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于1997年8月29日公布125處,另有2處調整內容,4處被撤銷,其中古遺址11處,古墓葬16處,古建筑68處,石刻造像、摩崖題記刻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4處,1998年11月30日公布1處增補。
陳家大屋
  陳家大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妙高鎮北街4弄12號。建于明末。主體建筑坐東朝西,通面寬27.70米、通進深37.40米,面積1035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廳、大廳、堂樓三進。各進隔以磚墻,并以石庫門相通。在構造上除大廳明間用抬梁及其它局部減柱外,皆用穿斗。第一進門廳,面闊九間,進深三柱。南廂院設水池、石橋;第二進大廳,七柱十一檁。前檐大額枋橫貫三間,減去二根前檐柱,構造特殊。西廂各三間,均四柱七檁;第三進堂樓,七柱九檁。兩廂各五間,四柱五檁。各進建筑用材均較大,出檐深遠。皆施圓椽,隔斷用板壁,或夾竹泥墻,裝修古樸。階沿置條石,地面均直鋪方磚并…[詳細]
福輿堂
  福輿堂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巍山鎮白坦一村。建于清嘉慶至道光年間。坐西朝東,前后五進,分為兩組,中間有一弄相隔。前一組建筑三進二天井,有門樓三間,前廳、后堂各三間,兩側廂房各十三間,各房前廊皆可溝通,四周圍墻作全封閉。后一組建筑墻門內有一寬敞的開井,前廳、后堂各三間,左右廂房各十二間,有圍墻封閉。建筑內部大量采用東陽木雕裝飾,此外還用磚雕、泥塑、彩繪、書法等多種手法![詳細]
巍山務本堂
  務本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巍山鎮白坦二村。坐北朝南,有三條軸線并列組成,主軸線為務本堂,左右為菊壯廳、三立堂,其間各有小巷分割,巷前后設門。務本堂有門樓、正廳、后堂各三間及左右耳房各二間。廳堂前各有廂樓三間,各廳、堂、廂的檐廊相互溝通且有門與小巷相通;菊壯廳、三立堂的布局相同,前設墻門,內設天井,卵石鋪地,正廳三間,耳室、廂樓各五間,廳廂軒廊相接。前后共三進,兩側為廂房。該建筑空間處理合理,既突出主體建筑,又考慮到傳統大家庭的居住需求。木雕裝飾題材豐富,技法多樣![詳細]
九進廳
  九進廳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壺鎮工聯村。清嘉慶末年壺鎮大戶呂載揚兄弟所建,坐西朝東。總面積3200平方米,有南、中、北三軸線,每條軸線為三進。中三進有門廳、中廳、后廳及大天井二,小天井六。各進面闊三間,通面寬各20.06米,兩側廂房各11間。左、右三進建筑布局對稱,中間各有一弄,寬1.25米。中間三進門廳砌上明造。磚墻和牛腿上有精細的人物、動物、花卉雕刻![詳細]
磐安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含鐘英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雙溪鄉梓譽村。蔡氏宗祠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朝東偏南,共三進。第一進為牌坊式門樓,第二、第三進及穿堂組成“工”字廳。通面寬12.4米,通進深32.25米。硬山頂。明間抬梁結構,邊縫穿斗結構。九檁前后用四柱。地面方磚錯縫。鼓形石礎有乳釘兩排,柱頭卷剎,徹上露明造。鐘英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朝東偏南,三開間,通面寬12.3米,通進深9.6米。硬山頂。鼓形柱礎,直柱無卷剎。明間東西縫為抬梁結構,次間兩邊縫為穿斗結構,用九檁,前為軒廊,前軒為卷棚頂。屋頂用陰陽合瓦,有勾頭滴水。集木雕、石雕、磚…[詳細]
吳文簡祠
  名稱:吳文簡祠地址: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年代: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家族/來歷:月山村吳氏家族吳文簡祠位于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村口,與來鳳橋相對,依山傍水。“文簡”是因吳姓之祖吳翥曾受唐宣宗謚封為文簡先生,后人為追緬先賢,建祠紀念。祠堂三進五開間,由大門牌樓、正堂、后堂組成。整體布局呈長方形,長33.4米,寬17.4米,整個建筑造型莊重古樸、美觀大方。始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因遭兵燹,后由族人募建,于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立柱,康熙五年(1666年)。坐東南朝西北,面積約660平方米。前臨溪,后依山,前后三進建筑,包括門樓、正堂、后堂,各進…[詳細]
徐震二公祠
  徐震二公祠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也是永康市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祠堂,為永康市重點文特保護單位。徐震二公祠位于市區武義巷內,規模宏大,占地1512平米米。祠堂分前、中、后三廳,每廳為五開間。三個廳的明間、次間、凈間的梁架均為抬梁式。前廳正門系三層牌樓式結構。墻面全部用于青色水磨磚砌成。還有兩塊長方形額枋,上以荷花、葡萄等花卉立體圖案鑲框,兩側假邊門上,各嵌有一塊左為琴棋,右為書畫的石刻。大門外兩側墻面三花三墻形式,墻頂上有正脊瓦當滴水裝飾。整個墻面氣勢宏偉,工藝精細。前廳、中廳的前后檐柱,檁條上有馬腿,刻有人物、禽獸、花鳥等紋飾。徐震二公祠,解放前為永康縣參議會的駐址,并為…[詳細]
樊氏大宗祠
  樊氏大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五里鄉樊村內。坐南朝北,三進五開間,總占地面積約620平方米,第一進明間門楣嵌“大宗祠”匾額,稍間辟邊門,后檐接戲臺,臺高1.9米,寬6.56米,頂部作八角藻井。第二進通面寬15.55米,通進深11.50米,硬山頂,五架梁帶前后雙步卷棚頂廊子,主體梁柱用材粗大。中、后兩進間有祭亭相連,祭亭重檐歇山頂,后進重檐樓屋,鼓形柱礎。檐口置溝頭滴水。該祠主要特色:一、祠內立有大小柱子百余根,梁枋、牛腿、雀替、斗拱、飛檐等磚雕木刻的龍鳳獅鹿、亭臺樓閣及人物花卉圖案線條流暢,精細美觀,特別是祠內各磚木構件上所雕飾的110個戲曲人物圖案造…[詳細]
圣壽禪寺
  圣壽禪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仙巖鎮仙南村積翠峰下。原名仙巖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賜“圣壽禪寺”額,故名,一時成為東甌主要道場,F存建筑為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和乾隆以后所建。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樓、千佛殿。山門設在寺院前左側,上懸朱熹書題“開天氣象”匾額,庭院開闊,中鑿佛陀池,廣袤三畝,圍以青石欄桿。天王殿面闊7間,盡間各有一樓一底,懸置鐘鼓。大雄寶殿面闊7間,達17米,進深4間,達14米。重檐歇山頂,八角藻井,龍吻,花脊。寺內還藏有宋、元、…[詳細]
金華府城隍廟
  金華府城隍廟位于金華市區明月巷,創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清同治年間重建。府城隍廟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為院落式組群建筑,占地面積為361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096平方米。沿中軸線第一進為面闊五開間大門,大門右側平行建有文武官廳和魯班仙師廟。第二進為戲臺,平面呈凸字形,兩側各有廂房三間,凸出部分為歇山頂式戲臺,后為樂隊和表演化妝之用。第三進為大殿(樓屋),面闊五開間;戲臺與大殿之間為寬闊的天井,整體建筑梁架、雀替、牛腿雕刻精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