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3月2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廳提出的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68處、與現有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6處(名單附后),現予公布。
青龍寺碉堡
  青龍寺碉堡位于五峰縣仁和坪鎮楊柳池村。民國時期,國民黨七十九軍抗日和國民黨區長向丹池為防衛所建。碉堡占地面積40.3平方米。分三層,均為青石塊和條石壘筑而成,略呈方形。面闊6.4米,高7米,墻厚0.60米。墻體二層均有呈梯形的射擊孔瞭望窗,頂部有哨垛。它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重要遺存。(第五批)…[詳細]
板橋鄉公所舊址
  板橋鄉公所舊址南漳縣板橋鎮。建于民國時期。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共有房屋49間,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土木建筑。西南角設有碉堡。該公所是湖北省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所民國時期鄉級政權所在地,對研究當時基層政治制度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鄂北手紡織訓練所舊址
  鄂北手紡織訓練所舊址位于谷城縣茨河鎮下街。1939年5月設立,共舉辦三期,培訓學員200多人,發展黨員40多人,提供軍需棉紗100萬斤。1941年因國民黨逮捕黨員職工而撤銷。舊址始建于民國初年,原為康家當鋪,現存門樓、后屋和-墻等。鄂北手紡織訓練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繼湯池培訓之后又一所重要的干部培訓學校,有“鄂北的抗大”之稱。(第五批)…[詳細]
北伐軍二十軍軍部舊址
  北伐軍二十軍軍部舊址位于鄂州市城區大北門正街躍進旅社。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賀龍率部駐此。同年3月,第一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五師,同年6月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賀龍任軍長。舊址由前后側三棟建筑組成。前棟為鋪房結構;后棟為兩層樓房,十間,占地面積約140平方米;側棟為民居。該舊址是北伐戰爭時期的重要遺存,對研究中國軍事史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保護范圍:自舊址外墻向四周分別延伸2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米,西至大北門道路中線,南抵建設街公建用地邊線,東至中高層居民住宅樓邊緣。…[詳細]
彭楚藩烈士祠
  彭楚藩烈士祠位于鄂州市華容區華容鎮涼亭村十一組。191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兼鄂軍大都督黎元洪撥款建祠。原祠已毀,現祠為1972年重建,兩層樓房,磚混結構,建筑面積600平方米。該祠是辛亥首義文化的重要遺存。(第五批)保護范圍:自烈士祠外墻向四周分別延伸5米。…[詳細]
張家樓房
  張家樓房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島梁子鎮梁子居委會。1944-1946年,鄂南抗日指揮機關、鄂東軍分區司令部、十四旅旅部曾駐此,建立了以梁子島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領導了鄂南抗日游擊戰爭。舊址始建于清代,現面積為130平方米。該舊址對研究鄂南抗日游擊戰爭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第五批)張家樓房原稱張家爐坊,始建于清代,初為私塾學堂,后為作坊。1945年2月,與新四軍第五師實現勝利會師的八路軍南下支隊,在大悟山經過短暫休整和補充后繼續南進。新四軍五師派張體學率領新四軍五師十四旅四十團和四十一團配合八路軍南下支隊,渡過長江,挺進鄂南,建立敵后根據地。5月初,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湘鄂贛臨時黨委、湘鄂贛軍區、湘鄂贛…[詳細]
沙洋“五·七干校”舊址
  沙洋“五·七干校”舊址位于沙洋縣范家臺沙洋警官學校校園內。1969-1979年,中央國家機關、湖北省黨政機關及部分大專院校幾十個單位陸續到此創辦“五·七干校”,共有2萬余名干部及家屬在此工作、勞動和生活,其中有一大批黨政領導干部和知名人士。1979年2月,“五·七干校”全部撤銷,歷時10年。保存完好的有原財政部“五·七干校”舊址、原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五·七干校”舊址。舊址現存紅磚平房或二層樓房,大餐廳、水塔及當年干校學員生產時的采石場遺跡。該舊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五·七干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第五批)…[詳細]
圣家嶺天主教堂
  圣家嶺天主教堂位于應城市紅堂村臥虎崗,由于屋面為紅色機制板瓦鋪就,俗稱“紅堂”。1924年,利用“應城教案”賠款所建,為羅馬式群體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積約13000平方米。該教堂是中國民眾反對殖民主義精神奴化德的重要見證。(第五批)…[詳細]
紅旗人民公社舊址
  紅旗人民公社舊址位于應城市南郊。1958年8月28日,應城縣紅旗人民公社設于此。1958年11月,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張體學省長曾陪同朝鮮首相金日成來此視察。舊址坐北朝南,五開間,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磚木結構。紅旗人民公社是湖北省第一個人民公社,該舊址對研究我國建國初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第五批)…[詳細]
應城石膏礦第一分礦舊址
  應城石膏礦第一分礦舊址位于應城市城關鎮李家河。明嘉靖年間,應城發現石膏礦,隨后即開始了大規模的開采,至1917年,當地共有洞商104家,井筒243對,年產石膏13.1噸。應城石膏礦第一分礦成立于1950年,1952年開始投產。采用中央并列式豎井開采,共有兩井,相距8.3米,井田范圍210萬平方米,總儲量553.3萬噸,設計年限10年,1961年停采。現存有礦井洞及辦公樓、發電廠、機械修造廠等附屬設施。該礦是新中國第一個國營石膏礦。(第五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mⅴ | 亚洲欧美偷拍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