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北依澗永福寺過殿
  寺院歷史悠久,具有元代建筑遺風,明、清兩代曾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寺院占地總面積4652.5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1302.3平方米。寺院依據土臺而建,坐北向南,前后兩進院。從路旁登臺階十數級而上平臺,臺由花格磚墻圍繞,兩側猶有八字形掩壁。平臺上的天王殿即寺院之前殿,面闊5間,進深5椽,懸山式,通面闊21米,明間為通道。甬道之北的中殿屹立于高臺基上,面闊5間,進深6椽,殿內雙槽,單檐歇山頂。柱礎素面覆盆式,柱頭卷剎,有側腳生起。普柏枋至角柱出頭,刻海棠線。斗拱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昂為琴面式,假昂。補間鋪作次間4朵,明、梢間3朵,梢間與轉角鋪作呈鴛鴦交首狀,拱頭抹作斜面,斜度甚小。用材比例17:11,…[詳細]
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時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崇善寺大悲殿位于太原市迎澤區崇善寺街9號,原為隋煬帝行宮,唐初稱白馬寺,后改稱延壽寺、宗善寺,后來又叫新寺,明代時,更名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三子朱棡為紀念其母,在原寺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毀,僅存主體建筑大悲殿。大悲殿是中國現存較完整的明初官式木構建筑。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黃綠琉璃瓦剪邊,通高近20米。前檐明、次間設四抹方格隔扇門,梢、盡間設隔扇窗。后檐明間設板門,可前后通行。檐柱側腳明顯。斗栱布局疏朗,上檐斗栱七踩單翹重昂,下檐斗栱五踩重昂,除下檐盡間無平身科外,其他逐…[詳細]
唱經樓
  唱經樓(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樓兒底街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布政司前,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劉魯重修,相傳前明秋榜揭曉,唱五經魁首于此,故名“唱經樓”。是明朝以來科舉考試宣唱考生客次的地方。現存建筑以唱經樓為主,由正殿、春秋樓、通廊相結合,平面布局呈“工”字形。唱經樓坐北朝南,為明代所建,由長廊與大堂相連,為兩層木結構建筑,十字歇山頂,殿頂孔雀藍琉璃剪邊,一層面闊、進深各三間,南向明間設卷棚抱廈;二層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重檐設平座,檐下施雙翹五踩斗栱。春秋閣為二層建筑,一層為三間窯洞式,二層為木結構前插廊懸山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詳細]
晉源阿育王塔
  晉源阿育王塔(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辦古城營村晉源阿育王塔位于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古城營村東。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筑。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記載,始建于隋仁壽二年(602年),為當時晉陽古城內惠明寺院建筑,塔屢建屢毀。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原址上重建惠明寺和阿育王塔,將原九層磚塔改建成喇嘛式。現惠明寺已毀,僅存阿育王塔,占地面積196平方米。晉源阿育王塔為單層磚砌喇嘛塔,通高約25米。塔下為石砌方形塔基,邊長13.8米。其上磚砌疊澀呈方錐平臺基座,高1.65米。塔身為圓形覆缽狀,上承相輪十三層,上置琉璃華蓋承寶頂。晉源阿育王塔反映了明代喇嘛塔的建筑形…[詳細]
晉源文廟
  晉源文廟晉源文廟(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辦晉源東街晉源阿育王塔位于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古城營村東。原為惠明寺附屬建筑。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記載,始建于隋仁壽二年(602年),為當時晉陽古城內惠明寺院建筑,塔屢建屢毀。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原址上重建惠明寺和阿育王塔,將原九層磚塔改建成喇嘛式。現惠明寺已毀,僅存阿育王塔,占地面積196平方米。晉源阿育王塔為單層磚砌喇嘛塔,通高約25米。塔下為石砌方形塔基,邊長13.8米。其上磚砌疊澀呈方錐平臺基座,高1.65米。塔身為圓形覆缽狀,上承相輪十三層,上置琉璃華蓋承寶頂。晉源阿育王塔反映了明代喇嘛塔的建…[詳細]
清徐堯廟
  徐堯廟(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清徐縣孟封鄉堯城村清徐堯廟位于清徐縣孟封鎮堯城村。創建年代不詳,重建于金天會三年(1125年),元至正年間重建,明、清屢有修葺。寺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現存建筑帝堯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筑。清徐堯廟,分為東、西兩條軸線。東軸線僅存帝堯殿;西軸線由南至北有倒座戲臺、娘娘殿,東西兩側分別為四星樓、狐仙樓。帝堯殿,亦稱無梁殿,建于磚砌方形臺基之上,通高約12.4米。面寬、進深各五間,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頂。下檐斗栱五踩單翹單昂,上檐斗栱五踩雙翹。殿內無柱,用檁、枋、斗栱構架疊置三層,底層、中層為正方形,上層為斗栱密布的八角形藻井,頂繪道教八卦陰陽圖…[詳細]
絳州文廟
  文廟,系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新絳縣城內四府街。占地面積一萬零六百七拾平方米。創建年代待考。據廟內存宋人集刻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碑《重修夫子廟碑記》記載,推斷文廟至遲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屢經增修,是一處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現存建筑中軸線依次為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殿、西廂房數間等。其明倫堂、尊經閣、樹齡數百年的柏樹等在解放前和“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由于被糧食局當成倉庫,大成殿等建筑才得以保留下來。泮池,水深丈余,池邊筑有石欄,夾砌石坊,坊上刻有鯉魚躍龍門圖案,進水口為原雕龍頭。欞星門,原為木砌,清代知州李文潔易木為石,左右為坊。大成殿,四周圍廊,重檐歇山頂,殿前獻臺、望柱石欄板…[詳細]
北池稷王廟
  北池稷王廟位于新絳縣陽王鎮北池村西北部,一進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長38米,東西寬32.65米,占地面積1241平方米。據廟內正殿脊枋題記,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創建。后多有重修擴建。廟內正殿和戲臺為明代建筑,其余全為清代建筑。北池稷王廟中軸線上南為戲臺北為正殿,兩側有配殿、耳殿等東西配殿為天王殿、財神殿,東西耳殿分別為關爺殿、圣母殿。戲臺西側有土地廟,東側的鐘樓已毀。戲臺建于1.25米高的磚包夯土基座上,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明間開間大,用移柱造和額枋。后墻明間墻面上有約9平方米磚雕影壁。正殿為稷王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布瓦琉璃剪邊。前檐下施三踩單昂斗栱,每間…[詳細]
河津玄帝廟
  玄帝廟玄帝廟(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河津市樊村鎮樊村玄帝廟又稱琉璃廟,創建于明隆慶三年(1570年),至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軸線有山門、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占地面積2997平方米。香亭面寬、進深皆三間,三重檐歇山頂。中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木牌坊位于城北,與石四牌坊相對峙,四柱三樓木結構,重檐十字歇山頂。總高20余米。重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均為6米,四面可以通行。2013年5月,河津玄帝廟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
  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第七批國保)時代:明地址:翼城縣舊城南十字街心創建年代不詳,石牌坊為四柱三樓青石結構,單檐十字歇山頂。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平面方形,坊下四面可以通行,面闊、進深均為5.5米。梁架、斗栱、椽飛、垂蓮柱等均為木構,下層柱枋花板臺基等均為石質,石柱、額枋上浮雕人物、禽獸、花卉等。木牌坊位于城北,與石四牌坊相對峙,四柱三樓木結構,重檐十字歇山頂。總高20余米。重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均為6米,四面可以通行。石四牌坊雕刻逼真精美,采用圓雕、鏤空雕、半圓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 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