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
諸公井亭
  諸公井亭位于東山鎮西街。井成于明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太湖涸,東山居民用水發生困難,時里中父老倡議募金挖井,以解水荒。迨井建成,周圍居民得益匪淺,為紀念創建父老和捐金者,命名“諸公井”,以志不忘。井亭建于清代。東山舊俗中,以正月上旬出“猛將會”最為熱鬧。東山人稱猛將神為“會”,非常信奉。據《畿輔通志》云:“劉猛將軍,名承宗,廣東吳川縣人,元末,官指揮使。江淮蝗旱,督兵逐捕。后元亡,自沉于河,土人祀之。”清雍正二年(1724年),有旨祭劉承宗于各省府州縣,神因能驅蝗,且載在《大清會典》列為祭典,故代代相傳,被民間供奉為“益民之神”。初東山欲塑猛將神像,苦不得其容,神乃顯圣,作孩童…[詳細]
全晉會館(中國昆曲博物館)
  全晉會館全晉會館又稱山西會館,位于平江路中張家巷14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旅蘇晉商集資創建全晉會館于閶門外山塘街半塘橋畔,咸豐十年(1860年)毀于兵燹。光緒五年(1879年)至民國初建新館于今址。現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依次為頭門、戲樓、正殿等。頭門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界,脊柱間各設將軍門一座,明間兩扇黑漆門扉繪有工筆重彩門神,并置抱鼓石一對。以脊柱為界,前為海棠軒,后為鶴脛軒,梁枋飾以戲文浮雕。頭門左右為水磨磚貼面八字墻,壁面各飾磚雕團龍,環以纏枝紋,頂覆瓦壟起…[詳細]
東壩戲臺
  東壩戲臺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是高淳縣第二大鎮,歷史上是糧食運轉、貿易的集市,也是我縣境內重要的軍事要沖。戲臺位于東壩鎮胥河北岸,鎮政府內。原為東岳廟內酬神戲臺,因此又稱作東岳廟戲樓。它始建于明龍慶二年(1568),光緒三十一年(1905)毀于火。民國六年(1917)由本地名匠李先村設計重建。分別于1958、1981和1995年進行了三次小修。東壩戲樓位于東壩鎮胥河北岸。原系東岳廟的前進建筑,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三面環墻,一面觀戲。該戲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戲臺,下層供戲班住榻。戲樓平面呈“凸”字形,面闊三間,高11.5米,硬山頂。面積為159平方米。臺上中間,利用立柱隔成前后臺,前臺…[詳細]
常州天寧禪寺
  天寧禪寺坐落在常州延陵東路,素有“東南第一叢林”之稱。1982年3月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4月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天寧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永徽年間(公元627-652-655年),禪宗牛頭禪初祖法融禪師,因山中僧人無食,來家鄉常州募化齋糧時“筑室十余楹”為開山之始;天復年間(公元901-904年)維亢禪師途經常州,聽說法融禪師的舊事,就“施舍利,卜寺址”正式建寺,起名為“廣福寺”,不久淮南節度史楊行密改名為“齊云寺”,并稱維亢禪師為齊云長老;至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神宗皇帝下詔書,命令全國各州郡都要建崇寧寺,于是改名為“萬壽崇寧寺”;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詳細]
東山地主宅院
  東山地主宅院位于蘇州市吳中區西南東山鎮松園弄。原系金氏地主宅院,--在樓,俗稱雕花樓。建于1922年,占地5500平方米。磚雕門樓高達9米,仿木結構,飛檐翼角,運用細磚鑲嵌、透雕、高浮雕和線刻等多種手法,遍刻福祿吉祥圖案、文字及堯舜禪讓、文王訪賢、郭子儀拜壽等歷史人物故事,是中國江南磚雕藝術代表作。主樓前樓的梁、枋、柱、欄、窗等處刻吉祥圖案、三國故事、二十四孝及戲曲場景。兼用科林斯式柱頭、西式鐵鑄欄桿、“十字架”、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手法裝飾。后樓特點是采用外觀兩層內實三層的結構手法。以回廊聯通前后樓。樓北花園小巧玲瓏,因地制宜布置水池、曲橋、假山、亭榭、花木等。樓南一廳,為明代建筑。…[詳細]
滄溪戲臺
  滄溪戲臺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滄溪古鎮此處原為東吳時期所建的三元觀,清康熙年間始在觀側搭建戲臺。后屢毀屢建,現觀已不存,而戲臺尚在。戲臺坐東朝西,磚木結構,3間,2層,面寬13.5米。臺面呈“凸”字形,中部明間為單檐懸山頂,兩邊次間為單檐硬山頂,小瓦覆蓋,檐角高翹。戲臺前有“滄浪一曲”橫匾,為清方苞所題。前臺中堂通花雕刻“雙龍戲珠”圖案,兩旁進出口各有扇形橫額,一為“出將”,一為“入相”。臺頂做方格藻井,繪“踏雪訪友”、“羲之愛鵝”等民間故事圖案。戲臺前廣場正中有兩株樹齡200多年的樅楊,樹干挺拔,枝葉繁茂,映襯戲臺,古意盎然。…[詳細]
將軍崖巖畫
  將軍崖巖畫鐫刻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西南郊錦屏山馬耳峰的西崖上。馬耳峰西崖的形狀為橢圓形,長22米、寬15米,面積約330米,表面稍凸,巖石呈黑色。將軍崖巖畫發現于1979年,刻畫在將軍巖西崖的坡面上,畫面高20余米,寬11米左右,以敲鑿、磨刻手法刻于平整黑亮巖石上。巖畫分三組,在三組的中心位置,矗立著三塊脫離山林的自然巨石,石面分布著對稱的圓窗圖案,窗徑在3~7厘米之間。第一組位于西部,在長4米、寬2.8米的范圍內,雕刻有類似人面的圖案十幅,類似獸面的圖案兩幅,類似草或禾苗的圖案十三幅,還有九個符號不識其意;第二組位于遺跡南側,長8米、寬6米,這組巖畫中有的類似獸面,但無輪廓,只有眼、鼻、口等,其…[詳細]
金家村陵墓石刻
  金家村陵墓石刻:位于丹陽后巷鎮建山金家村。從景安陵旁邊的路一直向北,大約5公里,是一丁字路口,左轉約600米,在路的左邊就是金家村。開車進入村里,找個空地停車。一直向南走,有一片大的田地,四周被圍著,順著田壟,走到最南端,石刻就在那里。這個石刻比較難找,因為田地地勢低洼,四面地勢都比這里高,所以在外面根本看不見。朱偰考察丹陽的南朝石刻,把這里漏掉了,可見多么難找啊。因此《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里沒有此處的照片,也無法比較這個石刻的磨損變化。據《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文物部門1977年4月將沉于水塘和土中的天祿、麒麟提升安放。東為天祿長2.38米,高2.25米,頸高1.2米,體圍2米,頭已…[詳細]
張家庫陵墓石刻
  張家庫陵墓石刻蕭融墓神道石刻位于南京市棲霞鎮張家庫西南,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廠中學內,有神道石辟邪1對。1980年9月,時南京煉油廠在基建施工中,于失考辟邪西北方向約1000米處,發現一墓葬,由南京市博物館對該墓進行清理。根據出土墓志,知為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弟、桂陽簡王蕭融與其妃王慕韶夫婦合葬墓,從而確定這對失考辟邪即是梁桂陽王蕭融墓神道石刻。東辟邪為雌獸,保存尚好,頭微南偏,長3米,胸寬1.45米,高3.92米。西辟邪為雄獸,殘缺嚴重,通體南半如刀劈去四分之一,北半亦剝蝕,后臀上部缺一大塊,上額部分0-,胸前有縱橫裂紋,現已修復。長2.95米、胸寬1.1米、高2.6米。兩辟邪相距2.5米,無角,頸…[詳細]
徐家村陵墓石刻
  徐家村陵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棲霞區燕子磯鎮附近徐家村(現為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廠廠區內)。墓主失考,僅存神道石柱一,柱頭圓蓋和小辟邪已失,柱身飾24道瓜棱紋,上端有一寬1.10、高0.80米之長方形柱額,刻文剝落無存,柱額下飾有一圈繩辮紋和一圈交龍紋,柱座上圓下方,上為雙螭,下為方形基座,基座四面紋飾已蕩然無存,從石刻形制分析,應為南朝陵墓石刻。金陵石公司化工一廠因擴建廠房出資,市文管會于1978年4月將該石刻提升至地表之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2020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