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
  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紫金城遺址位于新建縣鐵河鄉陶家村,為鐵河赤城古城遺址東的一個內城。根據標本分析與實地勘察,此古城址斷為漢代,據當地墓碑記載,該地為“紫金城”。鐵河古墓群位于新建縣鐵河西南方,有大小漢代古墓100余座。墓體結構統一,是有規劃、有格局、有組織的官宦葬地![詳細]
吉水東吳墓
  時代:三國三國東吳古墓遺址坐落在吉水縣郊的三碗齋,是199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中發現的?脊艑<覀兎Q為江南第一墓。古墓呈凸字形,墓室用灰-線紋花紋磚于平地壘砌,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后室及正方形回廊組成,-封土高10余米,整個墓占地900余平方米。墓葬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120余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文物中有極為珍貴的“人物神獸青銅座燈”、造型優美的“青銅雌雄朱雀”、“青銅白虎”,這些在江西均屬首次發現。其中的一套“青瓷茶具”,在全國也是目前發現的一套最為完整的茶具,另外還有一些青瓷飯灶、糧倉、廁所,以及青瓷造型的豬、鴨、鵝等日常用品和家禽。尤其讓人感到驚奇…[詳細]
文天祥墓
  位于富田鄉鶩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墓,明弘戊申(1488)奉詔修理。清雍正九年(1731)奉旨重修。1983年11月,省縣撥款重修。墓前有二層共106級紅條臺階,墓封土高1.4米,墓腳平地新立一塊文天祥簡介字碑。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詳細]
譚綸墓
  譚綸墓位于宜黃縣二都鄉簾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萬歷七年,面積約1000平方米,設神道、牌坊、墓堆,祭臺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損毀嚴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毀棄,后經當地政府籌資修建,譚綸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復,現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景點。為撫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地組成譚綸墓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體三部分組成。祭道:南端入口處是一對石獅守護的雙層歇頂的門樓,磚石鑲嵌的祭道約300米長。門樓正額掛有御制的“文武忠孝”橫匾,門樓內設亨堂,亨堂里擺放譚綸塑像。神道:約100米長,石牌坊是四柱三門為一組,共三組,中間牌坊比兩邊的更高更大些。每個石柱頂端均有石雕的獅、馬、鹿、…[詳細]
朱權墓與樂安王墓
  朱權墓位于新建縣石埠鄉黃源村緱嶺。朱權(1378-1448)是明代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七年(1394)封為寧王,封地在大寧(今錦州、承德一帶)。永樂元年(1403)改封南昌,朱權博學多才,撰有《通鑒博論》、《漢唐秘史》、《詩譜》等。據墓區地面考論與明國史總裁胡儼《敕封南極長生宮碑》記載,原墓區地面建有長生殿,南極殿,泰元殿,沖霄殿、璇璣殿等。后皆毀于日軍戰火。該墓墓室壯觀,構造雄偉,青磚達砌仰頂,卷棚式,墓室全長31.7米,最寬處21.45米,高4.5米,為6個墓室。1958年進行了發掘。墓內出土有金鋮,銀挖耳、玉帶、道冠、銅器、木俑和陶器等。現墓室經過維修、保存完好。墓前存有一對刻滿…[詳細]
明益藩王墓地
  益王家族墓群,位于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洪門鎮洪門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萬歷二十九年(1601),洪門、岳口被劃定為益王家族墓區。洪門墓區上至徐田、莊上,下至鋪前,方圓20里。據南城縣志介紹,益王家族墓群為明代皇帝朱見深之子益端王系墓葬區,包括益端王朱祐檳、益莊王朱厚燁、益恭王朱厚炫、益末王朱慈炱及其子孫的歷代墓塋。這些王墓的墓室是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有的為磚室結構,有的為石灰結構,上面蓋以數噸重的石板,再用石灰糯米汁澆漿封固,墓前設神道及神道碑,神道兩旁豎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馬。還筑有護墓圍墻,豎有“益王墓葬地方,百姓不準在此葬墳放牧狩獵”的禁牌,設有專人看管。洪門明代益王墓群在20世紀70…[詳細]
村里集城址及墓群
  西周至戰國時期墓葬群。位于蓬萊縣艾山、崮山北麓,黃水河上游兩岸的臺地上。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跨河寬約3公里。1976年至1986年,煙臺市、蓬萊縣文物工作者多次進行搶救性發掘。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多東向,大者長5~6米,寬3~4米;小者長2.5米,寬1米,多有二層臺,多數棺槨皆具,個別有重槨,墓底備腰坑。二層臺殉人者居多。1976年在柳格莊墓地清理的6號墓,長方形豎穴,長6米,寬4.4米,墓深約3米,單棺重槨,二層臺上有殉人4個,隨葬有銅編鐘9件及其它銅、陶器。墓葬多被盜掘。出土有銅器、陶器、玉器等。少數墓有石器、漆器、木器,個別墓有車馬。銅器主要為鼎、壺、盤,陶器主要為簋、豆、罐等。墓區尚有…[詳細]
臨淄墓群
  時代:周至漢在臨淄故城內及故城周圍有一群貴族墓葬,共計150余座,墓葬年代為西周、東周和漢代時期,墓主身份多為國君、公侯,如著名的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士冢(歷史故事“二桃殺三士”之三勇士)。田單墓、西漢齊王墓等。墓群內的墓冢,許多還存有高大的封土堆,像位于齊故城東南115公里的四王冢,封土方基圓頂,高達100米~120米,遠望戰國時田齊的四位國君,即威王、宣王、泯王、襄王,故有四王冢之名。其他各座墓冢封土堆大小不一,有的不足10米,狀若小丘,甚至有的現在已不見封土,大概為后代所夷平。臨淄墓群中發掘的西漢大墓有臨淄大武窩托村齊王墓的5座陪葬坑,出土文物十分豐富,多達12000余…[詳細]
防山墓群
  時代:周、漢防山墓群位于曲阜城東8公里、防山西麓。墓群分布在東西3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的山丘上,原有墳冢22座,現僅存10座。封土最大的一座東西為71米,南北達75米,斜面高40米。最小的徑lO米,斜高4米。墓前無碑,亦未經發掘。據已暴露的墓葬可知,墓室均依山勢直鑿穿石而下,前有墓道,上為封土,多為夯筑。從采集到的鼎、豆、盤等陶器殘片和幾何花紋方磚判斷,為東周至漢代的墓葬。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孟母林墓群
  孟母林是孟子父母的合葬地。位于曲阜城南13公里的鳧村。后人以為孟子成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孟母三遷教子之功,故林地稱“孟母林”,孟子死后,其后世子孫亦結冢葬于此地。孟母林墓群位于曲阜市小雪鎮鳧村,系孟子母親及孟氏后裔的家族墓地。1985年修建林墻,享殿三間、大門三間。1996年,孟母林神道樹立兩根望天吼石柱;104國道旁建孟母牌坊1座。現孟母林內有各種樹木12844株,宋、元、明、清碑碣數百塊,成為一處不可多得的人造園林。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孟母林墓群是埋葬亞圣孟子父母及部分孟氏后裔的墓園,林內文物眾多,古樹參天,占地面積700余畝,是一座僅次于孔林的墓地。兩千多年來,孟氏族人葬…[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 中文字幕一本高清在线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