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德殊像寺
  導游全寺分前后兩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會乘殿等組成,其中,會乘殿是寺內主殿,殿內供觀世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像前左右置三層楠木佛龕,兩側各一座楠木萬壽塔,內供無量壽佛。后殿主要由寶相閣、清涼樓、香林室和配殿等組成,寶相閣內原有木雕騎獅的文殊菩薩像,閣名是乾隆帝御筆親題。殿閣外還堆砌有別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介紹在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東臨普陀宗盛之廟,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殊像寺內的-均為滿族,供奉的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河北承德市…[詳細]
安遠廟
  俗稱伊犁廟,也稱金頂寺,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爾扎廟規制修建。固爾扎廟是喀爾喀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準部遠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這里-,頂禮膜拜。該廟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被民族0分子阿睦爾撒納潰軍燒毀。清軍平叛后-,有功的達什達瓦族全部遷住熱河。乾隆考慮到給達什達瓦族提供佛事場所,遂命在武烈河東岸建造此廟。落成后厄魯特蒙古各部首領每年夏季都到熱河聚會。安遠廟,寬146米,長255米,占地2.8公頃。全廟平面為長方形,面南偏西,內外三進墻正中為山門,面闊三楹,漢式重檐歇山頂,拱門三個,磚混結構。…[詳細]
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坐落于云南省臨滄地區滄源縣城內勐懂大街的北側。廣允緬寺又稱為“學堂緬寺”(緬寺即佛寺),是小乘佛教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寺院占地2200平方米,現存的主殿建于高0.5至1.5米的基座上,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斗式木架結構,由一圍廊式歇山頂三重檐殿堂與四方形五重檐亭閣組合而成。亭閣作重檐歇山頂,檐下裝飾有斗拱,斗拱五重上跳,拱部雕刻有云紋。大殿作三重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筑,第三層檐下側面和后背形成殿堂四周的圍廊。殿堂的門窗作有透雕裝飾,梁枋門柱飾滿了“金水圖案”,技藝精湛,是傣族的傳統工藝。大殿內并列有六根金柱,前面的梁柱上裝飾有兩條倒懸的木雕巨龍,盤旋在過廳入口的左右二柱…[詳細]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城西14公里的景真山上。景真八角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傣歷的1063年,原來建于當地小乘佛教的扎灘寺里,是寺院的戒堂,但原有的佛寺建筑現已不存,只有此亭曾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修葺,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八角亭為磚木結構,由須彌座、亭身、亭頂、剎桿等部分組成,通高15.42米,平面形式別具一格,呈十六角形。亭座是折角亞字形磚砌須彌座,高約2.5米,寬8.6米。亭身是多角的磚砌墻,各角立有磚柱十六根,四方開門,墻面內外抹淺紅色泥皮,鑲嵌各種彩色玻璃片,并用金銀粉印出各種花卉、動物、人物圖案,光彩奪目。亭頂為木結構,呈錐形,攢尖頂,鋪平瓦,形式…[詳細]
泰山岱廟
  岱廟俗稱“東岳廟”,坐落于山東省泰山的南麓。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岱廟是泰山規模最大的建筑群。自秦漢以來,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泰山,舉行盛典的地方。至唐宋時期達到鼎盛,有殿宇樓閣八百多間,金、元、明、清各代又屢經修葺增擴,遂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并稱中國四大古建筑群。岱廟占地面積約96500平方米,雉堞周匝,四隅角樓,四面辟門,廟內的建筑可分中、東、西三路。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正陽門、遙參亭、天貺殿、寢宮;東路為鐘樓、漢柏院、東御座;西路為鼓樓、唐槐院、道舍院。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大殿共九間,長48.7米,寬…[詳細]
西岳廟
  西岳廟位于陜西省華陰縣東約1.5公里的岳鎮東端。華山古稱“西岳”,是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矗立于陜西省華陰縣城南,北面黃河、渭河,南接秦嶺,海拔2100米。著名的地理著作《水經注》記載“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華山”。華山自古就負有盛名,以其挺拔險峻名聞天下,曾有詩云“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上來”,把華山的氣勢、特征,通過與黃河的對比,體現得淋漓盡致。山間的廟宇樓閣,天然奇景,名勝古跡,處處可見,各處的建筑都依山就勢巧妙地構筑,各具特色,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年代悠久的西岳廟。西岳廟在華山下約5公里處,始建于西漢武帝時期,以后成為歷代的帝王祭祀華山的祠廟。現存的建筑都是明清時增修擴建的,主要的建筑…[詳細]
北鎮廟
  北鎮廟坐落于遼寧省北鎮縣城西2.5公里的山坡上。北鎮廟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山下立有祠廟,始建于金代。根據碑刻記載,現在的北鎮廟基本上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擴建的。北鎮廟規模宏大,東西寬109米,南北長240米,廟內建筑從山下到山頂依山勢層層向上,排列而成。廟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內香殿、寢殿五重大殿,建于一個工字形的高臺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門、神馬門、鐘鼓樓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巖、翠云屏等景致點綴。御香殿共有廳堂五間,是陳放朝廷御書和皇家祭祀用香蠟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廟內整體建筑的對稱中心,也是廟內最大的建筑,殿寬23…[詳細]
玄貞觀
  玄貞觀坐落于遼寧省蓋縣城內西大街路北。玄貞觀又稱“上帝廟”,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后經過多次破壞,現在僅保存有大殿。大殿保存大體完好,但院內的地面因年代久遠,逐漸墊高,所以大殿已埋入地下達半米以上。大殿面闊五間,長15米,進深四間,寬約9.7米,正中三間,明間格外的寬大,長5.6米,超出次間(寬2.7米)一倍。廡殿式頂,斗拱碩大,布置疏朗,屋頂較為和緩,出檐深遠;屋脊布滿了雕刻,正吻頂上施拒鵲叉子;脊上的走獸是獅子、獬豸、馬、牛、羊、犬等,形態生動,栩栩如生。梁枋和斗拱上都刻有彩畫。大殿明間脊檁下釘有木牌題記,牌上墨書“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立,闔郡官庶人等監造”;檁下還釘…[詳細]
萬榮東岳廟
  萬榮東岳廟位于山西省萬榮解店鎮東南角。萬榮東岳廟的始建年代不詳,唐代貞觀時已經存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新修建。萬榮東岳廟坐北向南,現存主要建筑有飛云樓、午門、獻殿、享亭、東岳大帝殿、閻王殿等,按中國早期寺廟的布局規制,樓塔設置在中軸線前面。飛云樓是清代重建的,其余的大多是元代建造、明代修葺的。飛云樓高40米,平面呈方形,三層,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樓頂,四根通柱直達摟頂,二、三層皆有勾欄,每面各出一抱廈,形成十字形,上筑屋頂,抱廈與上部十字歇山屋頂組合十分巧妙,構成極其豐富的輪廓線;各層檐角起翹,加以檐下307組斗栱重疊,就像是云朵簇擁,有凌空欲飛之感,檐角…[詳細]
解州關帝廟
  •在關羽的家鄉,朝拜武圣人關羽,瞻仰關帝祖廟。•這里是國內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關帝廟。•觀賞廟懸掛的康熙、乾隆、咸豐三位皇帝親筆、欽定的匾額。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極為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色悠久久网国产精品99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