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6月8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阮籍嘯臺
  阮籍是三國時魏著名詩人,阮瑀子,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生于魏晉之時,感時傷亂,又懼被禍,遂縱酒談玄,與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交游甚密,被稱為“竹林七賢”。阮籍的詩專長五言,自然壯麗,有《詠懷》八十二首,表現嗟生憂時,苦悶彷徨,對現實多有所譏諷,獨具風格,被后人稱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其《大人先生傳》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傳世。嘯臺,又叫阮籍臺,是晉代阮籍舒嘯處。遺址現在尉氏縣小東門南城墻上,東鄰城壕,西瀕湖水,南北皆為干部家屬住宅。相傳,阮籍常在此段城墻上吟詩謳歌,后人為了仰慕先賢,在此筑臺(據考證此臺應筑于春秋戰國時期)以表愛慕。臺上原有一廳,為屋三間。廳前花墻圍繞,院…[詳細]
李際期墓
  李際期墓類別:古墓葬時代:清地址:孟津縣會盟鎮老城村公布時間:2006年6月公布批次:第四批…[詳細]
馬禿塔兒墓
  馬禿塔兒墓是中原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蒙古族貴族墓葬。墓址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荊山村北。墓前元代墓碑、華表及神道至今仍存,墓碑書法渾厚有力,河南省僅有,全國罕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文物價值。作為中原蒙古族鼻祖,馬禿塔兒在元朝時期就頗具影響,以馬禿塔兒墓為核心的蒙古族風情園是集民族團結、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的人文旅游項目,這在中原廣大地區獨樹一幟。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荊山村馬姓蒙古族是元朝蒙古侍衛親軍千戶馬禿塔兒的后代,現有蒙古族1360人,是元末明初進入中原的蒙古族的后裔。據家譜、碑文、地方志中記載,荊山村蒙古族的遠祖是元朝一位名叫馬禿塔兒的高官,故其后代以“馬…[詳細]
山濤墓
  山濤墓晉、明、清武陟縣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懷慶府志·輿地志》載:“晉山濤墓在(武陟)縣西二十里小虹橋村。……明弘治七年,建廟祀焉。”清道光九年(1829年)《武陟縣志·古跡》記載:“晉山巨源墓,在小虹橋。明弘治七年奉文修理。”“山公廟,在小虹橋山公墓前。明弘治二年奉文重修。”《焦作文物志》記載:山濤墓,位于武陟縣城西南17公里大虹橋鄉小虹橋村中。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大虹橋鄉小虹村)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早孤,家貧。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濤將離選職,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書與之絕交。年四十,始為郡主…[詳細]
康定國公墓
  元代康定公墓碑,俗稱關關碑。碑后墓冢原高約7米,現已削平。此碑現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碑通高5.82米,由碑首,碑身、龜趺座三部分組成,青石質。碑首高1米,寬1.25米,正面碑額鐫刻元末丞相脫脫篆書“榮祿大夫河南省平章攄忠協義宣力功臣康定公碑”,3行21字。碑額上面及兩側高浮雕盤龍圖案。碑文楷書,由張翥撰文,孫翥書丹。碑文記述了關關鎮壓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的戰斗歷程,因戰功卓著,由一般軍卒升為百戶侯,又越級升為萬戶侯、官居一品的一生經歷。據碑文所載,關關(1312年~1365年),字文祖,沈丘縣人,蒙古族。此人深沉勇猛,有武藝,喜歡游獵,嫻于騎射。元朝末年,-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終于在13…[詳細]
黃杰墓
  黃杰墓,位于河南省長葛市古橋鄉黃崗村,始建于明代,2006年6月8日,黃杰墓入選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詳細]
九女冢漢墓
  九女冢漢墓,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按皋鎮姜元村,始建漢代,2006年6月8日,九女冢漢墓入選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詳細]
吳崗古墓群
  吳崗古戰國、漢墓群。位于羅山縣城東南17公里處的莽張鄉吳崗村,東臨竹竿河。吳崗古墓群不規則的分布在東西長1500、南北寬1000米,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有墓葬33座,最大的墓葬為王墳堆。33座墓葬的土冢平面呈圓形,大小不一。大的直徑約40米,小的約20米。在墓葬處發現有戰國至漢代的陶器和青銅器,還發現有7塊楚國金幣“郢爰”等。…[詳細]
劉崇墓
  劉崇墓位于淮陽縣城北關環城路南側。1988年—11月由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淮陽縣博物館聯合發掘。為一座帶回廊的多室漢代磚古墓,有斜坡墓道,墓向東西向,東西長28.3米,南北寬18.2米。僅墓室占地面積就達515平方米,該墓由前室、后室、主室、左右耳室及四周回廊上七小室組成,墓室內壁有數種花紋磚堆砌,整個墓室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東漢磚石墓之一。墓門和主室用青石堆砌,墓門線刻卷草紋,其它墓室及回廊是由特制的16種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磚砌成。有兩個墓室為穹隆頂,結構非常考究,專家們稱這種建筑方式在古墓中是罕見的。在燈光照耀下,可見回廊的不少壁磚上戳印有“安君壽壁”字樣。從墓…[詳細]
李冢漢墓群
  在正陽縣城南一公里的皮莊村李冢北現存古墓四座。古墓沿二環路一字排列,從東向西分別是M1、M2、M3、M4。M1最大,高10余米,東西長35米、南北長46米。墓冢上長滿雜草荊棘和幾顆樹,有一條崎嶇小路通向墓頂。墓南是二環路,隔路是李冢村。東、北面是耕地,西部是M2,兩墓間有一條南北小路。M2、M3、M4現成幾個小土丘,高不足2米,直徑20米左右,墓上被村民種滿了楊樹。李冢漢墓群,古志稱“慎子將軍墓”,又稱“南龍崗七星臺”。墓共七座,分布在縣城南姚莊、李冢兩處。姚莊一座1958年已毀平。李冢附近六座,2003年修建二環路,市文物工作隊發掘兩座,現余四座。李冢漢墓群是我省地面保存較完整的墓群,其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