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樊店關帝廟
  樊店關帝廟位于翼城縣南唐鄉樊店村中。寺廟坐北朝南,東西35.86米,南北45.8米,占地面積1642平方米。據戲臺脊檁下重修題記載,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創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廟內戲臺和正殿為明代建筑,倒座房、山門為清代。樊店關帝廟一進院落,中軸線上南為戲臺,北為正殿。戲臺兩側有掖門和倒座房。正殿用大額,面寬三間,進深五架,單檐懸山頂。大額下施綽幕枋,其上有斗栱七攢,均為三踩單昂斗栱,僅正中一攢出斜昂。坐斗呈方圓瓜棱形,隨位置變化。后檐柱頭科施三踩單昂斗栱。平身科逐間一攢,廂栱抹斜,明間平身科出斜昂。殿內兩品屋架,五架梁用彎材,上立瓜柱承托三架梁,三架梁上施脊柱、叉手承托脊…[詳細]
孝義慈勝寺
  慈勝寺又稱法性禪院(金·泰和七年敕賜),是山西省旅游名勝景點之一。位于孝義市高陽鎮蘇家莊村,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始建于金·天會九年,明中葉遷址北移并重修了大佛殿,清康熙、乾隆、嘉慶、同治年間都曾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擴建和維修,建國后,由縣政府撥款維修天王殿、鐘鼓樓、山門,現保存較完整。慈勝寺具有獨特的明清建筑風格,坐北向南,中軸線經緯分明,依次排列山門、天王殿、正殿、東西鐘鼓樓、東西偏殿、東西照壁,單進四合院的布局合理,設計精巧,創建870余年來,主體建筑依然穩固。山門進深一間,磚雕柱頭斗拱,硬山頂,為黃蘭青琉璃瓦覆蓋。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拱型平…[詳細]
凈石宮
  凈石宮時代:明、清地址:洪洞縣提村鄉干河村凈石宮位于洪洞縣堤村鄉干河村西凈石山下北側,又稱宮觀廟。廟院西高東低,南北走向,東為側院,西為主院,均為一進,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創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明清均有修葺。凈石宮東院狹長,北端設大門,面寬一間,進深兩椽,雙坡懸山頂。南端有窯洞三孔,旁設門通往西院。西院為主院,高出東院一米。正殿建于西院北端,坐北向南,面寬三間,進深六椽,懸山筒瓦頂,前置月臺;殿內有明萬歷年間懸塑,及清順治五年(1648年)繪制的壁畫,天花上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題記。南端為戲樓,坐南向北,樓高兩層,面寬三間、進深六椽,懸山琉璃瓦覆頂,下層明間設門通往凈石山,…[詳細]
梁家灘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平遙縣城南19公里梁家灘村西寶峰山南麓,全稱“白云禪院”,曾名“西域寺”。全寺依山勢南向構建,層次疊上,別具一格。共計四進,衢道能上下,回廊可周旋。據現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十一月碑碣推斷,白云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間。時有紳士侯伯威,汾州平遙縣南良莊人,在當地口碑頗佳,“頭畜旺盛,地產積粟俱有千萬”。侯伯威在本莊南西峪有承糧山莊一處,為求神靈庇佑,侯獨資在此建一“白云庵”,后又擴建為白云寺,并將該處莊田贈為寺產僧業,以供自養。白云寺初建時只有正殿和東西兩廡,嘉靖十六年(1537),侯伯威之嫡曾孫侯迺再發虔誠,決心重修,并補蓋南殿。由于所需資金龐大,侯迺除傾囊而出外,還得四處募化。當…[詳細]
玉虛宮下院
  時代:清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柳林縣城青龍城寶寧山始建年代不詳,主殿玄天殿匾額為明正德年間(1510年)。宮址坐南朝北,依山勢而建,七十二臺階至山門,二進院,有玄天殿、觀音堂、藥王殿、圣母殿、子孫乳母殿等建筑。主殿玄天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布頂,琉璃剪邊,坐落在高大的磚砌臺基上,周設欄板、望柱,前出垂帶踏道。明次間辟隔扇門,稍間置直欞窗,前檐插廊,進深一椽,兩山墻連接磚徹影壁,呈八字型,用琉璃拼成雙龍戲珠圖案。檐下斗拱為五踩雙下昂,明間平身科出斜拱。梁架用材規整,徹上露明造,為四架椽對前搭牽用三柱,上用蜀柱托雙步梁,再上用蜀柱、叉手、合沓托脊檁。殿臺上置木雕神龕,內塑真武像1尊,…[詳細]
古交千佛寺
  千佛寺是古交市有名的古剎。它座落于古交市區南端,兩川相夾,背山臨水,左有鐘樓壯其威,右有井泉毓其利,面對寨亭,廟貌莊嚴古樸,距今約有千年歷史。因共有石雕像千余尊,故名千佛寺。據寺中遺留石雕小佛和歷代續修碑記推測該寺創自唐代,中華民國二十一年曾多次增補修繕。當時有大雄寶殿三楹;羅漢殿于左,十五殿于右,天王殿山門于前,各三楹,中設佛事飾以金碧旁修鐘鼓二樓及樂臺。擴建關帝、伽藍、龍王、馬王殿和禪房院內之講堂、禪室、齋廳、廚傳次第畢具。焚修有所,-有堂,朝鐘暮鼓,聲應巖谷,巋然一大招提也。千佛寺除腹地寺院外,據說西靠土山,上有七級浮屠,谷名寺塔梁,東臨大川河,面對水泉寨玉皇廟,北有木結構寺樓一座,上有…[詳細]
太原文廟
  文廟(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太原市迎澤區文廟巷3號太原府城之文廟,原在城西縣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帶,規模雖壯觀,但遠不及今文廟。清光緒七年(1881年),汾河決堤,文廟毀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撫張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廢墟(今文廟址)之上,大興土木,新建文廟,文廟巷之名稱亦得于此時。新建的文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門、廡、祠,組成三進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星建筑,較之原廟更為恢宏、莊重、婉雅、俊逸。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文廟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漸發生了演變,到1920年,文廟改辟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新中國誕生后,于1951年,將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詳細]
平遙惠濟橋
  惠濟橋時代:清地址:平遙縣城下東門300米處平遙惠濟橋位于平遙縣古陶鎮東城村。橫跨于惠濟河下游,九孔聯拱石橋,俗稱九眼橋。據碑文記載,原為木板橋,清康熙十年(1671年)始建五孔石拱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增為九孔拱橋。乾隆、同治、光緒年間曾予補筑修葺。惠濟橋南北走向,橋全長80米,寬7.4米,各拱券凈跨4.2~4.9米不等,橋墩高5~7米,橋面略呈弧形,條石鋪墁。中間五孔橋洞的拱券頂兩旁分別雕龍首、龍尾,各伸出橋壁1米余。橋身兩側設石雕欄板、望柱,兩側欄板各50塊,雕刻珍禽異獸、吉祥花卉以及福、祿、壽字紋樣,望柱頭雕獅子、花蕾、八寶形象。橋基上、下游方向,皆筑有緩沖作用的三角形石基,石…[詳細]
雷履泰舊居
  雷履泰舊居雷履泰舊居(第四批省保)時代:清雷履泰(1770——1849年),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創始人。故居為雷履泰中后期20余年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建于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故居坐北朝南,主體建筑由東院、中院(慣稱西院)、東偏院和西偏院等4座自成一體而又相互貫通的院落組成。占地3888平方米。中院(或稱西院)是“故居”的主體,屬平遙典型的“三截兩院過道廳”院式格局。房舍建筑用材碩大,造型粗獷,磚木石構件雕飾別致。票號是出現在19世紀20年代的的一種私人金融組織,主營異地匯兌、存款、放款三大業務,也就是私人銀行。雷履泰是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國第一家票號創始人。雷履泰早年在平遙,-場當學徒…[詳細]
平遙市樓
  時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中心南大街中部始建年代不詳,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慶十八年(1813年)、同治九年(1870)、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統三年(1911)曾有補葺,市樓為三重檐木構架樓閣,樓高18米,黃綠琉璃瓦頂,歇山頂造,底層面闊進深各三間,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為通道,東西筑磚石臺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磚墻,東西各有券門一道,四周圍廊,每角有柱三根,柱間廊額,平板枋聯接,上施斗拱,一斗二升交麻葉,明間平身科一攢,平座斗拱為五踩重翹,平身科兩攢,角科附角頭廂拱做成鴛鴦交首拱,滴珠板狹長,全部斗拱外露,二層平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乱码中文字幕 | 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午夜福利在线91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