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桂陽昆曲古戲臺
  桂陽昆曲古戲臺(含駱氏宗祠、魏氏公祠昆曲古戲臺)地址:桂陽縣大和鎮、城郊鄉桂陽戲臺很多,居全國之首。到民國末年桂陽古戲臺尚存481個。據1989年冬,縣文化志編寫調查,城關鎮城隍廟戲臺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目前已知建得最早的古戲臺。這些戲臺大多精美絕倫,精品極多,展現了湘楚古建藝術的特點。其中泗洲鄉下陽村歐陽氏宗祠戲臺、竹溪村顏氏宗祠戲臺及黃沙坪街道大溪村駱氏宗祠戲臺,連同宗祠一起,均被列入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竹溪宗祠戲臺,戲臺前面的石柱青龍盤繞,舞爪欲飛。戲臺封檐是鏤雕的《二十四孝圖》,人物刻畫精美絕倫,如神來之筆,整個建筑宏偉氣派,極為罕見。許多地方的戲臺壁題反映了桂陽昆曲藝…[詳細]
木家塘古民居
  木家塘古民居:位于桂陽縣樟市鎮樟市村木家塘,由張氏公祠、張經堯祖屋、張傳樹祖屋、歐陽增維祖屋等4棟古建筑構成。它們集雕刻、繪畫、匾聯等多種藝術于一身,熔古人的生活理念、文娛禮教及民風習俗于一爐,體現了湘南建筑特色;風格獨特,保存完整,且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民居。2019年,木家塘古民居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石門村明代古建筑群
  石門村位于臨武縣花塘鄉境內,若不留意很難讓人相信,在遠離城市的一個偏遠鄉村,會有如此密集的古民居群。村內現存多幢明代民居,是郴州迄今為止發現并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所有古建筑中明代中、早期進士蔣士林的官廳和故居尤具特色。據當地族譜史料論證,蔣士林生于明永樂二十一(1423),中進士后入翰林院,后外放今湖北孝感縣。蔣士林是該村蔣氏始祖于宋淳祐年間,遷居此地以后出現的第一個官宦。蔣士林官廳位于后龍山下,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內部穿斗式木構架,外墻青磚;進大門有太師壁,壁后有天井,天井兩側為廂房;天井后正中為大廳,用以會客和公務;廳兩側有主人用房,可做書房亦可宴客。在官廳左側,還有蔣士林一座…[詳細]
許家橋將軍府
  許家橋明代將軍府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梳子鋪鄉許家橋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道光時曾進行維修,形成現有格局。將軍府座東朝西,現存半圓形月臺、門樓、水池、長方形月臺、公廳屋、橫屋、圍墻、許氏宗祠、石橋及相關附屬文物。據許氏族譜記載,許氏始基祖許煥長祖籍浙江嘉興府嘉興縣善良鄉,元至正年間任湖南衡、永、郴、桂副都統,誥封振武將軍(從一品),卒于官舍,葬于零陵西路孝悌鄉大灣山(今許家橋);其子許諒元代任通判,誥授承德郎,葬父后遂定居此地;許諒之子許智、許信在明代均世襲指揮使之職;八世祖許健如于明嘉靖年間保授戎府。許家橋明代將軍府是湖南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將軍府。本體及環境原真性好。是研究古代官宅…[詳細]
大皮口村古建筑群
  在距零陵城區100里的零陵區水口山鎮有一個神奇美麗的村莊。這個村莊叫大皮口村。大皮口村位于衡山南端,瀟水之西,背依柴君山,西臨梅溪河,這個村群山環抱,流水潺潺,百鳥鳴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如上天遺留人間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大皮口村不但風景秀美,蘊藏著神奇的傳說,而且這個村歷史悠久,保持著明清大型古建筑群,如今村里150多座古建筑,鰲頭高聳,飛檐翹角,氣勢恢弘,特色鮮明。這150座古建筑中,其中明代年間建造的50多座,清代建造的90多座。另外,還有40多座四合院落青磚灰瓦,泥繪彩塑,山水人物,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院內門窗和廊枋上清晰可見雕梁畫棟、雕龍畫鳳等吉祥圖案,外墻及門頭上隨處可見花、鳥、蟲…[詳細]
杉木橋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位于郵亭圩鎮杉木橋村。始建于清初,為湘南典型的院落式硬山頂建筑。始祖胡彥林于順治年間自楚江圩(現屬冷水灘區)來此地定居,彥林公生金像、銀像、再安三子,三子暴富而建胡家大院。經過幾百年的繁衍,胡家子孫增多,大院也隨之擴建,形成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胡家大院主要由金像公房、銀像公房、再安公房、胡氏宗祠與青云塔幾部分單體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達8400余平方米,保存狀況十分完好,村民的保護意識也很強。大院坐落于村中,院前為廣闊而平坦的田野,柳宗元筆下的黃溪從村旁流過,青云塔位于黃溪河旁,風景秀美獨特,村東、村西均為寬闊的田野,村后古樹參天。胡家大院建制宏大,布局大氣,是零陵區清代古民居建筑中的典…[詳細]
樂大晚村古建筑群
  樂大晚村位于永州市新田縣石羊鎮,地處“南國武當山”東南部,是樂氏十一世先祖——均佐公于元末明初開立的基業,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樂大晚開基立業先祖“特科狀元”——樂雷發之后。樂氏四世先祖樂雷發為南宋寶祐元年特科狀元,留下了著名的“廷對八策”;五世祖斗之為開慶元年進士;六世祖仲謙“神童舉景定三年壬戌科房山京榜進士”,留有典故“子騎父當馬,父望子成龍”;樂大晚開盤祖公樂佐均啟發后裔,始終信奉著“忠孝立德、耕讀傳家”的精神,以興農勤耕為本,以重教篤賢為天,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賢達。據史記資料記栽:明清時期,樂大晚村先后出了“兩名進士,七名貢生”,清嘉慶十年乙丑科進士樂觀周、清道光六年丙戌科進…[詳細]
駱銘孫村古建筑群
  駱銘孫村歷史悠久,聲名顯赫,據《駱氏家譜》記載,駱氏先輩明初洪武年間已生息于此。駱銘孫村現存明代建筑3座以上,其歷史之久遠,規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古民居中極為罕見。村中建筑以駱氏公祠為最。公祠占地1.2畝,前有天井,后有大廳、神壇,兩側為廂房。梁柱皆由粗壯筆直的硬木構成,柱礎上麒麟龍鳳珍禽瑞獸圖案石刻浮雕神形兼備,栩栩如牛;柱撐上木雕花紋形象生動,古樸大方,刀法細膩流暢。公祠前門牌樓結構復雜,制作精美,飛檐斗拱,氣勢恢弘,牌樓上“楚南望族”四個楷書大字大氣磅薄,顯示出駱氏家族的顯赫地位。駱氏諸代人中,官居要職者甚多。村中有一駱安公排樓,樓上“錦衣總憲”匾額為萬歷御賜,其顯赫聲望…[詳細]
河山巖村古民居群
  河山巖村位于新田縣金盆鎮,離縣城約36公里,東鄰寧遠太平鎮龍眠洞村,西鄰駱銘孫村,北鄰青山坪村,是新田、寧遠、藍山、嘉禾,四縣交匯之地。村內現存58座保存較完好,微派風格的古民居,整個古建筑群布局集中,建筑嚴謹,規劃科學,底蘊豐富,極具歷史人文價值,歷來就有“小臺灣”之美稱。該村現有居民300多戶,總人口1500多人,都為駱姓。全村屬傳統農業種植村,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為支撐。還有大豆、紅瓜子、紅薯等含硒作物。2013年,河山巖村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河山巖村古民居群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歐家窩村古建筑群
  歐家窩村是一個建村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位于永州市新田縣石羊鎮。2019年,歐家窩村古建筑群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 少妇按摩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