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棠樾石牌坊群
  棠樾石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縣城西6公里處,為棠樾村的鮑氏家族旌表本族歷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筑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組成,跨村頭石板大道迤邐而建。其中三座為明代所建,四座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進村一端有鮑氏宗祠,祠內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御書對聯。牌坊群按“忠孝節義”順序排列,石牌坊粗壯簡樸,體現了徽派石雕風格。在棠樾村頭,坐落著7座氣勢恢弘的古牌坊。這些牌坊按照“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述說著幾百年來這座村莊的興衰。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黃山市的一個重要的旅游景點。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一連7座,建筑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詳細]
老屋閣及綠繞亭
  老屋閣及綠繞亭位于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西約4公里的西溪南村。該村背倚鳳形山,面臨豐樂水,始建于唐,鼎盛于明清,文風昌盛名人輩出。村中至今仍保存明清建筑100多幢,老屋閣及綠繞亭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老屋閣,又稱老屋角和吳息之宅,建于明代中期。為磚木結構的2層樓房,下層矮,上層高,坐東北朝西南,3進5開間,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闊17.7米,進深19.4米。前進樓下明間為門廳,中進樓下明間為客廳,大門位于中軸線上,狹長的天井中央有石板砌的水池,大門上建有水磨磚砌成的門罩,未事雕琢,與鐵皮包鑲的大門十分協調,顯得厚實莊重。中進為進深九檁,在明間縫檐柱與金柱之間,用月梁式的雙步架,梁兩端飾以云雕,梁上置瓜柱…[詳細]
羅東舒祠
  在徽州現存的眾多古祠堂中,“羅東舒祠”是最著名者之一。它坐落于現在的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全稱“貞靖羅東舒先生祠”。它規模宏大,營造精細,其建筑融“古、雅、美、偉”于一體,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譽為“江南第一名祠”。四進院落建筑層層升高“羅東舒祠”是羅氏族人為供奉其先祖羅東舒先生而建造的。羅東舒,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學者。據羅氏族人介紹,羅東舒幼年時期就聰穎過人,成年后,淡泊名利,隱居鄉間,以耕作讀書為樂。他積德行善,以仁義之心待人,贏得了“黃魯直之才”和“歐陽永叔之賢“的美譽,當時的學者也都尊敬地稱他為東舒先生。對這樣一位備受人們愛戴的先祖,羅氏族人更是敬重有加。據說對他的祭祀仿照曲阜孔廟的禮…[詳細]
東山關帝廟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東山關帝廟,是全國四大關帝廟之一,1996年1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關帝廟的建筑結構相當精巧。它的廟門為牌樓式,稱“太子亭”,由六根圓石柱頂托著數百支縱橫交錯、承力均勻的斗拱,捧著一座宮殿式樓亭,亭上有各種獨具閩南地方藝術特色的彩瓷剪貼雕,造型生動,千姿百態,流光溢彩。關帝廟內回廊廂房、丹墀龍陛,華表僧舍,建筑工藝精湛。廟內存有多方石碑刻、柱礎、銅鐘、香爐等珍貴文物,其中的金木雕、石雕更是琳瑯滿目、栩栩如生,乃珍中之珍,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東山關帝廟還是臺灣及東南亞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每年均有眾多的關帝信徒到東山關帝廟追源謁祖、朝圣…[詳細]
漳州石牌坊
  牌坊又稱石坊、牌樓,漳州方言稱其為“荷表”,意思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紀念建筑。漳州牌坊數量眾多、內容豐富,歷來聞名。清朝年間記載有地點、有名稱的牌坊,多達四百多座。雖經歷史變遷,至今保留下來還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區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為位于薌城區香港路北端雙門頂的“尚書探花”和“兩京敭歷坊,(三世宰貳)”兩座明代牌坊,和位于新華東路東端岳口啟的“閩越雄聲”和“勇壯簡易”兩座清代牌坊。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的石牌坊共有四座,分別位于市區香港路北段雙門頂明代石坊,即尚書探花坊和三進宰貳坊,及新華東路岳口街清代石坊,即勇士簡易坊和閩越雄聲坊。四石坊均為石坊木結構,3間5樓12柱。雙門頂明…[詳細]
歸德府古城墻
  歸德古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古代一些城市大多是有城墻的,沒有城墻是不能算作城的。能讓古人下大力氣建得城墻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就必然十分重要。睢陽城這一片土地,從商朝到現在的睢陽古城,是沿著中國歷史的泥濘一路走來的。數千年來,歷史上筑起了那么多的古城墻,就連所謂的七朝古都九朝古都的城墻,都被時間的巨手平蕩的蹤跡全無,而商丘市睢陽區的歸德府古城墻卻有幸走過了490多年歲月的歷史,如今它的城郭、內城、護城河保存基本完好,氣勢肅穆雄偉。現存古城墻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圓內方,形似銅錢。磚城墻周長3.6公里,城門為拱卷門。東門曰賓陽,西門曰垤澤,南門曰拱陽,北門曰拱辰。城…[詳細]
太昊伏羲陵景區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同志參觀太昊陵后,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伏羲陵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筑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詳細]
比干廟
  比干廟位于中國河南省衛輝市城北七公里,比干墓從周武-殷而封,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廟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廟。占地四萬四千平方米,主體建筑有照壁、山門、二門、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鱗次櫛比,各具特色,四周朱墻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在比干廟正南方有比干石雕像、神道、牌坊、環境幽深,是天下游和比干后裔林姓兒女祭謁的圣地。比干,子姓,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北)。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歷四月初四日),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紂王殘殺,終年(公元前1029年)63歲。唐太宗譽為“忠烈公”,是一位力圖改善朝政的政治家。比干子堅公,周武王賜姓林,…[詳細]
古隆中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陽以西13公里的西山環拱之中。據《輿地志》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隆中因此而名之。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和興漢藍圖“隆中對策”都發生在這里。境內有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襄樊學院。古隆中是三國時期杰出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之久。諸葛亮本是山東瑯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17歲隨叔父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局勢,提出了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現在的古隆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詳細]
荊州城墻
  荊州城墻:即湖北省荊州古城城墻,據傳為三國時關羽守荊州時所筑。原為土城墻,南宋改建為磚墻。現城墻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所重建。城墻整體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城墻高8.83米,底部寬10米,周長11.3公里,底部為大條石、糯米石灰漿灌縫堆砌而成,城墻、城門、堞垛等,現在都保存較好,古色古香,呈游龍之勢。相傳早在秦始皇時,荊州之地就出現了最初的城廓,漢代筑起了正規的城墻,后經蜀將關羽、東吳守將朱然和東晉荊州刺史桓溫及梁元帝等幾次修葺擴建,使荊州古城堅實壯闊,但所有這些城墻都是土城建筑。歷史上大規模營建荊州磚城墻的記載,始見于《五代史》,五代十國時期的荊南節度史高季興,于公元912年,出動軍隊驅使…[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国产a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