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安洞真觀
  洞真觀位于新安縣西部的爛柯山,是豫西名剎、道教圣地,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道觀建筑始建于宋、金時期,有千年之久。洞真觀分三進,前為山門,入內為三清殿,二進為官廳、王母殿,三進為玉皇殿,兩側為道房。洞真觀最主要的建筑為三清殿,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木結構,單層歇山頂,兩面坡琉璃瓦覆面,脊飾陶獸及半浮雕牡丹。大殿梁架上繪有龍、云紋等圖案,殿內尚存壁畫23幅,輪廓清楚、典雅莊重、內容豐富,有宗教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等。觀內有古柏五株,蒼勁挺拔。現存歷代碑刻60余方,青石質,內容多為修醮重建、名人題記、圣旨碑等,史料及藝術價…[詳細]
輝縣山西會館
  山西會館位于輝縣市區南關街西頭路北,其前身為關帝廟,是晉商在輝縣設立的館所。創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嘉慶二年至十七年(1797-1802)陸續增建,形成完整規模。坐北朝南,為一中軸式布局的建筑群。由大門、二門及戲樓、拜殿、大殿及其兩側的配殿、配樓、鐘鼓二樓、廂房等15座39間建筑組成,形成主院一進兩院,兼左右跨院的格局,占地面積達到2706平方米。大門、二門為懸山式,大拜殿為勾連搭結構,分別為卷棚頂、懸山頂,鐘鼓樓為卷棚頂,其余均為硬山頂建筑。清嘉慶五年(1780)石獅1對,為鎮館之寶,戲樓木雕、鐘鼓樓磚雕、石雕及繪畫圖案,逼真的人物故事場景,形象的動植物、花卉圖案是會館建筑雕刻、繪…[詳細]
西蔣村馬氏莊園
  馬氏莊園位于安陽西21公里的蔣村鄉西蔣村,為清末頭品頂戴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其地北倚壽安山,南臨珠泉河,西近巍巍太行,東連華北平原,輝映于行山洹水間,尤具勝觀。莊園建于清光緒至民國初年,前后營建近50年之久。主要建筑現存基本完整。建筑群主要由北、中、南三區組成,共分六路。其中北區一路,建有二個四合院;中區四路,其中西三路為住宅區,每路前后又均建四個四合院,每條中軸線上各開九道門,俗稱“九門相照”。東一路為馬氏家廟,前后兩個四合院;南區一路,其中軸線上亦為九門相照格局,前后亦由四個四合院組成。在中心建筑的東、西、南三側則各建一排配房環衛。三區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廳、堂、樓、廊、房、門等,共計308…[詳細]
夏家院民居
  建于明末清初,是陽武縣(1950年3月,原武縣,陽武縣合并取首字定名為原陽縣)最大財主的一處私宅。因房主人為夏姓,故稱“夏家大院”。1949年原陽解放時,夏家已經“絕后”,只剩一位“寡婦”支撐家業,故當地又把這座院落稱為“夏寡婦院”。夏寡婦的丈夫名叫夏綿祖,字瓞生,號繩武,生于請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二十四日,卒于民國十三年(1924)五月初九日,年僅二十六歲,未留下后代。夏寡婦的丈夫夏錦祖在堂見中排行十四,晚輩俗呼夏寡婦為“十四嬸”,約1956年去世,年近60歲。夏綿祖之父名叫夏聯奎,字捷三,教授文林郎,癸已科(1893)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二十七日生,民國七年(1928…[詳細]
小店河村民居
  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位于衛輝市城西北太行山東麓,距市區26公里處的獅豹頭鄉小店河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閻氏第十世宗祖閻榜所建,有十幾個深宅大院,格局保留尚好,但很多老宅子在自然損毀.…[詳細]
青龍宮
   青龍宮座落在武陟縣龍源鎮萬花村,占地50余畝,建房90余間,青龍宮是座龍宮,所以整體布局為南北狹長地龍形建筑,左右對稱相當嚴謹。宮內處處洋溢著龍文化的氛圍;不論屋頂檐還是梁柱門窗處處雕畫著龍的形象。這里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文物觀光勝地。獨具特色,引人入勝。 青龍宮座落在武陟縣龍源鎮萬花村,占地50余畝,建房90余間,四周均臨大道,門前廣場有公路直通縣城二環路,交通方便。 青龍宮是座龍宮,所以整體布局為南北狹長地龍形建筑,左右對稱相當嚴謹。宮內處處洋溢著龍文化的氛圍;不論屋頂檐還是梁柱門窗處處雕畫著龍的形象。大至數尺之巨,小之盈寸之微,各顯神態、栩栩如生,進入青龍宮,猶如身處龍的世界,定會使你…[詳細]
沁陽藥王廟木牌樓
  沁陽藥王廟木牌樓位于沁陽市老城區東北隅的合作街藥王廟內。碑載:“廟創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峻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后增修四圣殿、對庭、瀟灑閣、東禪院。藥王廟建成后,成為各方藥商祭拜藥王、洽談懷藥貿易的中心,F僅存木牌樓和東西對庭。 藥王廟木牌樓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年),屹立于長10.5米、寬3.2米的臺基上,為四柱三間牌樓式建筑。四根立柱一字形排列,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抱鼓石,正背兩面的枋額華板均為透雕木刻。木刻內容有人物故事、錦禽花卉、祥龍瑞獸等。主題畫面飾以貼金裝飾,富麗堂皇,形成一條自然完美的藝術畫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枋額雕飾上,正面鳳在上、龍在下,背面龍在上、鳳…[詳細]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位于博愛縣蘇家作鄉寨卜昌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免費參觀。 寨卜昌村背靠太行,南瀕沁河,依山傍水,寨卜昌村古建筑群是明代遷至此地的藥王卜昌、油王卜昌、喬卜昌共-筑而成的封建地主村寨,F存建筑少數建于明末清初,大部分為清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修建。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清代民居建筑群,二是古寨墻、寨河、石橋。河南焦作博愛寨卜昌村古建筑群 寨卜昌村古建筑群清代民居建筑,主要包括12個院落和1座祠堂。其中1號院為二進四合院,現存4座20間。2號院3號院為主挎平行式二進四合院,現存2座16間。4號院現存5座22間。5號院現存5座19間。6號院現存7座27間。7號院現存4座16間。8號院…[詳細]
迎恩宮
  迎恩宮位于王屋山主峰天壇山腳下,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年),與王屋山道教“三宮”紫微宮、陽臺宮、清虛宮為同時期建筑,后幾經毀圮,幾經重建,F存建筑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其宮名的由來和用途都很明確,宮內《重修山門碑序》載:“相傳唐親王駕臨,山民迎恩而得名”!稘纯h志》載:“宋徽宗登基之初曾駕臨華蓋連珠峰,該宮為其駐蹕處”。迎恩宮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宮前有五座小山環繞,有“五官朝宮”之說。宮院平面布局呈長方形,有建筑9座25間,依地勢分為上下兩進院落,總面積922平方米。下院為四合院式木結構建筑,依次為山門、東西廂房和祖師殿。上院為磚石琉璃建筑,依次為土地廟、南…[詳細]
寧陵東關清真寺
  寧陵東關清真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陵縣城關回族鎮東關村清真寺街,座西朝東,據傳始建于元代,以后逐漸擴建。明萬歷九年(1581年)擴建。建有大殿、講堂屋、水房、女寺、藏經樓等房舍共70余間,占地10畝4分。布局巧妙層次分明,雕刻精美,古樸典雅。僅于清朝同治年間大修一次!0”中,清真寺遭到了嚴重破壞。不僅拆掉了南北講堂、對廳、內宅、水房等房屋,內壁裱畫也毀壞一空,墻壁裂縫,致使大殿整體傾斜,寺院建筑呈現衰落之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上級撥款和當地回民集資的情況下,于1987年春對清真寺進行大修。目前,清真寺占地面積10畝2分。該寺以大殿、南北兩院、望月樓三大部分組成。大門樓(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欧美 |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