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楊氏宅第(楊孝子祠)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鳳凰鎮恬莊北街楊宅為清朝乾隆初期所建。由榜眼府、楊氏南宅和楊氏孝坊組成。自2006年開始,市鎮兩級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修復后的三處古建筑占地面積558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132平方米,為傳統明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相傳唐宋興盛之極的河陽古鎮在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數千間房屋毀于戰火。古鎮鎮民看中河陽山東麓約二公里外一條叫“奚浦塘”的小溪,舉族遷徒至小溪兩岸定居,于是便有了恬莊古鎮。清代乾隆中期,古鎮進入了鼎盛時期。恬莊古鎮人文薈萃,狀元、榜眼、進士、舉人等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當數清代順治年間狀元孫承恩、咸豐年間榜眼楊泗孫、嘉慶年間進士楊希銓、道光年…[詳細]
常熟燕園
  燕園,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古城區新峰巷該園至今已有220多年歷史,是常熟古典園林中存世時間最長、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私家園林之一,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燕園自1982年起陸續修復,當年對園中三嬋娟室、佇秋簃等景點按原有布局進行了重建,于1984年上半年竣工并對外開放。1998年6月,燕園實施第二期修復工程,于2000年10月竣工,歷時3年,共投資200萬元,對燕園16景中的五芝堂、賞詩閣、天際歸舟等12景進行修復,得以重現。2007年3月起,又將燕園十愿樓、冬榮老屋、一希瓦閣、竹里行櫥四景修復,主要恢復建筑面積376平方米。建筑風貌和原先保持一致,充分體現江…[詳細]
衛道觀前潘宅
  衛道觀前潘宅即禮耕堂,位于平江路衛道觀前,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宅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徽商潘麒兆所建。占地6700平方米,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五路六進,后通混堂巷,規模龐大,屋宇高峻,裝修精致,現狀尚稱完整。中路建筑偏西,依次為門廳、轎廳、大廳及三進樓廳。大廳原有“禮耕堂”匾額,系硬山造,面闊五間17米,進深13.7米,臺基為花崗巖鎖口石加側塘石,高55厘米,鎖口石厚達26厘米。明間設置踏步三級,制作精細,平整光滑。扁作梁結構,前廊設一枝香軒,廳內置前后船篷軒,中為四界大梁。前檐挑檁頭雕水浪龍頭鯉魚,內挑雕靈芝梁墊,原廳內左右梢間隔有矮墻半欄,喜慶祝…[詳細]
敬業堂(沈廳)
  敬業堂俗名“沈廳”,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沈萬三后人沈本仁建成,共七進五門樓,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大小一百多間房屋,為典型的“前廳后堂”的建筑格局,前部是水墻門,供停靠船只、洗滌之用;中部是墻門樓、茶廳、正廳,為接送賓客,辦理婚喪事及議事之處;后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后廳,為生活起居之處。前后樓屋之間均由過街樓和過道閣連接,形成一個大的“走馬樓”。整個建筑規模宏偉,布局嚴謹,雕飾華麗,精雅古樸。1986年、1990年、1996年分別進行了維修,1995年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沈廳位于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房屋,分布在100米長…[詳細]
先蠶祠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五龍路口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漢族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并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并衍生出許多風俗。先蠶祠是漢族古典廟堂式建筑,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旁側是八字形清水磚壁,樸素雅潔,再前過柵門是小廣場,原是香客集散處。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上方分別書寫“織云”和“繡錦”是為當年盛澤絲綢業繁榮的寫照。過門樓不遠就是戲樓,戲樓兩側與廂樓相通,戲臺朝北,下面的石板廣場延至正殿前,場地開闊,可容萬人。正殿雄偉高敞,供奉中中華民族人方始祖軒轅、神農和嫘祖三座塑像,各位都知道軒轅就是黃帝,神農是我國的農業祖先…[詳細]
同里耕樂堂
  耕樂堂,位于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朱祥曾因協助江蘇巡撫周文襄公,修建寶帶橋有功,授予他官職,朱祥不愿為官,決志歸隱,引疾家居,一時達官敬重之。周文襄公、吳匏庵、趙半江、莫鱸鄉俱有贈詩,莫又為之記。晚歲益遺世務,日與鄰翁野叟徜徉山水間。耕樂堂是傳統的前宅后園布局,前宅由門廳、正廳、堂樓,后園由荷花池、三曲橋、三友亭、曲廊、鴛鴦廳、燕翼樓、古松軒、環秀閣和墨香閣組成,園西還有西墻門,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畝四分)。初建時,共有五進52間,后歷代興廢,已非原制。現有三進41…[詳細]
學政試院
  學政試院時代:清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泰州的“學政試院”,也就是過去考秀才的場所。試院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門前有一座青磚砌成的高大照壁,“學政試院”四個端莊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陽光下更外奪目。燦燦的光輝,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閃耀它的光輝;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觀榜圖》細細看來有趣極了,榜前簇擁的觀榜者,有老有少,他們在尋找著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不用說,笑逐顏開者定是那金榜題名的人,而名落孫山者則顯出垂頭喪氣的樣子。更有意思的是農家的小狗和大白鵝也大搖大擺在這觀榜的人流中,鄉土氣息呼之欲出;廣場東西兩側聳立著四柱三門的東西轅門,門額上分別刻有“騰蛟起鳳”和“紫電青霜”我雖不知道它的用意何在,但我…[詳細]
適園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區南街該園占地七畝有余,為邑人陳式金于清咸豐四年(1854)就宅旁隙地所建,本名適園,俗稱“陳家花園”。江陰陳氏系江陰望族,陳式金本為山水畫師,巧于園林構思,謂無意為園而適成之,故名適園。部分毀于庚申兵燹。其子陳曦唐(字燮卿),光緒丙戌進士、工部主事,亦善山水花卉翎毛。倦歸故里后,以10年時間補廊培屋,移樹浚池,為園增色。日軍侵占江陰,適園曾遭破壞。解放后,迭經人民政府撥款整修,漸復舊觀。園內鑿湖壘山,湖北雙峰疊翠,其上有超然臺,已廢。湖南有水流云在之軒,東連過香廊、曲橋,至秋聲舫。舫前為響秋軒,舫后為易畫軒,凡求畫者須以詩相交換故名。再過斜廊達得爽亭,中嵌巨鏡,…[詳細]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紀念館)
  史可法墓在揚州市廣儲門外街24號梅花嶺畔。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崇禎進士,南明大臣,抗清名將,初為西安府推官,后升任南京兵部尚書。崇禎十七年(1644)明亡,南明弘光政權建立,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督師揚州。順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圍困揚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執,不屈而死。嗣子副將史德威尋遺骸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嶺下,實現他生前的遺愿。清初曾建祠于大東門外,后圮。乾隆年間(1736~l795)于墓西側建祠,并謚“忠正”。咸豐間(1851~1861)毀于兵災,同治九年(1870)重建。民國24年(1936)和37年(1948)曾進行過維修。現存建筑除遺墨廳、梅花…[詳細]
汪氏鹽商住宅
  汪魯門鹽商住宅,原占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是揚州現存規模較大的鹽商住宅之一。住宅內大部分建筑為上樓下廳結構,樓上每個房間之間均相通,形成“串樓”,這樣的格局在老宅院中較為少見。最為考究與精美的要數面南正廳,是揚州現存鹽商住宅中體量最大、最為完整的楠木廳。從用材上說,廳內圓柱、構架、大梁、山界梁、金童柱、楞枋、步川、椽子、雕飾構件無一不是楠木。從木工工藝上來說,柁梁為月梁式,直徑達0.6米,山界梁與柁梁之間金童柱是方木形,其下端墊為斗口式(櫨斗)。其上脊梁端不用金童柱,而用大斗口承托。木椽為方形,不是常見的半圓椽式。廳前船篷軒跨度達2米余。木作綴以雕飾,工藝洗練、圓熟、直率,無不彰顯楠木本質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蜜桃 | 一本在线精品播放 | 亚洲欧美专区另类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