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豐臺鹽業遺址群
  時代:周、漢、金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經考古發掘和研究,東周鹽業遺址多以群的形式出現,每處遺址群大約由三十處遺址組成,每個遺址規模都在2萬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積厚0.5米左右。遺址地表散落著各種瓦片,瓦片正反面的圖案不盡相同,內壁有方格、菱形、圓形等幾何紋飾。考古隊初步判斷這些瓦片為古代制鹽工具。每個鹽業遺址群內都有鹽井、過濾坑、鹽灶等制鹽遺存以及鹽工墓地。鹽井口徑4―5米,深3米以上,井底部亦鋪墊植物莖葉。這些發現顯示,該地區東周時期鹽業遺址的分布、規模、堆積方式與商代有異,制鹽工藝流程也不太一樣。從東周遺址采集的生活器皿標本特征來看,其時代主要為戰國時期,個別可能早至春秋晚期,有的遺址可能…[詳細]
照格莊遺址
  時代:夏、商照格莊遺址位于牟平縣城東南雷神廟東側。地處平原,西部有一條小河,東為照格莊村。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220米。1972年發現。1979年10月,進行發掘,共挖探方12個。地層堆積有四層:一層為耕土層;二層至四層為文化層,均屬岳石文化。出土遺物有陶器、骨器、石器、青銅器等。清理灰坑40余個,有圓形、圓角方形和橢圓形。圓角方形的灰坑均為二連或三連坑,坑與坑之間有小土梁相隔,每個坑的面積大小不等,一般為3~4平方米,可能是房屋遺跡。遺址的發掘,對研究夏代半島地區夷人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資料。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辛莊遺址
  時代:商位于濟南市郊區王舍人鎮大辛莊東南。地勢由西南向北逐漸下傾,中間有一條東南斜向西北的自然溝壑,俗稱蝎子溝,將遺址分作兩部分,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探得文化層厚約2米,最深處4米。自1935年遺址發現至本世紀80年代間歷經多次調查、勘探和試掘。發現房址12座,水井8眼,墓葬42座。出土陶、石、骨、蚌、銅器等700余件。陶器有高檔錐足鬲、矮足鬲、圜底尊、大口尊、假腹豆等,還發現釉陶和刻紋白陶;石器有斧、、刀、鐮等;骨器有鏃、笄、匕等;還有卜骨和卜甲,但未見刻辭;銅器為鏃、針、鋸等小件器物。有的墓葬有殉狗,這種葬俗同鄭州二里崗、安陽的商代墓葬相同。1970年,濟南市博物館在此收集到一批歷年出土…[詳細]
南河崖鹽業遺址群
  時代:商周與壽光縣毗鄰,西南距壽光東北塢遺址群約5公里,南距大荒北央遺址4.5公里。通過調查,大致確定了南河崖遺址群的北界和西界(東南界尚不十分清楚)。在約5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商周遺址61處。其中,商末周初遺址53處,東周遺址12處(另有4處與早期遺址重合),漢魏遺址2處(與早期遺址重合)。特別是商末周初的制鹽遺址分布甚密,每平方公里高達12處,有些遺址間隔僅50米。這些遺址多為作坊區。有的遺址地表和排水溝的斷崖上暴露出大量紅燒土塊和盔形器殘片。凡商末周初的制鹽遺址往往堆積有大量的盔形器(圜底罐)殘片。廣饒南河崖制鹽遺址群的發現為探索魯北沿海商周時期的制鹽業的規模、生產方式、海岸線的變遷以及商…[詳細]
陳莊—唐口遺址
  高青陳莊-唐口西周城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陳莊村東南,總面積約8-9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部分,目前已經發掘出一座城址。 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城址近方形,南北長200米,東西寬約190米,面積近4萬平方米。在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建設工程中,自2008年10月~201O年1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高青縣陳莊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發掘西周早中期城址、西周貴族墓葬、祭壇、馬坑、車馬坑等重要遺跡,出土大量陶器及較多的骨器、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另有少量的精美玉器及蚌、貝串飾等珍貴文物。遺址內的文化內涵以周代遺存最為豐富,其中發現西周時期的遺跡也最為重要,另外也有少量的唐、…[詳細]
楊家鹽業遺址群
  時代:周楊家鹽業遺址群位于沾化縣富國街道東楊村西北方向約2.5千米處。1950年春,徒駭河加寬加深時楊家古窯址被發現,出土若干“將軍盔”。1955年,徒駭河疏浚加寬時出土大批陶制盔形器。自發現至今經歷了四次調查。遺址東西長650米,南北寬240米,總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包括12處周代制鹽遺址。采集的大部分標本是盔形器、濾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皆為鹽業生產所用,少部分為生活用具,有厚方唇商式簋、繩紋小口罐(甕)等,后又出土青銅劍、貝幣等文物。1977年12月,“楊家古窯址”被認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古窯址群屬于鹽業遺址,時代主要屬于戰國,個別到西周早期和春秋時期。遺址群的規…[詳細]
牟國故城遺址
  時代:周至漢位于萊蕪市辛莊鎮趙泉村,俗稱“圍子”。北臨汶河,地勢平坦。牟,周代小國。《春秋》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路史·國名紀》:“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漢置牟縣,《漢書·地理志》:“泰山郡牟縣,故牟國也。”東漢、晉、宋、北魏皆因之,北齊省。隋開皇年間置牟城縣,屬兗州,大業初廢。故城城墻之南、西兩面已不見遺跡,東、北兩面城墻保存較好,夯筑土質純凈,高出地面3米,下寬約15米,上寬4米。城墻圓角呈弧形,南北直徑約620米,東西直徑520米。20年代城墻尚完整,50年代后逐漸被村民取土整平。城址范圍內,散布著大量瓦礫和陶器殘片,多為春秋時期遺物,采集的標本…[詳細]
鄫國故城遺址
  周代、漢代古城址,位于蘭陵縣向城鎮,文峰山東側。見載于《春秋》、《春秋谷梁傳》、《齊乘》、《續山東考古錄》、《沂州府志》、《嶧城縣志》、《讀史方輿紀要》等歷史典籍。鄫為古國名,系夏朝第七代王杼,封其次子曲烈的封地,魯襄公六年(前567年)被莒所滅,鄫太子巫附赴魯,為紀念故國,去邑取曾姓,鄫國自曲烈始封,歷夏、商,周,至世子巫傳五十四代。此故城自周至漢,先后為鄫子國、魯國、楚國及秦漢東海郡繒縣所屬,至隋唐時期為州縣治所。城垣為人工黃粘土夯筑,平面略呈方形,東墻長584米,西墻長560米,北墻長564米,南墻長530米,城墻墻基寬30米,最高處達9.5米,現城墻保存基本完好,城中間有一高臺遺址,東…[詳細]
杞國故城遺址
  時代:春秋至漢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夏代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姓,禹的后裔。杞國建國始于夏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國亡于楚國。杞國是小國,史書記載很少,《史記》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杞兩國的歷史,但對杞國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都是歷數其君主名號,而且還特別說:“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這樣的小國,在周圍強鄰的壓迫下,-屢有遷徙。杞國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后來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后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也就是現在的遺址處。據以往資料和…[詳細]
南武城故城遺址
  時代:春秋至南北朝南武城故城,亦稱武城、南城、南成,其遺址在今平邑縣魏莊鄉境內,北距平邑縣城35公里,城址內有南武城、北武城兩個自然村。該遺址西北、南兩面有蒼山、南城山、開明山為屏障,東、北兩面有用黃土夯筑的城墻,構成半圓形城郭中國歷史對南武城有濃筆重彩的記述,它不僅因出了澹臺滅明、曾參等巨儒而名聞天下,更重要的是在這里發生了許多重要歷史事件而被許多經典史志類著作提及。2013年5月平邑縣南武城故城遺址,費縣故城遺址等文物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网站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