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1956年10月18日、第二批 1957年8月30日) 1982年3月25日合并調整為128處
大風歌碑
  大風歌碑位于江蘇省沛縣沛縣文化館內,有一所古樸典雅的院落,內有歌風臺。保存漢代《大風歌》詩碑一塊,彌足珍貴。《大風歌》詩碑,高一丈一尺,寬四尺四寸;字為大篆書,筆力逆勁,結構勻稱,風格壯麗,字形優美。《沛縣志》《徐州府志》碑文記載,是東漢蔡呂(或云曹喜)所書(今人馮辦吾先生考證,認為是西漢)。大風歌碑原來坐落在沛縣文化館院內,后移放沛縣博物館歌風臺,1982年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歌風臺、大風歌碑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目前,存放在沛縣博物館內的大風歌碑共有三塊。一塊漢碑,一塊元碑,一塊甲子碑。大風歌碑整體結構勻稱,筆力遒勁,風格壯麗,字形優美,是古代碑刻藝術珍品。但是,大風歌碑究竟是何人所書…[詳細]
張士誠紀功碑
  張士誠紀功碑,位于人民路652號的報恩寺塔東北隅碑亭內,1957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據《吳門表隱》所載,此碑為元末江南富豪沈萬三所置。近代金松岑等學者對圖中冠服器物作索隱考證,斷定其為元代雕刻,并認為刻的是至正十九年張士誠迎接元使伯顏的場景。張士誠紀功碑,亦名陵平造像碑、張吳王紀功畫像石刻,又稱報恩寺石堪造像,俗呼石家堂。原在報恩寺山門左,19l9年移人寺內,1924年建碑亭,1985年改建為石柱木梁攢尖頂方亭,1987年在碑四周加設木柵。碑高3.06米,寬1.46米,厚0.4米,青石質。自上而下畫面可分四段。第一段,祥云繚繞中并肩立12人,身后張華蓋七具。第二段,中為重檐歇山頂正殿,殿…[詳細]
南京明文化村(陽山碑材)
  陽山(古稱雁門山)位于湯山風景旅游區的西北角,1405年明朝皇帝朱棣為了給其父朱元璋-,征集了全國能工巧匠數千人,在此沿山開鑿了三塊巨型碑材,其一是碑座(高17米、寬29.5米、厚12米、重16250噸)其二是碑(身高51米、寬14.2米、厚4.5米、重8799噸)其三是碑額(高10米,寬22米,厚10.3米,重6118噸)如果將三者相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塊完整的巨碑,其高度為78米,相當于現代28層樓高,總重量可達31167噸,實為世界之罕見,天下之奇觀。清代進士著名詩人袁枚游陽山時曾寫下“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的贊嘆詩句。1955年南京陽山碑材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詳細]
天妃宮碑
  天妃宮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天妃宮碑明永樂十四年(1416)南京市興中門外 …[詳細]
大報恩寺碑
  大報恩寺碑位于南京市中華門外寶塔根北山門大報恩寺碑包括南面的御制大報恩寺左碑和北面的御制大報恩寺右碑兩座,分別刻制于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和宣德三年(1428年),兩碑原對稱布置于寺內香河橋南北兩側,相距約100米,原碑亭今均已不存。大報恩寺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建成,規模宏大,建筑精美,主要建筑有金剛殿、碑亭、大雄寶殿、琉璃塔等。琉璃塔宏偉壯觀,豪華精美。寺、塔均毀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1989年,南京市博物館根據出土的琉璃拱門構件,復原了一座拱門券,外徑高3.55米,內徑寬2.18米。現寺遺跡上留存有一通石碑,通高8.55米,額□□大報恩寺志。另存龜趺一個。…[詳細]
南京明洪武銅鐘
  南京明洪武銅鐘明洪武銅鐘為紫銅澆鑄,高3.65米,口徑2.3米,底邊厚0.17米,重23000公斤。鐘的頂部鑄陽紋蓮瓣一周,提梁上飾以云紋和波浪紋,上鑄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鑄”銘文。大鐘質精形美,聲音宏亮。此鐘原懸于南京鐘樓,鐘樓于清康熙年間倒塌,鐘墜道旁,半陷土中。清末由江寧布政使許振在南京鼓樓附近建亭懸掛,稱“大鐘亭”。叩擊銅鐘,其聲隆隆,數里可聞,是南京現存最大一口銅鐘。大鐘亭重檐六角攢尖頂,灰筒瓦屋面,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鐘懸掛梁下。現以大鐘亭為中心辟建大鐘亭公園,占地4340平方米。古亭晨鐘列入新金陵四十景。…[詳細]
淳化閣帖石刻
  淳化閣帖石刻位于江蘇省溧陽市別橋鎮西街虞家祠堂內。別橋又叫甓橋,在溧陽北,與金壇的指前鄉相鄰,東北距長蕩湖十里左右,是個商業興盛的水陸碼頭。值得一提的是,街鎮上的原虞家祠堂屋墻壁上,遺存有一組明代晚期仿“肅府本”摹刻的《淳化閣帖》石刻,它是歷代名--貴的書法真跡。“淳化”是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之一,《淳化閣帖》是宋太宗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侍書學士王著,把皇家秘閣(帝王藏圖書的樓閣)所收藏的歷代法書甄選編次,標名為“法帖”,摹刻在棗樹木板和石板上,拓印墨本賜給大臣。帖分十卷,卷首是《歷代帝王帖》;第二、三、四卷是《歷代名臣帖》;第五卷是《諸家古帖》;第六、七、八卷是《東晉王羲之帖》;第九…[詳細]
撫臺平倭碑
  撫臺平倭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撫臺平倭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南通市狼山 …[詳細]
晴山堂石刻
  晴山堂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晴山堂石刻明代江陰縣馬鎮2001年,以“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名稱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楞嚴經石刻
  楞嚴經石刻位于吳中區光福鎮司徒廟。獅林寺位于光福下絞村鳳凰山西麓,相傳建于南宋。當時,香火極盛,廟宇宏大。清乾隆帝至江南巡視到玄墓山,途徑獅林寺小憩,手書獅林寺御額。光緒年間,住持定元法師時曾中興一時,后日漸衰敗。民國期間尚留金剛殿三間、大雄寶殿五間、觀音殿五間、飛錫堂三間以及廚房等用房二十余間。文革初期,殿宇遭拆,惟有兩部石刻還完整無缺:一部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一部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簡稱《金剛經》。《楞嚴經》全文67000多字,分別刻在84塊青石上。每塊青石長0.95米,寬0.33米。平均每塊刻字800左右。--刻于明朝崇禎年間(1628—1…[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设 | 日本欧美国产免费专区一本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亚洲国产精品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