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興寺雙塔
  在北寧城東北隅崇興寺前并立著兩座風格一致,秀麗挺拔的遼代古塔。兩塔東西相距離43米。東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均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基座每面寬7米,基座上雕有各種花紋,下部雕有獅子、負重力士和蓮瓣。向上為仰蓮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都有拱龕,內雕坐佛,外立脅侍,上飾華蓋、飛天和銅鏡。塔檐十二層,由下至上逐層內收,每層檐角俱掛有風鈴,隨風搖動,聲音清脆悅耳。塔頂的蓮座、寶瓶、鎏金剎桿、寶珠、相輪均保持完好。西塔中部還鑲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興寺塔記》小石碑。1963年崇興寺雙塔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門票/開放時間5元遼寧錦州…[詳細]
遼陽白塔
  遼陽白塔坐落于遼寧省遼陽市的白塔公園里。遼陽白塔的具體建造年代已無從考證,從建筑風格和細部的作法上看,遼陽白塔與錦州大廣濟寺塔的風格較為一致,與北鎮的雙塔也很相近。錦州的大廣濟寺塔有明確的紀年,建于遼道宗清寧三年(1057年),北鎮雙塔約建于遼道宗至天祥年間,因此可以推測遼陽白塔應建于遼代。后代雖經過多次重修、增建,但仍然保持著初建時的風貌。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層,是密檐式磚塔。塔通高70米,塔座二重,已有殘損,下部經過后世的修補。塔身逐層稍內收,八面各建有佛龕,龕內雕有坐佛,左右各立一尊脅侍,一佛二脅侍上有寶蓋、飛天。第一檐的下邊有磚雕的斗拱五鋪作,承托著檐部,朝南一面的拱眼壁上嵌有后世所…[詳細]
銀山塔林
  目的地介紹銀山塔林位于昌平區城北30公里處,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主要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遼金以東佛教圣地,為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區北部,原名“鐵壁銀山”,因懸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墻壁一樣,色黑如鐵,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銀而得名。景區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獨出云霄”最高,海拔達726.81米。景區特點是山美、樹美、塔多。山美源于漫山遍野的松、柏、橡樹,顏色也隨著樹種的變化而呈現深綠、淺綠等不同色彩。銀山南麓有眾多古塔林立于峽谷之間,最為壯觀的是華禪寺內的金代佛塔。景區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獨出云霄”最高,海拔達700多米。景區特點是山美…[詳細]
拜寺口雙塔
  位于賀蘭縣金山鄉賀蘭山拜寺口北坡臺地上一處西夏寺院遺址內,東南距銀川市約50余公里。兩塔東西對峙,相距80米左右,均為八角形密檐式磚塔,由塔身、塔剎兩部分組成,塔身表面均裝飾影塑彩繪。東塔通高39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以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塔身之上為塔剎,由剎座、相輪和剎頂組成。塔身一層壁面平素無飾,二層至十三層及轉角處皆有影塑彩繪裝飾。西塔通高40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往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一層塔身面南辟一券門,從券門可進入塔心室,塔心室平面呈圓形;二至十三層塔身每層八面各開一長方形佛龕,龕內各塑一尊彩繪造像,或坐或立,千姿百態。塔身之上為…[詳細]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寧夏自治區青銅峽市峽口山黃河西岸的一個向東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是一處塔群建筑,塔群的始建年代不詳,《大明一統志》記載:“峽山口……兩山相夾,黃河流經其中,一名青銅峽,上有古塔一百八座”。《大明一統志》是明英宗時修撰的,可見十五世紀中期塔群就已經存在了,并且當時稱其為“古塔”,可以推測塔的修建年代則更為久遠。塔的形制屬于元代新出現于內地的-教式塔,因此可以推測塔群應當是始建于元代的。塔坐落在十分陡峭的山坡上,坐西朝東,背山面水,依就山勢鑿石分階建造,自上而下,按一、三、五、七的奇數排成十二列,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因塔數而得名為一百零八塔。塔的底座為磚砌的八角形須彌座,是實…[詳細]
廣德寺多寶佛塔
  明代。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隆中山東北廣德寺北端。是我國僅存的少數幾座金剛寶座式塔之一。廣德寺,始建年代不詳,唐代名云居寺。后毀。明景泰年間重建。原位于隆中山,成化年間遷現址,改名廣德寺。明末遭兵燹,僅存多寶佛塔。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各代均有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中軸對稱布局,現存山門、藏經閣、方丈室、東西客堂及多寶佛塔等。多寶佛塔位于佛寺后,建于弘治七年(1494)至九年(1496)。通高16.8米。分塔座與塔身兩部分,塔座八角形,直體,邊長5.32米,高7.26米,設角柱,疊澀檐,四面施石券門,正門上有壁龕座佛一尊,上額石刻“多寶佛塔”四字,塔心設八角形單…[詳細]
曼飛龍塔
  曼飛龍塔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勐籠鄉曼飛龍寨北的后山頂上。曼飛龍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636~1695年),是西雙版納著名的小乘佛教建筑。塔為磚石結構,塔群由大小九塔組成,塔身潔白,塔尖金黃,宛如玉筍破土而出,因而又有“筍塔”之稱。再加上山腰橡膠樹成林,山頂辟平建塔,綠樹白塔相映,十分壯觀。塔基為一米多高的八角形須彌座,周長42.6米,座的八個角各砌一個佛龕,龕邊有彩色云狀紋飾,龕內供奉有佛像。主塔居中,通高16.29米,挺拔秀麗,另外八個小塔分列八角,各通高9.1米。九塔都是圓形、實心,塔呈葫蘆狀,塔身潔白,有各種精美的裝飾和彩畫,頂部蓮花瓣座上是貼金的喇叭狀錐體塔剎和相輪,外形…[詳細]
金剛座舍利寶塔
  金剛座舍利寶塔坐落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燈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剛座舍利寶塔”,為寺內的一個重要建筑。“金剛”在梵語中是“堅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來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剛座舍利寶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間(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這座五塔是中國現存的五座金剛座舍利寶塔中建造時間較早的一座。全塔由塔基、金剛座和頂部的五座玲瓏寶塔組成,塔通高16.5米,金剛座平面呈“凸”形,拾級登上臺基,拱門上鑲嵌著漢白玉石的匾額,以蒙、藏、漢三種文字刻著“金剛寶座舍利寶塔”八個字。環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滿了雕刻,有佛、菩薩、佛跡、景云、菩提樹、金剛杵…[詳細]
蘇公塔
  蘇公塔位于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南郊,距城約6公里。蘇公塔又被當地的維吾爾族人民稱為“吐魯番塔”。在蘇公塔的入口處,保存有建塔時的石碑一塊,碑的兩面分別用維、漢兩種文字記載了建塔的原因。該塔是吐魯番郡王蘇來滿二世為紀念和表彰其父額敏和卓的功績而修建的,塔始建于回歷1181年(公元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額敏和卓是魯克沁王的后裔,1694年出生于哈拉和卓,是吐魯番地區的統治者和宗教領袖,曾因維護祖國的統一,被清政府封為“扎薩克”。在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叛亂的斗爭中屢建功勛,分別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為輔國公、鎮國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詳細]
旅順監獄舊址
  旅順監獄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舊市區的元寶坊內。旅順監獄是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旅(順)大(連)時期-中國人民的一座法西斯魔窟。這座監獄是沙俄侵略者于1898年建立的。日本占領旅大后,日本關東都督府于1907年決定在沙俄所建監獄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監獄也由原來的85間牢房增至253間牢房,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監獄占地26000多平方米,其四周砌筑有4米高、725米長的紅磚圍墻,在圍墻的外邊還占據有大片的土地,建筑了住宅、磚窯等,內外總面積為226000多平方米。日本統治旅大的初期,“關東都督府監獄署”就設在這里。1919年改為“關東廳監獄署”。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擊斃日本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 婷婷97狠狠做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中文字幕1级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