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3月2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廳提出的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68處、與現有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6處(名單附后),現予公布。
沙地天主教堂
  沙地天主教堂位于恩施市沙地鄉中街。1904年“施南教案”發生后,法國傳教士用清政府的賠款修建。磚木結構西式建筑,占地面積約1458平方米。該教堂是中國民眾反對外來宗教侵略的重要實物例證。(第五批)…[詳細]
向燮堂墓
  向燮堂墓位于恩施市沙地鄉龍角村。向燮堂(1866—1904),又名協堂。湖北恩施人,土家族。1940年1月,法國傳教士法希圣等,欺侮民眾,向燮堂率領土家族農民打死法希圣及其幫兇7人,搗毀教堂,史稱“施南教案”。事發后,清政府派兵鎮壓,向燮堂遭殺害。墓占地面積10平方米。1949年后于墓前立碑,碑文簡介向協堂生平事跡。是土家族勞動人民反抗外侮的重要見證。(第五批)…[詳細]
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
  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位于利川市忠路鎮老屋基街下花臺。1928年12月,賀龍率部抵達利川,與中共(恩)施鶴(峰)部委書記楊維藩會合,在此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將“中共湘西前委員會”改為“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賀龍。舊址原為張爺廟,始建于清,民國初重建。一殿兩廂,建筑面積700平方米。中間大殿四列三間,進深7.7米,面闊14米。懸山頂,木結構。該舊址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實物見證。(第五批)…[詳細]
景陽天主教堂
  景陽天主教堂位于建始縣景陽鎮龍家壩村。清光緒十九年(1893)由比利時傳教士所建。仿哥特式建筑,石木結構,占地面積1872平方米,由教堂、經堂、客室、宿舍、飯廳等建筑組成,周圍以石墻。該教堂是研究天主教在鄂西地區的傳播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板沙界起義遺址
  板沙界起義遺址位于來鳳縣高洞區花坨鄉板沙界村寨子堡。1926年秋,張昌歧等發動農民300多人在此修建寨堡,集訓操練,并于1926年10月28日發動起義,攻打來鳳縣城,后起義失敗。遺址為一山寨,面積約3500平方米,分內外三層,每層用青石壘砌寨墻,高3-5米,每層之間有通道,另挖有地道通往寨外。該遺址是研究土家族人民革命斗爭的實物見證。(第五批)…[詳細]
段德昌殉難處及墓
  段德昌殉難處及墓位于巴東縣金果坪鎮江家村一組。段德昌(1904-933),湖南南縣人,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六軍軍長,中共湘鄂西省委委員、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1933年6月因錯誤肅反被害于此。1958年在其殉難處建墓。段德昌烈士殉難處及墓是研究湘鄂西蘇區發展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澄江文廟
  澄江文廟坐落于澄江縣城中心,建筑規模宏大,由大門、泮池、三孔石拱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組成,全部建筑均建在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巍峨壯麗、結構精巧、古樸莊嚴、整個建筑匯集了精湛的技藝,雕刻繪畫,重脊飛甍,斗拱雀替,木雕石刻都繼承了古代建筑藝術和民族風格。堪稱附近州縣廟宇之冠,也是云南省比較大的文廟之一,是澄江縣境內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歷史沿革據資料記載,澄江文廟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間。當時建文廟已在云南興起,澄江路總管蒙古人魁納也在金蓮山建成文廟,以崇尚孔圣人。據載,自明隆慶五年(1571年),遷府城于舞鳳山下之后,改舊文廟為玉筍書院。新府城便無文廟,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任知府的黃元…[詳細]
兩河口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兩河口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1935年5月,紅二、六軍團抵宣恩,在此成立兩河口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郭明魁。舊址原為向學政老屋,建于清代,五柱四騎,兩開間,面闊5米,進深7.5米。布瓦頂,木結構,臨溪吊腳。該舊址為研究紅二、六軍發展史實物資料,也是研究我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縣級蘇維埃政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茅壩會議舊址
  茅壩會議舊址位于鶴峰縣太平鄉茅壩村李家灣。1933年1月上旬,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此召開擴大會議,總結湘鄂西蘇區失敗的教訓,討論部隊今后的行動方針。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夏曦堅持“左”傾方針,錯誤路線沒有得到糾正。舊址共10間,占地面積228平方米,懸山頂,木結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茅壩會議是中共湘鄂西蘇區發展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它為后來糾正“左”傾線路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第五批)…[詳細]
賀龍故居
  賀龍故居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此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賀龍元帥紀念建筑。故居由賀龍的祖父賀良仕建于清末,民國5年(1916),賀龍搗毀芭毛溪鹽局,組織武裝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動派燒毀。民國8年(1919),賀龍的父親賀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國17年(1928)2月賀龍回洪家關領導桑植起義,次年率部轉移后,11月24日故居再度被反動派燒毀,僅余槽門殘墻,1978年按原貌復建。故居坐北朝南,木結構,大小房屋6間,建筑面積120平方米。右側另有馬廄牛欄,故居前有木石結構的槽門,四周有圍墻。現故居內有賀龍的臥室,左廂房賀龍父母的臥室和堂屋等均作復原陳列。1979年6月曾在左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