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潛山太平塔
  時代:宋地址: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據舊志記載:“太平塔始建于晉咸和間(326-334年),寺前有太平塔,塔前有真武殿,殿后有玉皇閣、石華表。”太平塔位于潛山縣博物館院內以東,塔東、西、南三面毗鄰縣城繁華商賈區,塔北分布著館內各展區。據《潛山縣志》記載:該塔始建于晉代咸和年間(326-334年),為舒州太平慧勤佛鑒禪師的道場,是一座磚木結構的舍利塔。塔周圍原有的真武殿、玉皇閣、寺及石華表等佛教建筑今已全毀,現存的磚塔僅由基臺、塔身、密檐和塔剎幾部分組成,立于磚砌的基座之上。建筑平面呈八邊形、0式,底層邊長約38米,塔體通高至頂尖約35米。整座磚塔仿木構造,飛檐凌空,風鐸欲翅,追求“萬尖飛動”的視覺…[詳細]
天壽寺大圣塔
  時代:宋地址:安徽省宣德市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天壽寺塔初建五層。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筑,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明萬歷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光緒26年(1900年)毀于火,僅存磚砌塔體。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1986年重修。復修后的大圣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青磚鋪地,各層檐角懸掛風鈴…[詳細]
長慶寺塔
  位于歙縣城西練江南岸西于山,此處原有10座寺廟,其中長慶寺旁于1119年建有一塔,即長慶寺塔。今寺毀塔存。該塔歷代均有修葺。介紹長慶寺塔(又稱十寺塔),于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由歙縣黃備人張應周捐善修建,距今已有近九百年歷史。長慶寺塔為密檐式的實心七級方塔,磚石結構,塔體平面近方形,底層平面每邊5.28米,高23.l米;塔基為臺式基,用石砌成上下五層方形須彌座,束腰高66厘米,有間柱、角柱;塔身為磚砌實心七層,第一層較高,每層高度自上而下逐層遞減收分,各層飛檐向外伸展;塔的底層設有木廊,石檐柱間寬4.33米,塔體四面辟有券門,門內置石雕蓮花瓣佛座;第二層以上各層,墻面中間均用青磚砌成隱出窗…[詳細]
寧國仙人塔
  仙人塔地處霧靈山前坡的仙人塔景區,位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V”型山谷之內,溝谷兩側山崖陡峭,崖高均在百米之上。云里霧中,時隱時現地冒出一座獨秀奇峰,她從山巒中突兀拔地而起、挺拔向上。猶如破空利劍,又似擂鼓神槌,更似一峨冠博帶、信步山間的得道夫子,吟誦著霧靈山的“奇、險、秀、”;猶如南天玉柱,又似定海神針,穿云刺霧,傲視蒼穹,更像一位凜凜仙人,圍柔紗、系銀帶,指點霧靈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云消霧散之際,我們會發現,這孤立的山峰,不像承德的棒槌山渾然一體,卻是由巖石天然節理發育而成,巖壁自然裂縫較多,似乎由大小不等的許多石塊自然砌合。峰體左無毗連,右無依托,平地而起,突兀挺拔,似令箭荷花一枝獨秀…[詳細]
程大位故居
  程大位故居坐落在市內前園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間,距今已490年歷史,幾經原樣修繕,現辟為旅游景點,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程大位(1533~1606),字汝恩,號賓渠,屯溪區屯光鎮前園村人,明代著名數學家、珠算發明家。故居坐落在屯溪區率口渠東,占地540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間。宅第主樓坐北朝南,三開間兩進(俗稱“一脊兩堂”),二層,磚木結構,門樓里外挑檐,曲梁斗拱,馬頭山墻。西側為把祖樓,五開間,倚主樓而建。入口處就勢建“賓園”一座,園內有仿古回廊、草坪及花圃。臨賓園原有人工水渠一道,當地程氏后裔稱該渠為“賓公渠”,公號“賓渠”即派出于此。故居為兩層,一脊二黨三開間,東西廂房列兩邊,建筑面積五百多平…[詳細]
黃村進士第
  時代:明地址: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東洲鄉黃村祠堂名。明嘉靖年間進士黃福所建。規模宏偉,氣勢壯觀,大問問樓有七層斗拱。脊高12米,進深51米,通面寬15.5米,前后共四進,依次為門樓、門屋、享堂、寢樓,每進庭院兩側均有側廊相連。但門屋前增建有門樓,寢樓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墻上做假門樓,在縱軸線上形成進深為五進的格局。占地面積790平方米。該房門樓上嵌有木匾一塊,-進士第三個大字。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圍粗1.6米,選料講究。橫梁上雕樓龍、鳳、獅、虎等異禽猛獸,刀法細膩,形象生動。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村進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完整,結構用材碩大,建筑工藝精細,…[詳細]
岳西法云寺塔
  時代:明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城東南6公里的金山鄉后沖。清同治年間重修法云寺碑載:“潛北后山寺,又名法云寺,浮屠七級,建于晉咸和年間(326—334年)。咸豐之際,劫火四起,塔存而棟宇皆毀……”。重修的法云寺于1958年拆毀。現存的古塔,為本縣最高的佛教建筑。塔為四方形七級,通高28米,飛檐斗拱,屬樓閣式建筑;塔基寬3.5米,高1.35米,為條石砌成。中有塔心室,中空至頂,每層每面砌有10個磚雕神龕,每龕有1大2小3個佛像,系印模燒制圖案,中為如來佛祖,左為伽葉右為阿儺,計有1680尊(故又名千佛塔),神態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該塔1988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詳細]
桐城文廟
  文廟,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桐城市老城區的廣場北端。此廟系悠久豐厚的桐城文化的標志,飲譽海內外的“桐城派”的象征,古代寺廟建筑的經典,江淮之際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1985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系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春秋為桐子國,唐至德初建縣制。古縣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遠古祖先曾在這里留下各種歷史見證的,歷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豐富的遺存。古建筑更加燦燦明珠,烘初這座古城的風采。在眾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廟超群絕倫,光彩奪目。桐城文廟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毀于兵亂。明洪武初拓展重建今址,明清兩代修葺凡十九次,為元明清以來桐…[詳細]
三陽洪氏宗祠(敬本堂)
  時代:明至清地址:安徽黃山市歙縣三陽鎮葉村。洪氏宗祠位于歙縣三陽鎮葉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大修擴建,光緒二十三年(1887年)再次重修,又名“敬本堂”、“世光第”,坐北朝南,面闊18米、進深30米,建筑面積540平方米。該祠背山面水,前有廣場,為三進五間二天井的格局,由門坊、享堂、寢堂和門廊、兩廡組成,結構完整,保存良好。門樓磚砌,四柱三間五樓式,檐下施斗縅,字牌有“恩寵”、“世光第”,門廊單坡頂五開間,后檐下懸掛“婺煥稀齡”古匾。享堂三開間,軒頂復水椽鋪望磚,左右盡間有落地屏門隔出廂房,形成前三間后五間的空間格局,室內匾額、楹聯、案桌、香爐等陳設齊…[詳細]
奕世尚書坊和胡炳衡宅
  時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鄉龍川村奕世尚書坊和胡炳衡宅位于績溪縣瀛洲鄉龍川村,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歷代多次維修。奕世尚書坊為仿木石構牌坊,三間四柱五樓,高10米,寬9米,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紀念明代戶部尚書胡富(1454~1522年)和兵部尚書胡宗憲(1512~1565年)而立。主體結構由四根主柱、四根定盤枋和七根額枋組成,南北兩向各有抱鼓石護之。坊樓為歇山式,用茶園石雕鑿而成,斗縅承挑屋檐,正脊兩端安置鰲魚。主樓正中置恩榮匾,其下方花板南北兩面,分別鐫書“奕世尚書”和“奕世宮保”,為明代文征明手書。整座牌坊保存完好,雕刻技藝精湛。徽商胡炳衡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一道本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在线 |