刀、石環等13件。骨器有骨鏃16個,骨鑿5個,骨針2個,骨錐4個,蚌器有穿孔蚌殼、蚌環、蚌刀等。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燕遺址
  白燕遺址白燕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太谷縣城東北約15公里的白燕村西北的河濱階地上遺址南臨烏馬河。東西長約830米,南北長約430米,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發現于1956年。1980年到1981年組織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發掘,發掘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較厚,可達5米之多。遺存豐富,有大量的灰坑和少量的房址、陶窯、墓葬等。出土的陶器有新石器時代的甑、缽、壺、鼎、釜灶、甕、尊等。夏商時代有鬲、甕、簋、鼎、斂口三足甕等;周代的鬲、甕。另外還有大量的石骨、牙、蚌器和少量的青銅、金質器物。延續時間較長,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西周晚期。是一處系統了解晉中地區從仰韶時代晚期到龍山時代早期…[詳細]
郭有道墓
  郭有道墓郭有道墓(第一批省保)時代:后漢地址:介休市城區東門外郭泰,字林宗,人稱有道先生,山西介休人,東漢末太學生首領,位居“八顧”(指能以德行引導人的八個名士)之首。因看到東漢王朝-將滅,不應征召。歸鄉執教,弟子達數千人。不慕高爵,樂與士人為伍,被世人視為楷模。建寧二年(169年),病歿于家,時年四十一歲。墓地南北長50米、東西寬35米。墓向南,夯筑封土,下方上圓,高4米,下邊邊長13米,上圓周長52米。墓前原有東漢建寧四年(171年)蔡邕撰文并書丹《郭有道碑》一通,至明代已佚。清康熙年間傅山依原拓臨摹另刻一碑,立于墓前。碑高2.24米、寬0.9米、厚0.19米,隸書。碑文記述郭有道生平,碑…[詳細]
永濟萬固寺
  山西永濟萬固寺景區位于永濟市西南13公里處的中條山北麓,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與聞名中外的《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遙遙相對,是佛教剛傳入吶地就創建起來的一座寺廟。依照佛家建寺廟的講究萬固寺的選址的確是一出風水寶地其坐東向西依山而建,西遙有滾滾黃河,潺潺山泉饒寺而下,松柏環繞、竹林掩映殿宇輝煌,佛光譜照。寺內的多寶拂塔不僅是萬固寺的標志性建筑,而是我國樓塔建筑中最早的一座佛塔,其八面玲瓏共十三層,游客登臨至九層便可領略蒲坂大地雄渾秀麗的迷人風景。無量大殿是我國古建筑中一個絢麗的綺芭,它一色青磚砌起無一大梁而聞名,分上下兩層,下三洞供奉有千手千眼菩薩、左有送子菩薩、右邊地…[詳細]
普救寺塔
  普救寺塔普救寺塔(第一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永濟市區西北12公里的蒲州鎮西廂村北隅位于永濟市普救寺內。本為舍利塔,唐話本《鶯鶯傳》與著名的《西廂記》故事素材均源于此。創自隋唐,后周顯德二年(955年)、宋元時期均有重修,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由蒲州知州張佳胤介導重建。是普救寺大規模復原前寺內僅存的建筑。塔位于寺內西側后部,平面方形,十三層,高約50米,是一座仿唐風格的樓閣式磚塔。塔身逐層疊澀出檐,手法平直,末形成明顯的內凹反曲線。一至六層層距較大,收剎和緩,唐風猶存。七層以上層距驟然縮小,收分急促,與下部形成完全異趣的兩種風格。塔內中空,擊石回聲響亮如蛙鳴。1986--1988年,對普救…[詳細]
楊博墓
  楊博墓楊博墓(第一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永濟市蒲州鎮王莊村東北300米楊博(1509—1574年)蒲州新樂莊人,字惟約,明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歷隆慶、萬歷兩朝,累遷薊遼總督吏部尚書兼理兵部事等職,謚襄毅。墓地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50米。原有十三冢,巨碑24通。地面建筑原有內墻,為磚石結構,外墻為夯上修筑。墻內前有山門,中有石象生、獻殿、左右配殿,后為墓地,兩側為桃園。有13個墓冢,歷史上多次被盜,兵燹中建筑物被毀。墓室大部分遭嚴重破壞。現地面建筑無存,僅留部分殘碑。…[詳細]
高市村漢墓群
  高市村漢墓群高市村漢墓群(第一批省保)時代:漢地址:永濟市栲栳鎮高市村西1.5公里原墓冢分布在高市村西的黃土高原上,共計大、小8座,每冢面積約200平方米。占地南北長300米,東西寬150米。現存僅一大冢,高3米,周長150米。余皆夷為平地。…[詳細]
小朝村漢墓群
  小朝村漢墓群小朝村漢墓群(第一批省保)時代:漢地址:永濟市趙柏鄉小朝村龐家堡北500米墓群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5公里,原有大、小墓冢9座,興修水利中被平7座。現僅存2座,一高4.5米,周長45米,另一高3.5米,周長32米。分前后室,為圓拱頂,出土有陶罐、陶灶等隨葬品。…[詳細]
石莊遺址
  石莊遺址石莊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永濟市蒲州鎮石莊村北半坡一帶西近黃河干流,南臨運梁河,地勢屬河旁二級階地,地面較平坦,面積約200萬平方米。1954年調查并局部發掘。文化層厚0.2—3米。出土和采集陶器有罐、盆,石器有斧、錛、鑿等以及大量彩陶殘片。屬于典型廟底溝類型文化。…[詳細]
伯里合不花墓
  伯里合不花墓伯里合不花墓(第一批省保)時代:元地址:聞喜縣東鎮西街村北500米伯里合不花、姓忽神氏,大元故鎮國上將軍,河南淮北蒙古軍都萬戶府副都萬戶贈輔國上將軍、樞密副使獲軍、追封云中郡公、謚襄懋。墓地南北長80米,東西寬50米。未發掘。墓冢坐北朝南。墓前有元至正五年立《忽神公神道碑銘》一通。石人、石獸數個。墓葬保存完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 亚洲日本中文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