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531、
南寶力皋吐古墓地
[
內蒙古自治區
通遼市
扎魯特旗
]
南寶力皋吐嘎查位于通遼市扎魯特旗東南40公里,墓地處在南寶力皋吐嘎查西北的沙土高崗上,附近地貌呈波狀起伏的半沙化草甸景觀,是大興安嶺南麓草原與科爾沁沙地的交匯地帶。這里地表開闊起伏平緩,平均落差5-8米,附近可見半流動沙丘、季節性河流、小面積湖泊和局部耕地,它的東南面距離新開河約50公里。我們可以看,這個墓地遺址位置,它北邊所有水系全部進入松花江,南邊所有水系全部流入遼河。遺址墓地所處松遼分水嶺,北倚大興安嶺,南望科爾沁沙地和下遼河流域,西和西南與西拉木倫河相連,東與松嫩平原相托,是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多種原始文化相互摩擦與碰撞的重要領域。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道老杜蘇木南寶力皋吐嘎查…
[詳細]
532、
小黑石溝墓群
[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寧城縣
]
小黑石溝墓群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鄉小黑石溝村,是一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大遺址。自1985年以來共對小黑石溝遺址進行過三次考古發掘(1985、1992-1993、1998年)。通過考古發掘,在遺址中發現,房屋、墓葬、灰坑,以及金器、青銅器、石器、陶器、骨角器、蚌器等文物。其中,青銅器的價值最高。出土文物包括貴族使用的禮器、車馬具、武器、工具裝飾品等,代表了中國古代北方長城地帶草原青銅文明的最高水平。在遺址中共發掘72座古墓,可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墓葬為部落首領的大型石槨墓;二級墓葬是部落武士墓;三級是貧民墓。根據墓葬可知,當時的社會形態已步入階級社會初期。根據對出土的…
[詳細]
533、
團結墓地
[
內蒙古自治區
呼倫貝爾市
海拉爾區
]
團結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哈克鎮團結村東約150米的平地上,西距海拉爾區約20公里,北距海拉爾河2公里,南距濱洲鐵路3公里。遺址北、東、西三面平坦開闊,現已開辟成農田,南側地勢略高,現為牧場,局部草場被破壞,由于多年風蝕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坑。該遺址于1985年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當時曾在地表暴露出的沙坑內采集到石鏃、石葉、石核以及少量陶片。1999年8月,團結村一農民主動將翻地時出土的幾件玉器和石器上繳給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根據這一線索,博物館曾先后三次派人到團結村周圍進行調查,找到了出土玉器和石器的準確位置,并采集到一批石鏃、石葉、陶片及1件玉環,還發現有人骨殘塊。鑒于這批出…
[詳細]
534、
和林格爾東漢壁畫墓
[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和林格爾縣
]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和林格爾漢墓位于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境內的一座土山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長約20米。墓壁、墓頂及甬道兩側有壁畫50多幅,榜題250多頂。這是我國考古發掘迄今所見榜題最多的漢代壁畫。這些壁畫形象地反映出東漢時期我國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區的階級關系、民族關系和社會生活面貌。從壁畫內容及榜題得知,墓主為東漢王朝派到北方民族雜居地區的最高---使持節護烏桓校尉。壁畫內容有反映死者的仕途經歷,以及升遷各任時的車馬出行圖;有死者歷任官職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圖;有反映統治階級生活的飲宴、舞樂、百戲等描繪;有反映東漢時社會生產活動的場面,如農耕、莊園、牧馬、放牛等圖;有當時社…
[詳細]
535、
謝爾塔拉墓地
[
內蒙古自治區
呼倫貝爾市
海拉爾區
]
謝爾塔拉墓地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謝爾塔拉鎮東約5公里的臺地上,西南距海拉爾市區約15公里,南距海拉爾河2公里。遺址西北側有一隆起的山崗,東側和東南側地勢平坦開闊,現為牧場,南側為較低的草灘地。1998年9~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教研研究所內蒙古隊與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海拉爾區文物所聯合對該墓地進行了正式發掘,揭露面積337.5平方米,清理出不同規格古墓葬10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木棺大多數有蓋無底,單人葬居多數(多為男性),也有雙人葬,死者皆為側身曲肢葬,頭向朝東南,面向朝北,也有的面部及上身俯趴在墓穴內。共出土金、銀、銅、鐵陶、樺樹皮器等各類文物200余件,隨葬品多集中放置在…
[詳細]
536、
奈林稿遼墓群
[
內蒙古自治區
通遼市
庫倫旗
]
奈林稿遼墓群位于庫倫旗奈林稿鄉境內的木頭營子和勿力布格村,為遼代圣宗時期墓葬。在木頭營子村附近的兩座墓葬,是一座較大型的壁畫墓及其右側的一座石室小墓。壁畫墓的墓道、天井和墓室磚壁上,繪有內容豐富、色彩絢麗、濃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的壁畫,描繪了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的生活,車馬出行,飲食享樂和風俗習尚。尤其是前石中的仿木結構彩畫,人物形象逼真。石室小墓墓室雖然被破壞,但墓內大量出土的金銀器卻保存了下來,其中青瓷器燒制精細,鈾色光潤,內中一件深腹青瓷碗,為出土青瓷中的佳品。鋸考證我國南方越窯中的產品。在勿力布格村發掘的兩座墓葬,均為磚石結構的大型多石墓。其中村西南的一座墓葬,由墓道、天井、墓門、甬道…
[詳細]
537、
耶律祺家族墓
[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阿魯科爾沁旗
]
耶律祺家族墓地座落于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蘇木朝克圖山東部,西距耶律羽之家族墓地約2公里。1993年7月,在對耶律羽之墓地發掘期間,發現該墓地存在被盜跡象,隨即抽調人員搶救清理該墓葬。墓地背靠高山,面向東南,緩坡中部有一道隆起的小山脊,兩側圍有低矮的石墻,北墻長67米、寬1.7米、殘高0.5米,南墻長22米、寬1.7米、殘高0.8米。在2萬多平方米的墓地范圍內密布植被,易于發現的大、中型墓葬有5座,還有1座遺跡不清!
[詳細]
538、
耶律琮墓
[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喀喇沁旗
]
耶律琮墓位于馬鞍山鄉宮營子村西南的鴿子洞地帶。背靠陡峭的山峰,左右有小山環抱,兩側峰嶺峻峭漫山青松挺拔,奇花異草爭紅斗艷,蜂飛蝶舞,鳥語花香,清風喚起萬傾松濤,溪水漂來十里芳香,這一優美的自然形勢,正符合古代風水理論的要求,這塊絕好的陵墓佳地,葬的是遼代出身皇族,位居“外三公之首”,為“帝王之師”遼景宗時期的位極人臣,聲名顯赫的人物━━耶律琮。據史料記載他歿于遼景宗保元十一年(公元979年),是我旗十余處遼代古跡之一。耶律琮生前爵高位顯,據現存的石刻推斷,當年的陵墓莊嚴不凡?上У氖敲駠跄暌社贡槐I,陵墓破壞,僅存的只是墓前正中樹的一通觀音紀碑和碑后整齊擺放的石羊石虎、武士文士石像等花崗巖…
[詳細]
539、
沙日寶特墓群
[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阿魯科爾沁旗
]
遼代沙日寶特墓葬群位于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白音溫都蘇小沙日宅特嘎查,該墓葬群地處低矮山丘環抱地帶。山丘有裸巖暴露,中下部有黃土覆蓋,土質的營養較好,有少量的灌木和大量雜草綴蓋。該地區屬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處在400mm降水線地帶,屬于半干旱氣候。2013年5月,該墓葬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代沙日寶特墓葬群屬于典型的晚期(道宗到天祚帝時期1055-1125)北區遼墓,這一時期的墓葬特點為多角形墓較流行,也有為數較多的長方形小墓,也有個別圓形墓。這時期以木棺斂葬和在尸床上鋪設木板作為葬具比較流行,少見木質小帳和石棺。同時期還流行火葬,用小石棺盛置骨灰,并常刻梵語--,體現…
[詳細]
540、
砧子山古墓群
[
內蒙古自治區
錫林郭勒盟
多倫縣
]
砧子山古墓群位于錫林郭勒多倫縣,2013年被國務院核準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古墓群保護區面積為4825.98公頃,是錫林郭勒境內現存最大的元代時期元上都居民(主要是漢族平民、工匠)的叢葬區,為研究元朝時期元上都的社會制度、蒙漢民族關系和生活狀況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
[詳細]
[上一頁]
[第一頁]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石獅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湘潭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煙臺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福州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廣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亚洲国产一区heyzo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
亚洲一级大片在线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一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