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張千佛閣
  中張千佛閣為省保單位,為明代古建筑。位于內丘縣中張村村中央,東西主干道的北側。1993年7月15日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王交臺牛王廟
  邢臺市內邱縣城西小馬河上游,有三圣廟一座,即牛王廟,它位于內邱城西13公里王交臺村南一土丘上,現存為清代建筑。大殿中間供奉著牛王、五道、土地三位神仙(民間也稱“三圣”),牛王居中,五道在左,土地在右。三圣下邊是牛王爺的兩位助手,左邊是專司牛馬等牲畜疾病的專職獸醫趙醫生、右邊是專司放牛、訓牛的牧童小張。據當地老百姓講,牛王原是一名道士,因看重這一風水寶地,長期在此修行,尤其對牛馬等牲畜情有獨衷,關愛有加,老百姓經常請他為牲畜治病,在當地享有很高威望,其死后被奉為牛王,并在此建廟祭祀。在牛王廟的右前方有一座古戲樓,是人們為感謝牛王爺的大恩大德,廟會期間唱戲用的。據王交臺村上歲數的人介紹,過去在戲樓…[詳細]
堯山城址
  堯山城址位于隆堯縣城正西偏南6公里的堯城鎮地下,面積約1平方公里,北鄰泜河,西北4公里為堯山、宣務山,正西1公里為明代以前的泜河故道。此地唐代以前為較大的村鎮,隸屬柏人縣管轄。唐天寶元年(742年)柏人城廢于洪水,遷縣城于此,更名堯山縣,經歷360多年的繁榮,至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該縣城又被洪水淹沒。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現今堯山城北200米處修路曾在地下挖出過城墻垛口及鍋灶遺跡;七十年代修地道,曾在距今南城門以南20多米處的地下挖出過磚石結構的城門遺跡,距地表 丈余。這說明唐宋時期的堯山城較好的掩埋于地下,其文化內含一定十分豐富,為研究唐宋時期的城池建制將提供完整而珍貴的實物資料。…[詳細]
柏暢城遺址
  柏暢城遺址位于邢臺市臨城縣東柏暢村西南山坡之上,系戰國至漢時期的一個處古城址,又稱柏暢侯城,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柏暢城城墻依山勢高低而筑,墻系系夯基而成。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800米,面積約400000平方米,城墻西、南兩面斯續尚存,北面和東面已被平掉。在柏暢城址內外,繩紋磚瓦和碎陶片俯拾皆是,當地農民耕地時,不斷發現鐵劍、三校銅鏃頭。從磚瓦、陶片的紋飾和箭鏃的特征,系戰國至漢時期的遺物。柏暢城據隆慶《趙州志》記載,柏暢城在臨城縣西十五里,為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趙敬肅王兒子為侯。于此單姓建國,《寰宇記》載:“詆水東經柏暢…[詳細]
西鎮李氏墓
  西鎮李氏墓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西鎮村。文物級別:省級批準時間:1993年7月15日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城東10公里西鎮村西北50米處,有一處北齊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為1號墓,中為2號墓,西北為3號墓,東北為4號墓。1、2、4號墓1975年均有封土,3號墓封土早年即不復存在。1975年冬,當地在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挖去1號墓部分封土及2、4號墓全部封土。2號墓墓頂被壓塌,后被生產隊取磚拆毀。4號墓被挖及墓道,墓室無損。根據墓志,該墓群為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群。1號墓為北齊司徒府中兵參軍事李祖牧先夫人墓,2號為李祖牧及夫人合葬墓,3號為李祖牧第二子李君明墓,4號墓為李祖牧第三子李君穎墓。趙郡李氏為北朝…[詳細]
順德府文廟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又名孔廟)的主要建筑。《順德府志》記載:順德府文廟“建自唐,尋廢”。順德府文廟大成殿原名為“文宣王殿”,唐開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自此全國孔廟的主殿皆被稱為“文宣王殿”。“大成”取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一語,孟子贊頌孔子達到了集古圣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趙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賢之成”,下詔將“文宣王殿”改名為“大成殿”。現在各地文廟大成殿門額上方橫匾的刻字為清雍正皇帝御題“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大成殿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建造在一個平面呈長方形的石砌臺基之上,前有很寬的月臺,青石地面,東西長30.8…[詳細]
邢臺天寧寺
  天寧寺俗稱西大寺,邢臺名剎,與“東大寺”的開元寺東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僅存的兩座元代建筑之一,金頂琉璃瓦的建筑規格是絕無僅有的。 根據史料記載,元代天寧寺被稱為巨剎,名“大天寧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水殿,虛照禪師塔及大量的歷代石刻。 天寧寺原占地40余畝,有前殿、大殿和后殿,配有鐘樓、鼓樓、碑林等建筑群。由于歷史原因,現僅存天寧寺前殿,該殿重修于元朝初年,是我國北方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筑,具有典型的時代風格,是邢臺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座始建于唐的歷史名剎于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是元代太子太保劉秉忠早期出家的地…[詳細]
江浩故居
  江浩故居是玉田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玉田縣城東南12公里的散水頭鎮北劉家橋村西側,東距鄉間油路0.5公里,北望京秦鐵路10公里。周圍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發達,水源豐富,環境宜人。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浩生于1880年,卒于1931年,原名江文浩,是中國0早期革命活動家,0玉田縣地方組織創始人,早年曾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投身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以后,潛心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說,在李大釗的幫助和影響下,從一個愛國主義革命家逐步轉變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他曾歷任國民-會參議院議員,0中央南昌起義革命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曾多次同毛澤東、-…[詳細]
孟家泉遺址
  時代:舊石器時代孟家泉舊古器文化遺址位于河北省玉田縣城東石莊村北,北依京沈公路,西臨榮輝河,南靠京秦鐵路,周圍地勢平坦,交通發達,村莊稠密,景色宜人。遺址東西長90米、南北寬75米,原為一水域廣闊的水泉,也是榮輝河源頭之一,八六年水泉出現干涸現象,時有群眾挖山取土,發現龍骨,即動物石,為此被確定為舊古器時代文化遺址。一九八六年六月,中國科學院與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李毅來孟家泉,同市縣文物部門共同試掘,并對部分出土標本做碳14測定,認定孟家泉遺址為舊時器時代文化遺址,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九八六年九月,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教授進行勘察,給予高度評價。十月,中科院李毅、董視安等人正式發掘,…[詳細]
西寨遺址
  西寨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北省遷西縣東部灤河北岸臺地上,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遺址平面呈橢圓形,面積96200平方米。發現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積群等重要遺跡現象,出土完整或可復原的遺物近5000件。遺址大體可分兩期,一期遺存年代稍晚于興隆洼文化,而與上宅中期早段及新樂下層文化大體相當;二期遺存年代與趙寶溝文化大致相同。西寨遺址是一處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漁獵于一體的大型史前遺存,反映了灤河中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祭祀地點和太陽紋刻石的發現,對研究古代宗教和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寨遺址考古還展示了當時極其發達的捕魚業。該遺址為研究探討灤河流…[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啊V在线观看精品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